一种锂电池组充电器充满电输出端自动关断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329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充电器充满电输出端自动关断电路,包括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和次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2,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中供电线N1和与L1串联的保险管F2均并联压敏电阻RV2、电阻R34、电阻R36、电阻R35接在共模电感LF3的一端,本锂电池组充电器充满电输出端自动关断电路,此时充电器充电正常,当充电器给电池组充电到42V时,运算放大器U3‑B输出低电平;运算放大器U3‑A输出高电平,此时场效应管Q3Q3关断,保护锂电池组不被损坏,充电器增加了充满电,达到电池或电池组关断电压,无论电池或电池组保护板有无关断,充电器就自行关断,这样就对电池或电池组进行了双重保护,达到保护电池或电池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组充电器充满电输出端自动关断电路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保护
,具体为一种锂电池组充电器充满电输出端自动关断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锂电池充电器都没有给电池充满电后,充电器输出自动关断功能,电池充满电后,是靠锂电池的保护板电路自动关断充电器的输入电压,用此方法来保护锂电池。此方法在正常性况下是可以保护锂电池,但是,一旦锂电池保护失控即损坏,充电器不关断输出,锂电池就会过充,就会损坏锂电池或者引起锂电池燃烧和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组充电器充满电输出端自动关断电路,具有电池或电池组进行了双重保护,达到保护电池或电池组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组充电器充满电输出端自动关断电路,包括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和次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2,所述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中供电线N1和与L1串联的保险管F2均并联压敏电阻RV2、电阻R34、电阻R36、电阻R35接在共模电感LF3的一端,共模电感LF3的另一端并联电容Y3和电容Y5,共模电感LF3分别串联电感L5和电感L6,电感L5和电感L6分别接在整流桥BD2的两端上,整流桥BD2的另一端接地,整流桥BD2还接分别接电容C18和电容C23并接地,电容C18和电容C23并联电感L7和电容C24的并联接口,电感L7还并联与电阻R38串联的电容C13、电阻R47和电阻R46并联电阻R40和二极管D5并接在变压器T2-A上,所述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中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1、2和4接电容C14和电阻R3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在变压器T2-A上,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1电容C12和三级管Q5的发射极上,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5和6并联电阻R44、电容C16和电容C17串联电阻R49,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6接电容C15和电阻R43的并联接口并串联电阻R42和稳压二极管ZD7,三级管Q5的基极接接地的稳压二极管ZD6,三级管Q5的基极和集电极并联地电阻R41和电阻R48,三级管Q5的基极还接二极管D6串联电阻R39并在变压器T2-A。优选的,所述次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2中的场效应管Q3的源极并联电阻R23、电阻R30、与稳压二极管ZD5串联的电阻R26、电阻R22、电阻R19、电阻R18、电容C22、电容C21、电容C20和二极管D9接在变压器T4-B上,二极管D9还接电阻R16、电阻R17、电容C19和电容C19A的并联接口,场效应管Q3的栅极接三级管Q6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4的并联接口,二极管D4还接三级管Q6的基极和三级管Q8的集电极,三级管Q6的基极的基极和集电极并联电阻R1B、并联电阻R1A和电子如R25,三级管Q8的基极接三级管Q4的集电极、电阻R30和电阻R28的并联接口,三级管Q8的发射极和电阻R28均接地,三级管Q4的基极串联电阻R1接在运算放大器U3-A上,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串联二极管D3、电池BATT1、电阻R58、电容C33和电阻R59接在集成放大器U5-A的端脚2上,稳压二极管ZD5的另一端接在可调式精密并联稳压器U4和运算放大器U3-C上,可调式精密并联稳压器U4一端接地,可调式精密并联稳压器U4另一端接在运算放大器U3-B上,运算放大器U3-C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3和二极管D1接在运算放大器U3-A,运算放大器U3-C还接电阻R32并接地,运算放大器U3-B串联二极管D7接在运算放大器U3-A上,运算放大器U3-B另一端串联带电阻R2并接地。优选的,所述集成放大器U5-A的端角3接电阻R32、电阻R60和电阻R57与电阻R56的并联接口,集成放大器U5-A的端角1接电容C31和电阻R61并接在集成放大器U5-A的端角2上,集成放大器U5-A的端角1还串联二极管D12并联稳压二极管ZD3并接地,电阻R56并联可调式精密并联稳压器U6和电阻R62接地,稳压二极管ZD3接二极管D11、U2-B和电阻R20的并联接口,二极管D11接集成放大器U5-B和电容C30的并联接口,集成放大器U5-B的端角5串联电阻R55接在电阻R56的一端,集成放大器U5-B的端角6接电阻R54和电阻R53并接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打开电源,连接上电池组充电,此时运算放大器U3-C输出低电平;运算放大器U3-B输出高电平;运算放大器U3-A输出低电平,此时充电器充电正常,当充电器给电池组充电到42V时,运算放大器U3-B输出低电平;运算放大器U3-A输出高电平,此时场效应管Q3Q3关断,保护锂电池组不被损坏,充电器增加了充满电,达到电池或电池组关断电压,无论电池或电池组保护板有无关断,充电器就自行关断,这样就对电池或电池组进行了双重保护,达到保护电池或电池组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次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图;图中:1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2次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锂电池组充电器充满电输出端自动关断电路,包括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和次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2,所述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中供电线N1和与L1串联的保险管F2均并联压敏电阻RV2、电阻R34、电阻R36、电阻R35接在共模电感LF3的一端,共模电感LF3的另一端并联电容Y3和电容Y5,共模电感LF3分别串联电感L5和电感L6,电感L5和电感L6分别接在整流桥BD2的两端上,整流桥BD2的另一端接地,整流桥BD2还接分别接电容C18和电容C23并接地,电容C18和电容C23并联电感L7和电容C24的并联接口,电感L7还并联与电阻R38串联的电容C13、电阻R47和电阻R46并联电阻R40和二极管D5并接在变压器T2-A上,所述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中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1、2和4接电容C14和电阻R3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在变压器T2-A上,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1电容C12和三级管Q5的发射极上,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5和6并联电阻R44、电容C16和电容C17串联电阻R49,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6接电容C15和电阻R43的并联接口并串联电阻R42和稳压二极管ZD7,三级管Q5的基极接接地的稳压二极管ZD6,三级管Q5的基极和集电极并联地电阻R41和电阻R48,三级管Q5的基极还接二极管D6串联电阻R39并在变压器T2-A。次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2中的场效应管Q3的源极并联电阻R23、电阻R30、与稳压二极管ZD5串联的电阻R26、电阻R22、电阻R19、电阻R18、电容C22、电容C21、电容C20和二极管D9接在变压器T4-B上,二极管D9还接电阻R16、电阻R17、电容C19和电容C19A的并联接口,场效应管Q3的栅极接三级管Q6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4的并联接口,二极管D4还接三级管Q6的基极和三级管Q8的集电极,三级管Q6的基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锂电池组充电器充满电输出端自动关断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组充电器充满电输出端自动关断电路,包括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和次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中供电线N1和与L1串联的保险管F2均并联压敏电阻RV2、电阻R34、电阻R36、电阻R35接在共模电感LF3的一端,共模电感LF3的另一端并联电容Y3和电容Y5,共模电感LF3分别串联电感L5和电感L6,电感L5和电感L6分别接在整流桥BD2的两端上,整流桥BD2的另一端接地,整流桥BD2还接分别接电容C18和电容C23并接地,电容C18和电容C23并联电感L7和电容C24的并联接口,电感L7还并联与电阻R38串联的电容C13、电阻R47和电阻R46并联电阻R40和二极管D5并接在变压器T2‑A上,所述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中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1、2和4接电容C14和电阻R3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在变压器T2‑A上,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1电容C12和三级管Q5的发射极上,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5和6并联电阻R44、电容C16和电容C17串联电阻R49,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6接电容C15和电阻R43的并联接口并串联电阻R42和稳压二极管ZD7,三级管Q5的基极接接地的稳压二极管ZD6,三级管Q5的基极和集电极并联地电阻R41和电阻R48,三级管Q5的基极还接二极管D6串联电阻R39并在变压器T2‑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组充电器充满电输出端自动关断电路,包括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和次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中供电线N1和与L1串联的保险管F2均并联压敏电阻RV2、电阻R34、电阻R36、电阻R35接在共模电感LF3的一端,共模电感LF3的另一端并联电容Y3和电容Y5,共模电感LF3分别串联电感L5和电感L6,电感L5和电感L6分别接在整流桥BD2的两端上,整流桥BD2的另一端接地,整流桥BD2还接分别接电容C18和电容C23并接地,电容C18和电容C23并联电感L7和电容C24的并联接口,电感L7还并联与电阻R38串联的电容C13、电阻R47和电阻R46并联电阻R40和二极管D5并接在变压器T2-A上,所述初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1)中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1、2和4接电容C14和电阻R3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在变压器T2-A上,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1电容C12和三级管Q5的发射极上,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5和6并联电阻R44、电容C16和电容C17串联电阻R49,电源控制芯片U7的引脚6接电容C15和电阻R43的并联接口并串联电阻R42和稳压二极管ZD7,三级管Q5的基极接接地的稳压二极管ZD6,三级管Q5的基极和集电极并联地电阻R41和电阻R48,三级管Q5的基极还接二极管D6串联电阻R39并在变压器T2-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充电器充满电输出端自动关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充电开关电源电路(2)中的场效应管Q3的源极并联电阻R23、电阻R30、与稳压二极管ZD5串联的电阻R26、电阻R22、电阻R19、电阻R18、电容C22、电容C21、电容C20和二极管D9接在变压器T4-B上,二极管D9还接电阻R16、电阻R17、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鑫文兰剑但云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果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