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302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盖板,包括:顶板,顶板为长方形,顶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板,第一侧板设置在第一侧边,第一侧板与第一侧边相平行设置;第二侧板,第二侧板设置在第二侧边,第二侧板与第二侧边相平行设置;其中,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置在顶板的第一表面上,并由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凸筋设置在顶板的第二表面上并由第一表面向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在地下埋设时不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盖板
本技术涉及电缆盖板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盖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铺设电缆的时候,直接将电缆埋设在土壤里。有时候,在电缆上盖设电缆盖板,例如将电缆埋好,然后在电缆的正上方放置一块板子即可。如果电缆上方通过重载卡车时,电缆会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盖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在地下埋设时不安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盖板,包括:顶板,顶板为长方形,顶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板,第一侧板设置在第一侧边,第一侧板与第一侧边相平行设置;第二侧板,第二侧板设置在第二侧边,第二侧板与第二侧边相平行设置;其中,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置在顶板的第一表面上,并由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凸筋设置在顶板的第二表面上并由第一表面向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凸筋与顶板的第一侧边相平行,凸筋距离顶板的第一侧边和顶板的第二侧边的距离相同。进一步地,凸筋的高度为300毫米,凸筋的厚度为100毫米。进一步地,电缆盖板还包括起吊部,起吊部设置在顶板的第二表面上。进一步地,起吊部包括两个吊环,两个吊环浇筑在电缆盖板上,两个吊环沿电缆盖板的中心对称设置。进一步地,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第一侧板的长度与顶板的第一侧边的长度相同;第二侧板的长度与顶板的第二侧边的长度相同。进一步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高度相同。进一步地,第一侧板的厚度为100毫米,第一侧板的高度为150毫米,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相同。进一步地,顶板的厚度为100毫米,顶板的宽度为400毫米,第一侧板至第二侧板的距离为400毫米。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电缆在地下埋设或者在其它空间铺设的时候,在电缆上侧罩上电缆盖板,顶板位于电缆的上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位于电缆的两侧。顶板上设置有凸筋,凸筋的设置大大地加强了电缆盖板的强度,这样电缆盖板能够承受更大的外力。这样当电缆上部通过重载物体的时候,重载物体的重量先将重量传递至电缆盖板,这样就会保护电缆不会受到重载的伤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在地下埋设时不安全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缆盖板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顶板;20、第一侧板;30、第二侧板;40、起吊部;50、电缆;60、凸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电缆盖板包括:顶板10、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30。顶板10为长方形,顶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板20设置在第一侧边,第一侧板20与第一侧边相平行设置。第二侧板30设置在第二侧边,第二侧板30与第二侧边相平行设置。其中,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30设置在顶板10的第一表面上,并由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应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电缆在地下埋设或者在其它空间铺设的时候,在电缆50上侧罩上电缆盖板,顶板10位于电缆50的上部,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30位于电缆50的两侧。顶板10上设置有凸筋60,凸筋60的设置大大地加强了电缆盖板的强度,这样电缆盖板能够承受更大的外力。这样当电缆50上部通过重载物体的时候,重载物体的重量先将重量传递至电缆盖板,这样就会保护电缆不会受到重载的伤害。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在地下埋设时不安全的问题。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凸筋60与顶板10的第一侧边相平行,凸筋60距离顶板10的第一侧边和顶板10的第二侧边的距离相同。凸筋60位于顶板10的中间,这样方便电缆盖板的布置。例如,当多个电缆盖板形成电缆50的通道的时候,电缆盖板上的凸筋容易对齐,这为后期的填土等工作带来了便利。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凸筋60的高度为300毫米,凸筋60的厚度为100毫米。上述结构的凸筋60比较坚固。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电缆盖板由混凝土和钢筋制成,混凝土包覆在钢筋的外侧。上述结构的电缆盖板能够承受的外力较大,制作成本较低。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电缆盖板还包括起吊部40,起吊部40设置在顶板10的第二表面上。上述结构的电缆盖板容易起吊。具体地,起吊部40包括两个吊环,吊环浇筑在电缆盖板上,两个吊环沿电缆盖板的中心对称设置。吊环的设置比较容易,加工成本比较低。进一步具体地,吊环为钢筋围成,吊环的一部分筑入顶板10上。这样当起吊电缆盖板的时候将吊车的吊环和电缆盖板的吊环相配合。或者钢丝绳或者吊带等穿入两个吊环,两个吊环的设置使得电缆盖板的吊设比较平稳。当然,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吊环还可以设置三个以上。两个吊环分别距离各自的侧边的距离为50毫米。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顶板10、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30为一体成型结构。顶板10、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30都是采用混凝土筑造成型,钢筋筑造在混凝土的内部。上述结构加工方便快捷。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侧板20的长度与顶板10的第一侧边的长度相同。第一侧板20的长度与顶板10的第一侧边的长度相同这样使得第一侧板20能够承受更大的力。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二侧板30的长度与顶板10的第二侧边的长度相同。这样第二侧板30的受力面积比较大,第二侧板30能够承受比较大的力。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30的高度相同。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30的高度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缆盖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0),所述顶板(10)为长方形,所述顶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板(20),所述第一侧板(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板(20)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平行设置;第二侧板(30),所述第二侧板(30)设置在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板(30)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平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设置在所述顶板(10)的第一表面上,并由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凸筋(60),所述凸筋(60)设置在所述顶板(10)的第二表面上并由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0),所述顶板(10)为长方形,所述顶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板(20),所述第一侧板(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板(20)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平行设置;第二侧板(30),所述第二侧板(30)设置在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板(30)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平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设置在所述顶板(10)的第一表面上,并由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凸筋(60),所述凸筋(60)设置在所述顶板(10)的第二表面上并由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60)与所述顶板(10)的第一侧边相平行,所述凸筋(60)距离所述顶板(10)的第一侧边和所述顶板(10)的第二侧边的距离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60)的高度为300毫米,所述凸筋(60)的厚度为10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盖板还包括起吊部(40),所述起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春辛锋于克飞王志勇马光耀晋文杰张学钧王玉才李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