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990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包括摄像头、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上是粘贴面,所述下外壳内侧依次连接有上侧控制电路板和下侧电源电路板,所述摄像头上套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左端设置有短转轴,所述旋转座的右端设置有长转轴,所述旋转座的左、右方分别设置有与下外壳连接的梯形块和安装环,所述旋转座分别通过短转轴、长转轴与梯形块和安装环连接,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支撑壳;该行车记录仪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尤其是通过电转换电路板和控制电路板分开设置配合摄像头的改良设计,大大提高了行车记录仪的抗冲击能力,增大行车记录仪在被撞后能继续工作的机会,也避免行车记录仪被撞后丢失数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
本技术涉及车辆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是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行车记录仪可说是汽车使用的黑匣子,通过发动引擎随时可透过高清镜头进行录像和摄影,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和声音,有的甚至可设置冲击力的敏感度,当外界的冲击力大于所设置值时,导致该冲击力的现场数据将被记录下来,一旦有意外发生,便可作为处理事故的依据,保障驾驶人员的自我权利。而要保证行车记录仪再关键时能排上用场,就必须保证行车记录仪本身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产生时行车记录仪就发生严重故障导致行车记录仪不能记录更多有效映像和数据,甚至导致之前记录的数据损坏,就使行车记录仪失去应有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更可靠、更稳固车载行车记录仪。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包括摄像头、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上是粘贴面,所述下外壳内侧依次连接有上侧控制电路板和下侧电源电路板,所述摄像头上套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左端设置有短转轴,所述旋转座的右端设置有长转轴,所述旋转座的左、右方分别设置有与下外壳连接的梯形块和安装环,所述旋转座分别通过短转轴、长转轴与梯形块和安装环连接,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支撑壳。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支撑壳包括有正面的折面支撑面和侧面的梯形面。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下外壳的前端设置有包围摄像头散热孔面,所述下外壳的左、右设置有向后方中间内收的边弧面,所述下外壳的后端中间处开有出线孔。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长转轴的端部开有一字槽,所述下外壳对应长转轴的端部位置处开有通孔。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下外壳的后侧的左、右两侧处分别设置有对应电转换电路板的前侧安装柱和对应控制电路板的后侧安装柱,其中所述左、右两侧的后侧安装柱之间以及前侧安装柱和后侧安装柱之间连接有加强板。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下外壳对应内存卡孔位置处设置有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行车记录仪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尤其是通过电转换电路板和控制电路板分开设置配合摄像头的改良设计,大大提高了行车记录仪的抗冲击能力,增大行车记录仪在被撞后能继续工作的机会或延长行车记录仪在被撞后的继续工作时间,保证记录数据更多更可靠,也避免行车记录仪被撞后丢失数据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中摄像头部分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专利技术则可能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于熟知的摄像头参数、电路元件分布等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参照图1、图2、图3,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包括摄像头1、上外壳2和下外壳3,上外壳2和下外壳3组成行车记录仪的壳体。所述上外壳2上是粘贴面,即上外壳2上对应车辆的上顶或者前挡风玻璃位置作为行车记录仪的安装粘贴面,上面可设置粘贴纸或者类似结构。所述下外壳3内侧依次连接有上侧控制电路板4和下侧电源电路板5,其中电转换电路板4上设置与电容、电感、保险丝等元件,而控制电路板5主要有控制芯片、外接数据端口、内存卡插接元件等元件。电转换电路板4和控制电路板5分开设置有利于控制芯片工作稳定,也提高行车记录仪受到冲击时,控制电路板5的控制芯片能继续工作的几率。所述摄像头1上套装有旋转座6,所述旋转座6的左端设置有短转轴61,所述旋转座6的右端设置有长转轴62,所述旋转座6的左、右方分别设置有与下外壳3连接的梯形块63和安装环64,所述旋转座6分别通过短转轴61、长转轴62与梯形块63和安装环64连接,即梯形块63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旋转连接件与旋转座6的短转轴61可旋转连接,而旋转座6的长转轴62则穿过安装环64伸出,可外接控制元件实现摄像头1的角度自动控制,也可通过手动控制摄像头1调角度。所述旋转座6上设置有支撑壳65,不但可作为防尘结构,而且可提高摄像头1位置处的抗撞击抗震效果,还可以起到限制摄像头1旋转的作用。作为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包括摄像头1、上外壳2和下外壳3,所述上外壳2上是粘贴面,所述下外壳3内侧依次连接有上侧控制电路板4和下侧电源电路板5,所述摄像头1上套装有旋转座6,所述旋转座6的左端设置有短转轴61,所述旋转座6的右端设置有长转轴62,所述旋转座6的左、右方分别设置有与下外壳3连接的梯形块63和安装环64,所述旋转座6分别通过短转轴61、长转轴62与梯形块63和安装环64连接,所述旋转座6上设置有支撑壳65所述下外壳3的前端设置有包围摄像头散热孔面31,所述下外壳3的左、右设置有向后方中间内收的边弧面32,所述下外壳3的后端中间处开有出线孔33,即下外壳3的后端就形成一个带弧面的尖形结构,配合前面的散热孔面31结构,可进一步提高摄像头1的散热效率。所述下外壳3的后侧的左、右两侧处分别设置有对应电转换电路板4的前侧安装柱7和对应控制电路板5的后侧安装柱8,其中所述左、右两侧的后侧安装柱8之间以及前侧安装柱7和后侧安装柱8之间连接有加强板9,提高电转换电路板4和控制电路板5的结构稳固度,而且也使行车记录仪的结构更紧凑。所述下外壳3对应内存卡孔位置处设置有加强筋34。作为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包括摄像头1、上外壳2和下外壳3,所述上外壳2上是粘贴面,所述下外壳3内侧依次连接有上侧控制电路板4和下侧电源电路板5,所述摄像头1上套装有旋转座6,所述旋转座6的左端设置有短转轴61,所述旋转座6的右端设置有长转轴62,所述旋转座6的左、右方分别设置有与下外壳3连接的梯形块63和安装环64,所述旋转座6分别通过短转轴61、长转轴62与梯形块63和安装环64连接,所述旋转座6上设置有支撑壳65,所述长转轴62的端部开有一字槽66,所述下外壳3对应长转轴62的端部位置处开有通孔,即可通过一字批或者其它类似工具通过长转轴62端部的一字槽66调整摄像头1的旋转结构,配合摄像头1更紧固的旋转结构,可使摄像头1不会轻易晃动改变角度。所述支撑壳65包括有正面的折面支撑面651和侧面的梯形面652,进一步提高支撑壳65的结构强度。根据上述原理,本技术还可以对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包括摄像头(1)、上外壳(2)和下外壳(3),所述上外壳(2)上是粘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3)内侧依次连接有上侧控制电路板(4)和下侧电源电路板(5),所述摄像头(1)上套装有旋转座(6),所述旋转座(6)的左端设置有短转轴(61),所述旋转座(6)的右端设置有长转轴(62),所述旋转座(6)的左、右方分别设置有与下外壳(3)连接的梯形块(63)和安装环(64),所述旋转座(6)分别通过短转轴(61)、长转轴(62)与梯形块(63)和安装环(64)连接,所述旋转座(6)上设置有支撑壳(65),所述支撑壳(65)包括有正面的折面支撑面(651)和侧面的梯形面(652),所述下外壳(3)的前端设置有包围摄像头散热孔面(31),所述下外壳(3)的左、右设置有向后方中间内收的边弧面(32),所述下外壳(3)的后端中间处开有出线孔(33),所述长转轴(62)的端部开有一字槽(66),所述下外壳(3)对应长转轴(62)的端部位置处开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包括摄像头(1)、上外壳(2)和下外壳(3),所述上外壳(2)上是粘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3)内侧依次连接有上侧控制电路板(4)和下侧电源电路板(5),所述摄像头(1)上套装有旋转座(6),所述旋转座(6)的左端设置有短转轴(61),所述旋转座(6)的右端设置有长转轴(62),所述旋转座(6)的左、右方分别设置有与下外壳(3)连接的梯形块(63)和安装环(64),所述旋转座(6)分别通过短转轴(61)、长转轴(62)与梯形块(63)和安装环(64)连接,所述旋转座(6)上设置有支撑壳(65),所述支撑壳(65)包括有正面的折面支撑面(651)和侧面的梯形面(652),所述下外壳(3)的前端设置有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信科电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