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隔帘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61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隔帘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织布:通过采用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向纱线交叉绕结,形成的具有完整结构的新型交织成坯布,坯布的组织为双层结构,构成双面织物;S2、浸轧:将上述坯布置放在浸轧阻燃整理液中,现在技术主要采用一浸一轧处理技术,而坯布浸轧工序为在阻燃整理液中加入3‑6滴生物酶,将纺织物浸渍柔软,且快速通过两只辊筒挤轧,其中浸轧过程中坯布的车速为25~28m/min,浸轧后坯布的带液率为65~70%。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可以实现隔帘的定型效果以及抗拉伸性,进而提高隔帘的使用寿命,保证隔帘加工质量,制作工艺先进,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隔帘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帘工艺,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隔帘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医用隔断帘是医院用品,主要用于医院病房的隔断,有防火和不防火2种面料,防火的达到阻燃一级标准。隔帘上端1/3处以网状体现,具有透气、透光、美观、易清洁、不怕洗的特点。是现代医院的最佳选。目前医用产品要求越来越严格,若制作过程中较为简单,势必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传统的隔帘制作工艺等级无法达到医用产品要求标准,用阻燃剂进行阻燃遮光医用隔帘的生产工艺过程复杂,成本高,生产出的窗帘布阻燃效果不佳。且表面织物不平整,生产质量较差,导致其加工行业产能落后、质量问题突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用隔帘制作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用隔帘制作工艺,减少产品报废率的更高效的电路板拼板方式及连接器的焊接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隔帘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织布:通过采用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向纱线交叉绕结,形成的具有完整结构的新型交织成坯布,坯布的组织为双层结构,构成双面织物;S2、浸轧:将上述坯布置放在浸轧阻燃整理液中,现在技术主要采用一浸一轧处理技术,而坯布浸轧工序为在阻燃整理液中加入3-6滴生物酶,将纺织物浸渍柔软,且快速通过两只辊筒挤轧,其中浸轧过程中坯布的车速为25~28m/min,浸轧后坯布的带液率为65~70%;S3、烘焙:而浸轧后的坯布首先经过(1)90-130℃的温度下坯布进行烘干2-3min,使得坯布内部的颜色进行均匀扩散,(2)其次在160-200℃的温度下进行焙烘1-5min,达到优化处理效果的目的;S4、水洗风干:经过上述工序后,将烘焙后坯布的全面放置在水洗槽内部进行水洗、皂洗,且坯布进行6次水洗,而水洗后的坯布以竖立方式水平通入红外线风干设备中,对水洗后的坯布进行风干,红外线吹风方式采用水平式循环送风,风干温度为40-55℃,风干时间为3-5min。风干的效率受红外线温度、时间等影响;S5、恒温定型:将制作好的半成品隔帘,以平铺的方式穿过恒温定型机,利用辊筒对面料表面进行热压,且在热压过程中通入一定量的水或者蒸汽作为溶胀剂,提高半成品隔帘定型效果,其中定型温度保持在30-40℃之间,对得面料内部纤维进行定量收缩。收缩技术是利用面料以松弛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处理。收缩技术可按湿、热条件不同分为干热收缩,沸水收缩,热水收溶,蒸汽收缩和熨烫收缩五种;S6、剪裁清毛:经定型后的隔帘,按照预定医用隔帘尺寸对恒温定型后的面料进行激光标线裁切,再用修边设备对隔帘面料的边修剪整齐,完成整个剪裁工序,可以用毛刷对隔帘表面废屑进行扫除;S7、拼接:然后对裁切后面料的裁切部及装饰部均涂抹水基胶黏剂;用把每一片配色布拼接起来,拼接的地方拷边,拷边处和涂抹水基胶黏剂处利用平烫机进行压合,接下来的步骤是为了拼接的缝头烫开。S8、整烫:利用电子气动整烫技术配合烫台的吸风功能,在拼接位置通过利用夹板将隔帘面料边夹取使得面料绷紧进行熨烫,然后把窗帘对折,烫两边,此时采用烫台的吸风功能,使得烫完的边马上定型以保留下面料两侧边的平整度,然后把隔帘摊开,烫中间部位。优选的,恒温定型步骤中热压的加热温度为30~170℃,压力为3~6pa。优选的,织布过程中医用隔帘门幅为200-300cm,隔帘高度为2-3m。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与现有工艺相比,在医用隔帘制作过程中,能够有效保证医用隔帘的表面平整度,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可以实现隔帘的定型效果以及抗拉伸性,进而提高隔帘的使用寿命,保证隔帘加工质量,制作工艺先进,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医用隔帘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织布:通过采用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向纱线交叉绕结,形成的具有完整结构的新型交织成坯布,坯布的组织为双层结构,构成双面织物;S2、浸轧:将上述坯布置放在浸轧阻燃整理液中,现在技术主要采用一浸一轧处理技术,而坯布浸轧工序为在阻燃整理液中加入3-6滴生物酶,将纺织物浸渍柔软,且快速通过两只辊筒挤轧,其中浸轧过程中坯布的车速为25~28m/min,浸轧后坯布的带液率为65~70%;S3、烘焙:而浸轧后的坯布首先经过(1)90-130℃的温度下坯布进行烘干2-3min,使得坯布内部的颜色进行均匀扩散,(2)其次在160-200℃的温度下进行焙烘1-5min,达到优化处理效果的目的;S4、水洗风干:经过上述工序后,将烘焙后坯布的全面放置在水洗槽内部进行水洗、皂洗,且坯布进行6次水洗,而水洗后的坯布以竖立方式水平通入红外线风干设备中,对水洗后的坯布进行风干,红外线吹风方式采用水平式循环送风,风干温度为40-55℃,风干时间为3-5min。风干的效率受红外线温度、时间等影响;S5、恒温定型:将制作好的半成品隔帘,以平铺的方式穿过恒温定型机,利用辊筒对面料表面进行热压,且在热压过程中通入一定量的水或者蒸汽作为溶胀剂,提高半成品隔帘定型效果,其中定型温度保持在30-40℃之间,对得面料内部纤维进行定量收缩。收缩技术是利用面料以松弛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处理。收缩技术可按湿、热条件不同分为干热收缩,沸水收缩,热水收溶,蒸汽收缩和熨烫收缩五种;S6、剪裁清毛:经定型后的隔帘,按照预定医用隔帘尺寸对恒温定型后的面料进行激光标线裁切,再用修边设备对隔帘面料的边修剪整齐,完成整个剪裁工序,可以用毛刷对隔帘表面废屑进行扫除;S7、拼接:然后对裁切后面料的裁切部及装饰部均涂抹水基胶黏剂;用把每一片配色布拼接起来,拼接的地方拷边,拷边处和涂抹水基胶黏剂处利用平烫机进行压合,接下来的步骤是为了拼接的缝头烫开。S8、整烫:利用电子气动整烫技术配合烫台的吸风功能,在拼接位置通过利用夹板将隔帘面料边夹取使得面料绷紧进行熨烫,然后把窗帘对折,烫两边,此时采用烫台的吸风功能,使得烫完的边马上定型以保留下面料两侧边的平整度,然后把隔帘摊开,烫中间部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隔帘制作工艺,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可以实现隔帘的定型效果以及抗拉伸性,进而提高隔帘的使用寿命,保证隔帘加工质量,制作工艺先进,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隔帘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织布:通过采用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向纱线交叉绕结,形成的具有完整结构的新型交织成坯布,坯布的组织为双层结构,构成双面织物;S2、浸轧:将上述坯布置放在浸轧阻燃整理液中,现在技术主要采用一浸一轧处理技术,而坯布浸轧工序为在阻燃整理液中加入3‑6滴生物酶,将纺织物浸渍柔软,且快速通过两只辊筒挤轧,其中浸轧过程中坯布的车速为25~28m/min,浸轧后坯布的带液率为65~70%;S3、烘焙:而浸轧后的坯布首先经过(1)90‑130℃的温度下坯布进行烘干2‑3min,使得坯布内部的颜色进行均匀扩散,(2)其次在160‑200℃的温度下进行焙烘1‑5min,达到优化处理效果的目的;S4、水洗风干:经过上述工序后,将烘焙后坯布的全面放置在水洗槽内部进行水洗、皂洗,且坯布进行6次水洗,而水洗后的坯布以竖立方式水平通入红外线风干设备中,对水洗后的坯布进行风干,红外线吹风方式采用水平式循环送风,风干温度为40‑55℃,风干时间为3‑5min。风干的效率受红外线温度、时间等影响;S5、恒温定型:将制作好的半成品隔帘,以平铺的方式穿过恒温定型机,利用辊筒对面料表面进行热压,且在热压过程中通入一定量的水或者蒸汽作为溶胀剂,提高半成品隔帘定型效果,其中定型温度保持在30‑40℃之间,对得面料内部纤维进行定量收缩。收缩技术是利用面料以松弛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处理。收缩技术可按湿、热条件不同分为干热收缩,沸水收缩,热水收溶,蒸汽收缩和熨烫收缩五种;S6、剪裁清毛:经定型后的隔帘,按照预定医用隔帘尺寸对恒温定型后的面料进行激光标线裁切,再用修边设备对隔帘面料的边修剪整齐,完成整个剪裁工序,可以用毛刷对隔帘表面废屑进行扫除;S7、拼接:然后对裁切后面料的裁切部及装饰部均涂抹水基胶黏剂;用把每一片配色布拼接起来,拼接的地方拷边,拷边处和涂抹水基胶黏剂处利用平烫机进行压合,接下来的步骤是为了拼接的缝头烫开。S8、整烫:利用电子气动整烫技术配合烫台的吸风功能,在拼接位置通过利用夹板将隔帘面料边夹取使得面料绷紧进行熨烫,然后把窗帘对折,烫两边,此时采用烫台的吸风功能,使得烫完的边马上定型以保留下面料两侧边的平整度,然后把隔帘摊开,烫中间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隔帘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织布:通过采用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向纱线交叉绕结,形成的具有完整结构的新型交织成坯布,坯布的组织为双层结构,构成双面织物;S2、浸轧:将上述坯布置放在浸轧阻燃整理液中,现在技术主要采用一浸一轧处理技术,而坯布浸轧工序为在阻燃整理液中加入3-6滴生物酶,将纺织物浸渍柔软,且快速通过两只辊筒挤轧,其中浸轧过程中坯布的车速为25~28m/min,浸轧后坯布的带液率为65~70%;S3、烘焙:而浸轧后的坯布首先经过(1)90-130℃的温度下坯布进行烘干2-3min,使得坯布内部的颜色进行均匀扩散,(2)其次在160-200℃的温度下进行焙烘1-5min,达到优化处理效果的目的;S4、水洗风干:经过上述工序后,将烘焙后坯布的全面放置在水洗槽内部进行水洗、皂洗,且坯布进行6次水洗,而水洗后的坯布以竖立方式水平通入红外线风干设备中,对水洗后的坯布进行风干,红外线吹风方式采用水平式循环送风,风干温度为40-55℃,风干时间为3-5min。风干的效率受红外线温度、时间等影响;S5、恒温定型:将制作好的半成品隔帘,以平铺的方式穿过恒温定型机,利用辊筒对面料表面进行热压,且在热压过程中通入一定量的水或者蒸汽作为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标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金雅特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