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重油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744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重油脱水装置,包括油罐、过滤层、加热箱、活性炭吸附层、沉淀池、导管、气液分离器、沉降罐、破乳剂箱、脱水泵、收集箱、二次过滤器、电脱水器、净化罐、二次脱水泵和二次收集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整个装置设置的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能初步除去重油内的轻微杂质,经过加热器的处理,可以杀灭重油内的细菌,保持重油的卫生,重油内的难容物收集在沉淀池内,新增的破乳剂箱能把重油中的水分脱出来,使重水内的含水量达到要求,经脱水泵脱水,可初次得到脱水过后的重油,如若重油内的水量仍然过多,可经过二次过滤器,再用电化学器进行电化学联合深度脱水,二者取长补短,可实现重油脱水的完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重油脱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水装置,具体为一种节能重油脱水装置,属于脱水设备应用

技术介绍
重油脱水是指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以游离状态或乳化液状态伴随在原油中的水分除去,使其所含水分达到规定标准的过程。有沉降脱水、热化学沉降脱水、电化学联合脱水等方法。重油脱水设备则是脱水技术的体现,它在原油脱水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一项脱水设备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脱水的效果、效率和原油的质量,以及生产运行成本,进而影响原油脱水生产的总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对于重油脱水的各项技术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很多重油脱水的工艺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储存、输送、炼制过程中设备的负荷,而且增加了升温时的燃料消耗,甚至因为水中含盐等而引起设备和管道的结垢或腐蚀,重油脱水浪费能源,重油脱水工艺流程的密闭是一个关键环节,因为它的运行温度较高,停留时间又长,油气容易挥发损耗,而很多工艺没能有效的处理密闭性这一关键点,重油的脱水不完全,工艺复杂,脱水速度慢,运行成本高等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节能重油脱水装置,这种脱水装置能实现不同层次的脱水,也能脱水完全,脱水效率快,密闭性较好,油气不易挥发损耗,工艺流程较为简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节能重油脱水装置,包括油罐和导管,所述油罐的底部通过所述导管接入加热箱,且所述导管的内部贯穿有过滤层;所述加热箱的底部设置活性炭吸附层,且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底部设置沉淀池;所述加热箱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管连接气液分离器,且所述加热器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导管连接二次过滤器,且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一侧设置沉降罐;所述沉降罐的一侧设置破乳剂箱,且所述破乳剂箱的一侧设置脱水泵;所述脱水泵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管接入收集箱,且所述收集箱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导管连接至二次过滤器,且所述二次过滤器的一侧设置电脱水器;所述电脱水器的一侧设置净化罐,且所述净化罐的一侧设置二次脱水泵;所述二次脱水泵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管接入二次收集箱。优选的,为了结构的美观性,所述油罐为弧形结构。优选的,为了实现重油脱水的各项连接,所述导管设有若干个不同的类型,且每根所述导管的长度均各不相等。优选的,为了保证重油脱水的完全,所述脱水泵和所述二次脱水泵体积相同,结构不同。优选的,为了便于重油脱水后的收集,所述收集箱和所述二次收集箱体积相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整个装置设置的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能初步除去重油内的轻微杂质,经过加热器的处理,可以杀灭重油内的细菌,保持重油的卫生,重油内的难容物收集在沉淀池内,新增的破乳剂箱能把重油中的水分脱出来,使重水内的含水量达到要求,经脱水泵脱水,可初次得到脱水过后的重油,如若重油内的水量仍然过多,可经过二次过滤器,再用电化学器进行电化学联合深度脱水,二者取长补短,可实现重油脱水的完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中的油罐、加热箱、沉淀池实际效果放大图。图中:1、油罐,2、过滤层,3、加热箱,4、活性炭吸附层,5、沉淀池,6、导管,7、气液分离器,8、沉降罐,9、破乳剂箱,10、脱水泵,11、收集箱,12、二次过滤器,13、电脱水器,14、净化罐,15、二次脱水泵,16、二次收集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节能重油脱水装置,包括油罐1和导管6,所述油罐1的底部通过所述导管6接入加热箱3,且所述导管6的内部贯穿有过滤层2;所述加热箱3的底部设置活性炭吸附层4,且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的底部设置沉淀池5;所述加热箱3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连接气液分离器7,且所述加热器3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连接二次过滤器12,且所述气液分离器7的一侧设置沉降罐8;所述沉降罐8的一侧设置破乳剂箱9,且所述破乳剂箱9的一侧设置脱水泵10;所述脱水泵10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接入收集箱11,且所述收集箱11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连接至二次过滤器12,且所述二次过滤器12的一侧设置电脱水器13;所述电脱水器13的一侧设置净化罐14,且所述净化罐14的一侧设置二次脱水泵15;所述二次脱水泵15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接入二次收集箱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油罐1为弧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导管6设有若干个不同的类型,且每根所述导管6的长度均各不相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脱水泵10和所述二次脱水泵15体积相同,结构不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收集箱11和所述二次收集箱16体积相等。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重油倒入油罐1,经过滤层2初步过滤掉重油内部的杂质,通过导管6流入加热箱3,以杀灭重油内部的细菌或有害化学物质,经活性炭吸附层4吸附内部的非碳类化学物质,难容物排入沉淀池5,再经沉降罐8内部作用,使重油通过物理方式达到油与水的沉降分离,新增的破乳剂9箱进一步促进了重油与水的分离,最后经脱水泵10得到初步含有水量较少的重油,若重油内部的水量仍然过量,还需清除,则再将脱水泵内的重油流至二次过滤器12中,设置的电脱水器13,在电场的作用下,破坏和削弱油水界面膜,从而实现油与水的深度分离,最终经二次脱水泵15完成脱水,基本得到无水的重油,收入至二次收集箱16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能重油脱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重油脱水装置,包括油罐(1)和导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1)的底部通过所述导管(6)接入加热箱(3),且所述导管(6)的内部贯穿有过滤层(2);所述加热箱(3)的底部设置活性炭吸附层(4),且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的底部设置沉淀池(5);所述加热箱(3)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连接气液分离器(7),且所述加热器(3)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连接二次过滤器(12),且所述气液分离器(7)的一侧设置沉降罐(8);所述沉降罐(8)的一侧设置破乳剂箱(9),且所述破乳剂箱(9)的一侧设置脱水泵(10);所述脱水泵(10)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接入收集箱(11),且所述收集箱(11)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连接至二次过滤器(12),且所述二次过滤器(12)的一侧设置电脱水器(13);所述电脱水器(13)的一侧设置净化罐(14),且所述净化罐(14)的一侧设置二次脱水泵(15);所述二次脱水泵(15)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接入二次收集箱(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重油脱水装置,包括油罐(1)和导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1)的底部通过所述导管(6)接入加热箱(3),且所述导管(6)的内部贯穿有过滤层(2);所述加热箱(3)的底部设置活性炭吸附层(4),且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的底部设置沉淀池(5);所述加热箱(3)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连接气液分离器(7),且所述加热器(3)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连接二次过滤器(12),且所述气液分离器(7)的一侧设置沉降罐(8);所述沉降罐(8)的一侧设置破乳剂箱(9),且所述破乳剂箱(9)的一侧设置脱水泵(10);所述脱水泵(10)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接入收集箱(11),且所述收集箱(11)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导管(6)连接至二次过滤器(12),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五月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