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922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其结构包括进水口、联通管、墙体支撑柱、墙侧、水管、弯管、隔音件、连件、出水口,所述水管由多段管体结构组合而成,其开口端均为圆形,所述水管管道连接处相连通且为三通结构,所述螺杆与连杆相连接且呈直线杆体结构,所述连杆置于水管内部且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应用连件进行作业,通座在内部时,主要用作水流通过等作用,需要拆卸时,首先将固定筒表面柄件顺着环盖同一方向进行转动,同时带动螺杆与连杆进行圆周旋转,特有的螺旋结构能够使得端盖顺利脱离水管内部,便于作为人员拆除且有效提高维修效率,大大减小拆卸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属于排水管

技术介绍
消音管在立式排水系统的应用中具有诸多优点。同时在选择消音管时应注意根据排水量的不同选择相应规格的管材,能够达到消音的效果。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279436.9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外侧通过柔性支撑架连接有建筑排水管,所述建筑排水管外表面包有隔音层;所述柔性支撑架设有与所述建筑排水管连接的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与所述建筑排水管之间设有隔音条。本技术通过柔性支撑解决排水管与墙体的刚性连接振动问题,通过环形支架内穿隔音条、建筑排水管外设置柱状隔音毡密封等隔音形式,实现建筑排水管噪声的隔音和减振功能要求。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隔音排水管在维修、安装等作业进行时,安装件不便于拆卸,容易降低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以解决隔音排水管在维修、安装等作业进行时,安装件不便于拆卸,容易降低维修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其结构包括进水口、联通管、墙体支撑柱、墙侧、水管、弯管、隔音件、连件、出水口,所述水管由多段管体结构组合而成,其开口端均为圆形,所述水管管道连接处相连通且为三通结构,所述水管右侧呈“Y”形结构且前侧设有并排弯管,所述墙侧表面上设有等距排列的墙体支撑柱,所述进水口水流直通水管,所述水管左侧与联通管相连通且呈“Z”形管体结构,所述出水口设在水管开口端上,所述水管设有多个连件;所述连件由端盖、环盖、通座、固定筒、螺杆、连杆组成,所述端盖设在环盖表面上且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圆形,所述环盖后侧与通座采用焊接配合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通座与固定筒相连接,所述固定筒设有径向螺杆,所述螺杆与连杆相连接且呈直线杆体结构,所述连杆置于水管内部且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弯管连成直线与墙侧水平相对。进一步地,所述联通管内腔设有隔音件。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与联通管一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隔音件一端与出水口通过液体相流通。进一步地,所述墙体支撑柱中段前侧设有联通管。进一步地,所述环盖两侧为内圆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筒开口端为圆形。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应用连件进行作业,通座在内部时,主要用作水流通过等作用,需要拆卸时,首先将固定筒表面柄件顺着环盖同一方向进行转动,同时带动螺杆与连杆进行圆周旋转,特有的螺旋结构能够使得端盖顺利脱离水管内部,便于作为人员拆除且有效提高维修效率,大大减小拆卸难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的弯管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的的连件的环盖示意图。图中:进水口-1、联通管-2、墙体支撑柱-3、墙侧-4、水管-5、弯管-6、隔音件-7、连件-8、端盖-801、环盖-802、通座-803、固定筒-804、螺杆-805、连杆-806、出水口-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其结构包括进水口1、联通管2、墙体支撑柱3、墙侧4、水管5、弯管6、隔音件7、连件8、出水口9,所述水管5由多段管体结构组合而成,其开口端均为圆形,所述水管5管道连接处相连通且为三通结构,所述水管5右侧呈“Y”形结构且前侧设有并排弯管6,所述墙侧4表面上设有等距排列的墙体支撑柱3,所述进水口1水流直通水管5,所述水管5左侧与联通管2相连通且呈“Z”形管体结构,所述出水口9设在水管5开口端上,所述水管5设有多个连件8;所述连件8由端盖801、环盖802、通座803、固定筒804、螺杆805、连杆806组成,所述端盖801设在环盖802表面上且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圆形,所述环盖802后侧与通座803采用焊接配合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通座803与固定筒804相连接,所述固定筒804设有径向螺杆805,所述螺杆805与连杆806相连接且呈直线杆体结构,所述连杆806置于水管5内部且相连接,所述弯管6连成直线与墙侧4水平相对,所述联通管2内腔设有隔音件7,所述进水口1与联通管2一端相连接,所述隔音件7一端与出水口9通过液体相流通,所述墙体支撑柱3中段前侧设有联通管2。本专利所说的螺杆805是重要部件,用于上接执行机构或者手柄,一端直接带动连杆806移动或转动,以实现拆卸或者调节作用。在进行使用时,隔音排水管在维修、安装水管5等作业进行时,通过连件8进行作业,通座803在内部时,主要用作水流通过等作用,需要拆卸时,首先将固定筒804表面柄件顺着环盖802同一方向进行转动,同时带动螺杆805与连杆806进行圆周旋转,特有的螺旋结构能够使得端盖801顺利脱离水管5内部,便于作为人员拆除且有效提高维修效率,大大减小拆卸难度。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隔音排水管在维修、安装等作业进行时,安装件不便于拆卸,容易降低维修效率,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应用连件进行作业,通座在内部时,主要用作水流通过等作用,需要拆卸时,首先将固定筒表面柄件顺着环盖同一方向进行转动,同时带动螺杆与连杆进行圆周旋转,特有的螺旋结构能够使得端盖顺利脱离水管内部,便于作为人员拆除且有效提高维修效率,大大减小拆卸难度。具体如下所述:端盖801设在环盖802表面上且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圆形,所述环盖802后侧与通座803采用焊接配合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通座803与固定筒804相连接,所述固定筒804设有径向螺杆805,所述螺杆805与连杆806相连接且呈直线杆体结构,所述连杆806置于水管5内部且相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其结构包括进水口(1)、联通管(2)、墙体支撑柱(3)、墙侧(4)、水管(5)、弯管(6)、隔音件(7)、连件(8)、出水口(9),所述水管(5)由多段管体结构组合而成,其开口端均为圆形,所述水管(5)管道连接处相连通且为三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右侧呈“Y”形结构且前侧设有并排弯管(6),所述墙侧(4)表面上设有等距排列的墙体支撑柱(3),所述进水口(1)水流直通水管(5),所述水管(5)左侧与联通管(2)相连通且呈“Z”形管体结构,所述出水口(9)设在水管(5)开口端上,所述水管(5)设有多个连件(8);所述连件(8)由端盖(801)、环盖(802)、通座(803)、固定筒(804)、螺杆(805)、连杆(806)组成,所述端盖(801)设在环盖(802)表面上且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圆形,所述环盖(802)后侧与通座(803)采用焊接配合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通座(803)与固定筒(804)相连接,所述固定筒(804)设有径向螺杆(805),所述螺杆(805)与连杆(806)相连接且呈直线杆体结构,所述连杆(806)置于水管(5)内部且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排水管隔音结构,其结构包括进水口(1)、联通管(2)、墙体支撑柱(3)、墙侧(4)、水管(5)、弯管(6)、隔音件(7)、连件(8)、出水口(9),所述水管(5)由多段管体结构组合而成,其开口端均为圆形,所述水管(5)管道连接处相连通且为三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右侧呈“Y”形结构且前侧设有并排弯管(6),所述墙侧(4)表面上设有等距排列的墙体支撑柱(3),所述进水口(1)水流直通水管(5),所述水管(5)左侧与联通管(2)相连通且呈“Z”形管体结构,所述出水口(9)设在水管(5)开口端上,所述水管(5)设有多个连件(8);所述连件(8)由端盖(801)、环盖(802)、通座(803)、固定筒(804)、螺杆(805)、连杆(806)组成,所述端盖(801)设在环盖(802)表面上且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圆形,所述环盖(8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侃庞艳亮莫晋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