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转轴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87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转轴支承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的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在清污机中间具有较大的间隔宽度的问题。所述支承结构,相互并排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第一转轴上靠近第二转轴的端部附近设置有第一调节轴承座和第一链轮,在第二转轴上靠近第一转轴的端部附近设置有第二调节轴承座和第二链轮,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链轮相对于所述第一调节轴承座外置;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链轮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轴承座外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中两根转轴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采用内侧布置轴承及轴承座,外侧布置链轮的布置方式;可极大地减小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中间间隔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转轴支承结构
本技术涉及清污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转轴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在水利水电进水口孔口宽度较大时,由于格栅主梁挠度较大,采用的回转式清污机一般采用双排联体的双驱动设计。双驱动清污机对应的孔口宽度较大,有利于减少闸墩,缩小整个取水口建筑物宽度;如在公开号为CN101705674A中所示公开的一种“联体回转式清污机”(以下简称文献1)。而一般单驱动回转式清污机的驱动转轴采用外侧布置轴承,内侧布置回转链轮的方式,以方便于轴承座对轴承的涨紧调整;由于单驱动回转式清污机的轴承座占用空间可以置放于坝面,因此对轴承座占用空间尺寸不敏感。然而在双驱动回转式清污机中,若并排设置的两根转轴沿用单驱动回转式清污机的布置方案,将在除清污机中间两根转轴相互靠近的端部的附近区间不仅需要留出布置两条回转链的空间尺寸外,还需要增加布置两个轴承座的空间尺寸,因此导致双驱动回转式清污机中间间隔宽度较大,如在部分回转高度大的双驱动清污机中,其中间宽度可达到800mm以上,将导致清污机阻水面积增加,引起水头损失加大,同时降低清污机实际清污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在清污机中间由于两根转轴的布置方式不合理,导致在清污机中间形成较大的间隔宽度,进而增加清污机阻水面积,引起水头损失加大,降低清污机清污范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转轴支承结构,包括相互并排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第一转轴上靠近第二转轴的端部附近设置有第一调节轴承座和第一链轮,在第二转轴上靠近第一转轴的端部附近设置有第二调节轴承座和第二链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链轮相对于所述第一调节轴承座外置;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链轮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轴承座外置。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调节轴承座和第二调节轴承座采用相同结构,二者均包括安装于固定安装梁上的滑槽、设置于滑槽内并可沿滑槽上下移动调节的悬臂和设置在悬臂上用于安装相应转轴的轴承。进一步的是:在滑槽的底部还设置有顶升调节螺栓;所述顶升调节螺栓的顶端顶在悬臂的底端上。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链轮设置于第一转轴的端部并且与第一转轴的端面平齐;所述第二链轮设置于第二转轴的端部并且与第二转轴的端面平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中两根转轴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采用内侧布置轴承及轴承座,外侧布置链轮的布置方式;使得在两根转轴相互靠近的端部的附近区间只需要留出布置两条回转链的空间尺寸即可,进而可极大地减小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的中间间隔宽度;可将该间隔宽度缩小至220mm及以下。另外,通过采用悬臂结构的轴承座,可进一步避免在采用链轮外置的布置方式时,由于轴承座内置而干涉到齿耙杆,进而确保采用链轮外置的布置方式的有效性。附图说明图1为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整体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局部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的侧视图;图4为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耙齿与拦污栅配合的剖视图;图中标记为: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2、第一调节轴承座3、第一链轮5、第二调节轴承座4、第二链轮6、固定安装梁7、滑槽8、悬臂9、轴承10、顶升调节螺栓11、回转链12、齿耙杆13、中间链条导轨14、拦污栅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转轴支承结构,其是在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中对两根转轴相互靠近的端部附近的安装布置结构;至于双排连体回转式清污机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可参照文献1,此处不再赘述。本技术所述的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转轴支承结构,包括相互并排设置的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在第一转轴1上靠近第二转轴2的端部附近设置有第一调节轴承座3和第一链轮5,在第二转轴2上靠近第一转轴1的端部附近设置有第二调节轴承座4和第二链轮6,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转轴1上,所述第一链轮5相对于所述第一调节轴承座3外置;在第二转轴2上,所述第二链轮6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轴承座4外置。即参照附图2中的局部结构所示,本技术中在两根转轴相互靠近的端部附近,对于相应的调节轴承座和链轮的安装分别采用的链轮外置、轴承座内置的布置方式;这样由于轴承座内置,因此可将轴承座所对应的区间宽度相应的由齿耙杆13所覆盖,进而在清污机的中间只需要留出布置两条回转链以及相应的链轮的空间尺寸即可;进而可极大地减小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中间间隔宽度。另外,由于本技术所述的结构中,将相应的轴承座内置,并且在轴承座所对应的区域将有齿耙杆13所覆盖;因此为了避免齿耙杆13在回转过程中与相应的轴承座干涉;参照附图2中所示,进一步将第一调节轴承座3和第二调节轴承座4采用如下结构设置,包括安装于固定安装梁7上的滑槽8、设置于滑槽8内并可沿滑槽8上下移动调节的悬臂9和设置在悬臂9上用于安装相应转轴的轴承10。更具体的,在上述采用滑槽8与悬臂9相配合以组成轴承座结构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对悬臂9的调节,进而实现对回转链12以及齿耙杆13的调节;进一步在滑槽8的底部还设置有顶升调节螺栓11;所述顶升调节螺栓11的顶端顶在悬臂9的底端上。这样,只需要通过调节所述顶升调节螺栓11,即可实现对悬臂9在滑槽8内的升降调节,进而实现对转轴的调节已达到上述对回转链12以及齿耙杆13的调节之目的;当然,在齿耙杆13时应当确保齿耙杆13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与对应的拦污栅15等发生干涉。另外,为避免悬臂9在滑槽8内的晃动量较大,进一步可在滑槽8内设置有锲形块进行锁紧。这样在调节悬臂9到位之后,利用锲形块将悬臂9位置锁紧,以防止其晃动。如附图4中所示,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支承结构后,在两侧轴承之间设置较小的中间链条导轨14即可,其宽度可大大缩小,一半可将该间隔宽度缩小至220mm及以下。不失一般性,为了尽量减小清污机中间间隔宽度,本技术在采用链轮外置的布置方式的基础上,尽量将相应的链轮设置在对应转轴1的端部;具体为将所述第一链轮5设置于第一转轴1的端部并且与第一转轴1的端面平齐;以及将所述第二链轮6设置于第二转轴2的端部并且与第二转轴2的端面平齐;如附图2中所示。当然,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应当保留一定的间隙,以确保清污机的正常运行以及防止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干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转轴支承结构

【技术保护点】
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转轴支承结构,包括相互并排设置的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在第一转轴(1)上靠近第二转轴(2)的端部附近设置有第一调节轴承座(3)和第一链轮(5),在第二转轴(2)上靠近第一转轴(1)的端部附近设置有第二调节轴承座(4)和第二链轮(6),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转轴(1)上,所述第一链轮(5)相对于所述第一调节轴承座(3)外置;在第二转轴(2)上,所述第二链轮(6)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轴承座(4)外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转轴支承结构,包括相互并排设置的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在第一转轴(1)上靠近第二转轴(2)的端部附近设置有第一调节轴承座(3)和第一链轮(5),在第二转轴(2)上靠近第一转轴(1)的端部附近设置有第二调节轴承座(4)和第二链轮(6),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转轴(1)上,所述第一链轮(5)相对于所述第一调节轴承座(3)外置;在第二转轴(2)上,所述第二链轮(6)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轴承座(4)外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联体回转式清污机转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轴承座(3)和第二调节轴承座(4)采用相同结构,二者均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德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