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测距的车位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6851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车位锁装置,包括主控盒、电机控制盒和锁体,主控盒内置有主控单元、可旋转激光测距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及呼叫按钮,主控单元分别与可旋转激光测距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及呼叫按钮连接;电机控制盒内安装有电机控制单元、直流减速电机、蜗轮蜗杆装置及电源单元,电机控制单元与直流减速电机连接,直流减速电机与蜗轮蜗杆装置连接;锁体包括传动轴、可翻转车轮挡板及支撑座,支撑座位于传动轴下方,传动轴与可翻转车轮挡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入低成本激光测距技术,对车位占用状态及停车入位是否规范进行检测,解决了现有车位锁缺乏停车入位规范性检测导致的运营成本高及无法实现无人收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激光测距的车位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位锁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车位锁装置,主要应用在开放式道路停车场,属于智能交通

技术介绍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加,停车难已经成为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面临的严重问题。由于城市中心区域历史规划的限制,配建停车场资源少,停车难问题更为突出,在道路旁开辟一定数量的停车位,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各个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相对封闭式停车场,道路停车场没有明确的出入口,而且停车位多呈平行分布,道路停车位的管理与收费无法沿用封闭式停车场基于出入口道闸的管理与收费系统。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个城市陆续引入了在欧美广泛使用的咪表进行路边自助缴费,但逃费现象严重,已经逐渐被废弃。日本的开放式室外停车场则采用基于车位锁的管理与收费系统,当车辆停泊在对应车位时,通过内置地磁传感器或地感线圈探测到车位被占用后,车位锁自动升起,锁定车辆。只有缴费后,车位锁自动解锁,车辆才能移出停车位,有效避免了恶意逃费现象。但由于缺乏对停车入位是否规范的技术手段,需要大量引导人员辅助和指引驾驶员停车,运营成本高。近年来,广泛用于智能交通领域车流量统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激光测距的车位锁装置

【技术保护点】
基于激光测距的车位锁装置,包括主控盒(1)、电机控制盒(2)和锁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盒(1)内置有主控单元(101)、可旋转激光测距单元(102)、无线通信单元(103)及呼叫按钮(104),所述主控单元(101)分别与可旋转激光测距单元(102)、无线通信单元(103)及呼叫按钮(104)连接;所述电机控制盒(2)内安装有电机控制单元(201)、直流减速电机(202)及蜗轮蜗杆装置(203),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01)与直流减速电机(202)连接,所述直流减速电机(202)与蜗轮蜗杆装置(203)连接;所述锁体(3)包括传动轴(301)、可翻转车轮挡板(302)及支撑座(303),...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激光测距的车位锁装置,包括主控盒(1)、电机控制盒(2)和锁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盒(1)内置有主控单元(101)、可旋转激光测距单元(102)、无线通信单元(103)及呼叫按钮(104),所述主控单元(101)分别与可旋转激光测距单元(102)、无线通信单元(103)及呼叫按钮(104)连接;所述电机控制盒(2)内安装有电机控制单元(201)、直流减速电机(202)及蜗轮蜗杆装置(203),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01)与直流减速电机(202)连接,所述直流减速电机(202)与蜗轮蜗杆装置(203)连接;所述锁体(3)包括传动轴(301)、可翻转车轮挡板(302)及支撑座(303),所述支撑座(303)位于传动轴(301)下方,且与传动轴(301)连接,所述传动轴(301)与可翻转车轮挡板(302)连接;所述主控单元(101)通过RS485串口与电机控制单元(201)连接,所述蜗轮蜗杆装置(203)与锁体(3)中的传动轴(30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维智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