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价铬还原反应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66521 阅读:4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价铬还原反应发生装置,包括圆台、圆柱池、氧化还原电位计、搅拌单元,圆台固接于圆柱池顶部,圆台顶部开口,开口处连接有顶盖,进水口设于顶盖上,顶盖上设置有进料筒,进料筒顶部设有第一阀门,底部设有第二阀门,出水口设于圆柱池底部,出水口内设置有出水阀门、滤网,圆柱池底部内侧连接有氧化还原电位计,搅拌单元置于圆柱池的侧面,圆台侧面顶部设有出气口,圆柱池底部设有进气口,出气口与设于圆柱池外侧的气体加压泵的进气端通过软管连接,进气口与气体加压泵的出气端通过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批量还原含六价铬的工业废水,六价铬能够充分发生还原反应,设备简单易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价铬还原反应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镀废水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六价铬还原反应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重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环保事业越来越重视,环境治理刻不容缓。废水的排放是生活中最平常最普通的环保现象之一,为使废水达到排至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则需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废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部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废水中会含有六价铬,六价铬为吸入性极毒物,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对环境有持久危险性。但是铬金属、三价或四价铬并不具有这些毒性,因此需要对六价铬进行还原反应。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439420.5)公布了密闭六价铬管式还原反应器,通过连接若干反应管使废水在反应管内充分发生还原反应。反应管数量太多,不便于清洗;流动的液体在反应管内流动发生反应,容易出现反应不充分的现象;连接管道发生堵塞,会影响其还原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六价铬还原反应发生装置,能够大批量还原含六价铬的工业废水,六价铬能够充分发生还原反应,设备简单易维护。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反应池、进水口、出水口、氧化还原电位计、搅拌单元,所述反应池包括圆台、圆柱池,所述圆台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柱池顶部,圆台顶部开口,开口处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与圆台的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顶盖上,进水口内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顶盖上竖直设置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与圆台连通,进料筒顶部设置有第一阀门,底部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圆柱池底部,所述出水口内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出水口内还设置有滤网,圆柱池底部内侧连接有所述氧化还原电位计,所述搅拌单元设置于所述圆柱池的侧面上;所述圆台侧面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圆柱池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与设置于圆柱池外侧的气体加压泵的进气端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进气口与气体加压泵的出气端通过软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搅拌叶、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搅拌轴穿过圆柱池的侧面设置于圆柱池内,所述搅拌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叶。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还与设置于圆柱池底部的出气管连接,所述出气管顶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小孔。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内还设置有单向阀。进一步地,所述圆柱池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可视窗口。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筒顶部直径大于底部直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进水口向反应池内注入待处理的含六价铬的工业废水,再通过进料筒依次注入硫酸、焦亚硫酸钠、氢氧化钠,在搅拌单元的搅拌作用下,能够大批量还原含六价铬的工业废水,六价铬能够充分发生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从出气口排出,并由气体加压泵加压后从进气口输送至圆柱池底部,在搅拌单元的搅拌作用下,二氧化硫气体与圆柱池内的硫酸、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后,再被六价铬氧化,生成稳定的硫酸钠,与此同时六价铬被还原成为氢氧化铬沉淀,打开出水阀门后,氢氧化铬沉淀留在滤网上,排出的液体中不再含有铬。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口;2.出水口;3.圆台;4.圆柱池;5.顶盖;6.进水阀门;7.进料筒;8.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10.出水阀门;11.滤网;12.出气口;13.进气口;14.气体加压泵;15.软管;16.出气管;17.单向阀;18.搅拌轴;19.搅拌叶;20.搅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下图1所示,一种六价铬还原反应发生装置,包括反应池、进水口1、出水口2、氧化还原电位计(未图示)、搅拌单元,所述反应池包括圆台3、圆柱池4,所述圆台3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柱池4顶部,圆台3便于收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圆台3顶部开口,开口处活动连接有顶盖5,取出顶盖5即可清洗装置内部,便于对装置进行维护。所述顶盖5与圆台3的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未图示),密封圈能够避免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泄漏,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所述进水口1设置于所述顶盖5上,进水口1内设置有进水阀门6,打开进水阀门6即可向反应池内注入待处理的含六价铬的工业废水。所述顶盖5上竖直设置有进料筒7,所述进料筒7与圆台3连通,进料筒7顶部设置有第一阀门8,底部设置有第二阀门9,向进料筒7内装料时需关闭第二阀门9,装料完成后关闭第一阀门8并打开第二阀门9,避免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从进料筒7内溢出,对人体造成伤害。所述进料筒7顶部直径大于底部直径,便于向其放置粉末状的焦亚硫酸钠。所述出水口2设置于所述圆柱池4底部,所述出水口2内设置有出水阀门10,所述出水口2内还设置有滤网11,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铬沉淀保留在滤网11上,因此排出的混合液中不再含有铬。圆柱池4底部内侧连接有所述氧化还原电位计(未图示),氧化还原电位计能够检测氧化还原反应是否进行彻底,保证六价铬能够被充分还原。所述搅拌单元设置于所述圆柱池4的侧面上,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18、搅拌叶19、搅拌电机20,所述搅拌电机20的搅拌轴18穿过圆柱池4的侧面设置于圆柱池4内,所述搅拌轴18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叶19。通过搅拌叶19的搅拌处理,能够使待处理的含六价铬的工业废水与硫酸、焦亚硫酸钠、氢氧化钠充分接触,能够促进还原反应的充分进行。所述圆台3侧面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2,所述圆柱池4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3,所述出气口12与设置于圆柱池4外侧的二氧化硫气体加压泵14的进气端通过软管15连接,所述进气口13与二氧化硫气体加压泵14的出气端通过软管15连接,所述进气口13还与设置于圆柱池4底部的出气管16连接,所述出气管16顶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小孔(未图示)。圆台3顶部聚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通过出气口12进入二氧化硫气体加压泵14内,二氧化硫气体加压后,从进气口13进入出气管16内,并通过小孔分散后排放至混合液中,利于二氧化硫气体与混合液的充分接触,在搅拌叶19的搅拌作用下,促进二氧化硫气体与混合液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被六价铬氧化变成稳定的硫酸根离子,与此同时六价铬被还原成三价铬,三价铬遇氢氧化钠变成氢氧化铬沉淀,最后沉淀保留在滤网11上,不随液体排出,排出的液体中不再含有铬。所述进气口13内还设置有单向阀17,单向阀17可以避免部分加压后的气体回流,导致反应进行不充分。所述圆柱池4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可视窗口,通过可视窗口可以观察到圆柱池4内是否有灰绿色的氢氧化铬沉淀生成。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通过进水口1向反应池内注入待处理的含六价铬的工业废水,再通过进料筒7依次注入硫酸、焦亚硫酸钠、氢氧化钠,六价铬与焦亚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价铬与二氧化硫气体,三价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六价铬还原反应发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六价铬还原反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进水口、出水口、氧化还原电位计、搅拌单元,所述反应池包括圆台、圆柱池,所述圆台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柱池顶部,圆台顶部开口,开口处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与圆台的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顶盖上,进水口内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顶盖上竖直设置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与圆台连通,进料筒顶部设置有第一阀门,底部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圆柱池底部,所述出水口内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出水口内还设置有滤网,圆柱池底部内侧连接有所述氧化还原电位计,所述搅拌单元设置于所述圆柱池的侧面上;所述圆台侧面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圆柱池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与设置于圆柱池外侧的气体加压泵的进气端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进气口与气体加压泵的出气端通过软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价铬还原反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进水口、出水口、氧化还原电位计、搅拌单元,所述反应池包括圆台、圆柱池,所述圆台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柱池顶部,圆台顶部开口,开口处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与圆台的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顶盖上,进水口内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顶盖上竖直设置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与圆台连通,进料筒顶部设置有第一阀门,底部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圆柱池底部,所述出水口内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出水口内还设置有滤网,圆柱池底部内侧连接有所述氧化还原电位计,所述搅拌单元设置于所述圆柱池的侧面上;所述圆台侧面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圆柱池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与设置于圆柱池外侧的气体加压泵的进气端通过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逸境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