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小分子双酮-紫外光还原处理六价铬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8931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小分子双酮‑紫外光还原处理六价铬的方法,即向含有六价铬的水中投加终浓度为0.1‑1 mM的小分子双酮,调整溶液pH为3‑6,然后置于紫外光源下辐照,即可将水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的UV/小分子双酮体系,可迅速地将水中的六价铬还原为毒性低、更易通过物理法去除的三价铬;其反应符合零级动力学,去除六价铬的速率是UV/TiO2法的数十倍;该方法为均相反应,操作简便,且相比于UV/TiO2等方法,适用溶液pH范围更宽,受溶液中共存离子的影响较小,可广泛应用于含六价铬工业废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小分子双酮-紫外光还原处理六价铬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铬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质硬、耐磨、耐高温、抗腐蚀等特性,在冶金、化工、矿物工程、电镀、制铬、颜料、制药、轻工纺织、铬盐及铬化物的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在铬的生产、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铬废水,危害环境安全。水中的铬主要以六价(Cr(VI))和三价(Cr(III))形式存在,其中六价铬的毒性很大,是三价铬的数十至数百倍,皮肤接触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对环境有持久危险性。鉴于六价铬的危害,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将六价铬定为17种高度危险毒物之一,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中也将六价铬列为第一类污染物,是国家重点控制的五大重金属污染物之一。根据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于产生铬废水的工业,要求工厂排放污水中的六价铬含量不得高于0.5mg/L。六价铬的污染源复杂,迁移过程中形态变化多样,多以CrO42-、Cr2O72-形式存在,缺乏有效的防治技术,而C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小分子双酮-紫外光还原处理六价铬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小分子双酮‑紫外光还原处理六价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向含有六价铬的水体中加入小分子双酮至终浓度为0.1‑1mM;将步骤A)水体置于紫外光源下,以0.6‑5 mW/cm2的光强度辐照20‑60 min,即可将水体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18 CN 20151094957901.一种利用小分子双酮-紫外光还原处理六价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向含有六价铬的水体中加入小分子双酮至终浓度为0.1-1mM;
将步骤A)水体置于紫外光源下,以0.6-5mW/cm2的光强度辐照20-60min,即可将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娟吴兵党吴惬张国洋杨明辉宋孝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