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在制备流感病毒抑制剂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27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结构式I所示的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在制备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在制备流感病毒抑制剂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是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流感作为世界范围的季节性流行性传染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正日益严峻;流感病毒表面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两种糖蛋白,由于NA在流感病毒的变异过程中具有相对保守性,使其成为设计、合成抗流感药物非常好的靶标;NA可催化裂解宿主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氨基神经氨酸酶,释放出成熟的流感病毒体,因此,NA抑制剂可通过抑制NA活性来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毒性;随着流感病毒的加速变异,迫切需要研究新型抗流感病毒的药物。从天然产物直接提取有关抗病毒药物或对提取物进行化学改性,是获取有效抗病毒药物的最有效方法;香豆素广泛分布于植物中,具有肉桂酸内酯结构,通过结构修饰和全合成得到了很多具有优异的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等性能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如Kashman等[KashmanY,GustafsonKR,FullerRW,etal.JMedChem,1992,35(15):2735-2743]于1992年首次发现红厚壳属植物lanigerum的提取液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复制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Maged等[MagedS,Abdel-Kader.PlantaMed2001,67(4):388-390]从Ononisvaginalis的根中分离得到5,7,4’-三羟基-4-苯乙基香豆素对I型单纯性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由于流感病毒危害范围广且时间长,随着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广泛使用,发现流感病毒已出现耐药现象,且流感病毒具有变异快的特点,因此合成新型香豆素类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具有远大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化学结构式Ⅰ所示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在制备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式中R选自:氢、氘、氟、氯、溴、氨基、C1~C2烷基、C3~C4直链或支链烷基;X1~X3选自:氢、氘、氟、氯、溴、碘、C1~C2烷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制备操作是:以乙醇为溶剂,以化学结构式Ⅱ所示的7-羟基-8-甲酰基香豆素与肼(H2N-NH2)在室温反应0.5~3.0h,制得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制备反应如下:式中R选自:氢、氘、氟、氯、溴、氨基、C1~C2烷基、C3~C4直链或支链烷基;X1~X3选自:氢、氘、氟、氯、溴、碘、C1~C2烷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次合成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并首次发现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具有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合成在乙醇溶剂中进行,无需催化剂,在室温即可进行,合成条件符合绿色化学原则。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优选化合物N,N′-二(4-甲基-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的合成将1.0mmol的4-甲基-7-羟基-8-甲酰基香豆素化合物溶于20mL的乙醇,加入50mL的圆底烧瓶中,再加入0.5mmol的H2N-NH2,于室温反应40min,旋转蒸发浓缩,过滤,水洗2次,固体以乙醇重结晶,抽滤,真空干燥,得目标化合物N,N′-二(4-甲基-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产率为84.0%,1HNMR(300MHz,DMSO-d6),δ2.40(s,3H,C4-CH3),6.21(s,1H,C3-H),6.86-6.88(d,1H,C6-H,J=8.9Hz),7.56(d,1H,C5-H,J=8.9Hz),8.42(s,1H,-CH=N-),12.79(s,1H,OH),MS(m/z),404.4(M+)。实施例2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Ⅰ)的合成式中R选自:氢、氘、氟、氯、溴、氨基、C1~C2烷基、C3~C4直链或支链烷基;X1~X3选自:氢、氘、氟、氯、溴、碘、C1~C2烷基。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化学结构式Ⅰ所示的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实施例3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的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1)实验原理以2′-(4-methylumbelliferyl)-α-D-N-acetylneuraminicacid(MUNANA)作为底物,在神经氨酸酶作用下产生的代谢产物在360nm照射激发下,可以产生450nm荧光,荧光强度的变化可以灵敏地反应神经氨酸酶活性,酶来自A/PR/8/34(H1N1)流感病毒毒株。2)实验方法检测样品: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Ⅰ)式中R选自:氢、氘、氟、氯、溴、氨基、C1~C2烷基、C3~C4直链或支链烷基;X1~X3选自:氢、氘、氟、氯、溴、碘、C1~C2烷基。在酶反应体系中,一定浓度样品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悬浮于反应缓冲液中(pH6.5),加入荧光底物MUNANA启动反应体系,37˚C孵育40分钟后,加反应终止液终止反应,在激发波长360nm和发射波长为450nm的参数条件下,测定荧光强度值,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可以反映酶的活性,根据荧光强度的减少量可以计算化合物对NA活性的抑制率。3)活性结果优选化合物N,N′-二(4-甲基-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在反应系统中的检测浓度为30.0μg/mL时,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率为42.3%,结果表明,N,N′-二(4-甲基-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对神经氨酸酶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基)肼在制备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N,N′-二(7-羟基香豆素-8-基次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