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甄金兰专利>正文

一种含有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95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重量配比为1:80‑80:1,优选1:40‑60: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有益于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化学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含有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介绍
由于长期以来,单一性、连续性、反复性等不科学用药手段已造成许多病原菌对当前使用的药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且据报道,由于这种不科学的用药手段,各种药剂的抗性产生时间逐年缩短,造成防治成本、环境成本、药剂研发成本的大幅增加。苯菌酮,英文通用名:Metrafenone,是由巴斯夫公司开发的农用杀真菌剂。具有亲脂性,容易被植物吸收,作用机理机制新颖,通过干扰病原体机动蛋白的传输和作用,从而抑制病菌生长,几乎对病原菌所有生长阶段均有效,与其它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但单独使用相对价格较高,长期单独使用也不利于抗性治理。申嗪霉素,英文名称Shenqinmycin,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微生物源农药,申嗪霉素是荧光假单胞菌株M18分泌的一种微生物源抗菌素,其主要的有效成分是吩嗪-1-羧酸。该抗生素对多种植物病原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将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组合使用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单一杀菌剂存在的药剂用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病菌抗性产生速度快等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含有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在最佳比例下,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在保证最优防效下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有益于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有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活性成分包含苯菌酮和申嗪霉素,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重量配比为1:80-80:1。优选配比为1:40-60:1;更优选配比为1:10-10: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中还包含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80%。优选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70%;更优选40-6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中,所述的助剂包括分散剂、乳化剂、崩解剂、稳定剂、防冻剂、消泡剂、成膜剂、润湿剂、增效剂、渗透剂、填料、溶剂。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可制备成农业上可接受的适宜制剂;优选剂型为为可湿性粉剂、乳油、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乳剂或水乳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病害的用途。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病害优选纹枯病、稻瘟病、菌核病、白粉病等。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可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浇注、喷雾、散布,其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由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成分组成,混配后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组合物药剂混配减少了用药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扩大了防治谱,对其它病害也有兼治作用,可以达到一药多治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制剂实施例1:40%苯菌酮·申嗪霉素悬浮剂苯菌酮20%,申嗪霉素2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7.5%,黄原胶0.5%,膨润土3%,农乳1601#5%,丙三醇5.5%,水补足至100%。制剂实施例2:24%苯菌酮·申嗪霉素水乳剂苯菌酮2%,申嗪霉素22%,α-甲基萘1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7%,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8%,木质素磺酸呐10%,水补足至100%。制剂实施例3:50%苯菌酮·申嗪霉素水分散粒剂苯菌酮45%,申嗪霉素5%,烷基萘磺酸钠4%,木质素磺酸钙4%,十二烷基硫酸钠3%、硫酸铵3%,硅藻土补足至100%。生物测定实例1:苯菌酮和申嗪霉素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对象:黄瓜白粉病病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黄瓜白粉病盆栽测定法。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选择2片真叶期、长势一致瓜苗,用油性记号笔写上标签编号、插入盆栽黄瓜苗盆内,按序排放,采用叶面喷雾法,将药剂喷洒于瓜苗叶片上,喷雾处理后将试材在通风橱或温室中阴干24h后接种。在温室中培养7d调查防治效果,分级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然后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毒力测定结果见下表1。表1苯菌酮和申嗪霉素对黄瓜白粉病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中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重量比在1:40-60: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该组合物对黄瓜白粉病表现为显著增效作用。生物测定实例2:苯菌酮和申嗪霉素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试验方法:各供试药剂及用药量参照表2,采用清水为空白对照;在发病初期,立即进行第一次喷雾,7天后进行第二次施药,每个处理3个小区,每小区25平方米。于药前和第二次药后10天调查统计发病情况,每个小区5点随机取样,每点调查5丛,共25丛,调查叶鞘和叶片发病程度并分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第四片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片叶);3级:第三片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二片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病情指数(%)=[Σ(各病级病株数×病级级数)/(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100%;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表2苯菌酮和申嗪霉素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测定结果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各制剂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苯菌酮和申嗪霉素,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重量配比为1:80‑8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苯菌酮和申嗪霉素,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重量配比为1:80-8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重量配比为1:40-6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重量配比为1:10-10: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金兰
申请(专利权)人:甄金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