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591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生植物定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包括:水草、定植棉、定植环和盲孔;所述水草设置在定植棉的内部,且水草与定植棉通过挤压方式相连接;所述定植棉位于定植环的内部,且定植棉与定植环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定植夹口设置在定植棉的内部,且定植夹口与定植棉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盲孔位于定植环的外壁和内壁上,且盲孔与定植环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结构上的改进,并结合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精良、工作可靠、定植成活率高的优点,从而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之具有更加实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特指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具有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属于水生植物定植

技术介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入侵植物能通过杂交和基因渐渗等对本地种造成遗传侵蚀,通过生境片断化,改变本地种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造成近亲繁殖和遗传漂变,间接影响本地种的遗传多样性,另一方面,本地种能对入侵植物做出适应性进化响应,以减小或消除入侵植物的危害。本地种在与入侵植物的互作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适应进化、物种形成以及灭绝事件。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领域存在结构单一、工作不可靠、定植成活率低等问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于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精良、工作可靠、定植成活率高的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该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具有结构精良、工作可靠、定植成活率高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包括:水草、定植棉、定植夹口、定植环、定植环内孔和盲孔;所述水草设置在定植棉的内部,且水草与定植棉通过挤压方式相连接;所述定植棉位于定植环的内部,且定植棉与定植环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定植夹口设置在定植棉的内部,且定植夹口与定植棉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定植环内孔设置在定植环的内部,且定植环内孔与定植环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盲孔位于定植环的外壁和内壁上,且盲孔与定植环为一体式结构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所述定植棉轴侧呈圆柱状结构,且定植棉为整体式结构设置有一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所述定植环轴侧呈圆柱结构,且定植环为内壁和外壁上设置有成阵列状结构设置的盲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所述定植夹口俯视呈V形状结构,且定植夹口与定植棉为一体式结构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所述定植环内孔俯视呈圆形状结构,且定制环内孔直径小于定植棉直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所述盲孔主视呈圆形状结构,且盲孔呈阵列状结构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具有结构精良、工作可靠、定植成活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的定植棉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的定植环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水草1、定植棉2、定植夹口3、定植环4、定植环内孔5、盲孔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和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包括:水草1、定植棉2、定植夹口3、定植环4、定植环内孔5和盲孔6;水草1设置在定植棉2的内部,且水草1与定植棉4通过挤压方式相连接;定植棉2位于定植环4的内部,且定植棉2与定植环4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定植夹口3设置在定植棉2的内部,且定植夹口3与定植棉2为一体式结构设置;定植环内孔5设置在定植环4的内部,且定植环内孔5与定植环4为一体式结构设置;盲孔6位于定植环4的外壁和内壁上,且盲孔6与定植环3为一体式结构设置;定植棉2轴侧呈圆柱状结构,且定植棉2为整体式结构设置有一组;定植环4轴侧呈圆柱结构,且定植环4为内壁和外壁上设置有成阵列状结构设置的盲孔6;定植夹口3俯视呈V形状结构,且定植夹口3与定植棉2为一体式结构设置;定植环内孔5俯视呈圆形状结构,且定制环内孔5直径小于定植棉2直径;盲孔6主视呈圆形状结构,且盲孔6呈阵列状结构设置。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将水草1修剪去多余根部,有茎水草1修剪去多余叶片,用定植棉2的定植夹口3包裹水草1根部或茎部,将定植棉2塞入定植环4中,然后投入湖泊中,成批量投放能够起到替换外来水生生物的作用。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包括:水草(1)、定植棉(2)、定植夹口(3)、定植环(4)、定植环内孔(5)和盲孔(6);所述水草(1)设置在定植棉(2)的内部,且水草(1)与定植棉(4)通过挤压方式相连接;所述定植棉(2)位于定植环(4)的内部,且定植棉(2)与定植环(4)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定植夹口(3)设置在定植棉(2)的内部,且定植夹口(3)与定植棉(2)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定植环内孔(5)设置在定植环(4)的内部,且定植环内孔(5)与定植环(4)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盲孔(6)位于定植环(4)的外壁和内壁上,且盲孔(6)与定植环(3)为一体式结构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包括:水草(1)、定植棉(2)、定植夹口(3)、定植环(4)、定植环内孔(5)和盲孔(6);所述水草(1)设置在定植棉(2)的内部,且水草(1)与定植棉(4)通过挤压方式相连接;所述定植棉(2)位于定植环(4)的内部,且定植棉(2)与定植环(4)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定植夹口(3)设置在定植棉(2)的内部,且定植夹口(3)与定植棉(2)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定植环内孔(5)设置在定植环(4)的内部,且定植环内孔(5)与定植环(4)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盲孔(6)位于定植环(4)的外壁和内壁上,且盲孔(6)与定植环(3)为一体式结构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深水区沉水植物替换外来物种定植装置及成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棉(2)轴侧呈圆柱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冬张铭连范竟成周婷婷张影宏李欣朱铮宇李寓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