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料带及金属料带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580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料带及金属料带定位装置。金属料带包括料带主体,料带主体的中间沿长度方向排布有待冲压的冲压件,料带主体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的凹陷部,凹陷部用于对料带主体定位。与现有技术中采用边缘完全封闭的定位孔定位相比,凹陷部直接从料带主体的边缘向内凹陷,凹陷部并不封闭,料带主体的边缘区域不需要加宽到能形成定位孔的宽度,减少了料带主体的整体宽度,节约了料带主体的材料用量。金属料带定位装置包括上述的金属料带和侧定位部,侧定位部位于料带主体的外侧,侧定位部设置有可向料带主体伸出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可与凹陷部配合,对料带主体准确定位,且减少了金属屑的产生,改善了的生产环境,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料带及金属料带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料带的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料带及金属料带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金属加工领域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会利用料带和冲床配合,实现快速连续作业。如图1所示,料带1'的中部排布待冲压的冲压件11',料带1'将冲压件11'输送到冲床处,冲头不断将冲压件11'冲出。为了确保冲头和冲压件11'之间定位准确,现有的料带1'在靠近边缘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孔12',如图2所示,料带1'下设置有可以升降的浮升销2',浮升销2'上升时,可以穿过定位孔12',对料带1'准确定位,使得冲头和冲压件11'之间准确定位。对于料带1'而言,除了冲压件11',其他的部分在后期都会被废弃,因此,形成定位孔12'的区域均属于废弃部分。而现有的定位孔12'一般都是边缘封闭的整孔,料带1'的边缘必须要预留一定的宽度以形成相应的定位孔12',导致被浪费的材料比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金属料带,可以减少定位区域的宽度,减少材料的浪费。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料带,包括料带主体,料带主体的中间区域沿长度方向排布有待冲压的冲压件,料带主体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的凹陷部,凹陷部用于对料带主体定位。其中,凹陷部的宽度从凹陷部的开口处到凹陷部的底部逐渐变小。其中,凹陷部为弧形开口。其中,凹陷部为三角形开口。其中,料带主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凹陷部。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金属料带定位装置,可以减少金属料带在定位区域的宽度,减少材料的浪费,还能准确定位金属料带,减少金属屑的产生。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料带定位装置,包括:上述的金属料带;侧定位部,位于料带主体的外侧,侧定位部设置有可向料带主体伸出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可与凹陷部配合,对料带主体定位。其中,定位凸起的与凹陷部配合的部分,与凹陷部的形状相适应。其中,侧定位部包括定位主体部和第一弹性件,定位凸起与定位主体部沿朝向金属料带的方向滑动连接,第一弹性件与定位凸起连接,以使得定位凸起向凹陷部伸出。其中,还包括底部送料机构,底部送料机构用于承载并输送料带主体。其中,定位凸起和凹陷部的配合面均为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平面或弧面。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料带及金属料带定位装置。金属料带包括料带主体,料带主体的中间沿长度方向排布有待冲压的冲压件,料带主体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的凹陷部,凹陷部用于对料带主体定位。与现有技术中采用边缘完全封闭的定位孔定位相比,凹陷部直接从料带主体的边缘向内凹陷,凹陷部并不封闭,料带主体的边缘区域不需要加宽到能形成定位孔的宽度,减少了料带主体的整体宽度,节约了料带主体的材料用量。金属料带定位装置包括上述的金属料带和侧定位部,侧定位部位于料带主体的外侧,侧定位部设置有可向料带主体伸出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可与凹陷部配合,对料带主体定位。通过侧定位部上的定位凸起从外侧卡入凹陷部,对料带主体定位,不仅定位方便,而且减少了定位凸起和凹陷部之间的摩擦,减少了金属屑的产生,改善了产品的生产环境,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料带的俯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料带和浮升销配合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料带和定位装置配合时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料带和定位装置配合时的主视图。其中:1-料带主体,11-冲压件,12-凹陷部,2-侧定位部,21-定位凸起,22-第一弹性件,3-底部送料机构,31-浮动块,32-第二弹性件;1'-料带,11'-冲压件,12'-定位孔,2'-浮升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料带,包括料带主体1,料带主体1的中间区域沿长度方向排布有待冲压的冲压件11,料带主体1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的凹陷部12,在本实施例中,凹陷部12呈半圆形开口。凹陷部12用于对料带主体1定位。金属料带可以由铝制成,也可以是铁或者其他的金属制成,具体材料取决于冲压件11的需求材料。料带主体1的两侧可以对称设置凹陷部12,使得料带主体1的两侧保持受力平衡,避免料带主体1歪斜。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整孔定位相比,本实施例中的金属料带使用半开放式的凹陷部12定位,料带主体1的边缘区域不需要加宽到能形成整孔的宽度,减少了料带主体11的整体宽度,节约了料带主体1的材料用量。一般而言,采用半开放式的凹陷部12定位后,可以节约25%左右的材料用量。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便于对料带主体1定位,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金属料带定位装置,包括了侧定位部2和上述的金属料带,侧定位部2位于料带主体1的外侧,侧定位部2设置有可向料带主体1伸出的定位凸起21,定位凸起21可与凹陷部12配合,对料带主体1定位。本实施例的金属料带定位装置通过设置侧定位部2,可以从料带主体1的外侧,利用定位凸起21和凹陷部12的配合,对料带主体1准确定位,使得冲床的冲头和冲压件11之间定位准确。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浮升销的升降和定位孔配合相比,定位凸起21从侧面卡入凹陷部12的方式,可以减少定位凸起21和凹陷部12摩擦产生的金属屑,改善冲压件11的生产环境,可以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为了使得定位凸起21和凹陷部12之间定位准确,定位凸起21的与凹陷部12配合的部分,与凹陷部12的形状相适应。为了便于定位凸起21从侧面卡入凹陷部12,凹陷部12的宽度从凹陷部12的开口处到凹陷部12的底部逐渐变小。即,凹陷部12为口大底小的结构,避免定位凸起21无法卡入到凹陷部12中。在本实施例中,凹陷部12为半圆形开口,实际上,凹陷部12可以设置为凹陷部12为弧形开口。弧形开口的内壁均匀光滑过渡,可以进一步减少与定位凸起21之间的摩擦,定位更顺畅,可以进一步减少金属屑的产生。此外,凹陷部12也可以为三角形开口,三角形开口的顶角结构可以提高凹陷部12和定位凸起21之间的定位精度。在本实施例的金属料带定位装置中,侧定位部2包括定位主体部和第一弹性件22,定位凸起21与定位主体部沿朝向金属料带的方向滑动连接,第一弹性件22与定位凸起21连接,以使得定位凸起21向凹陷部12伸出。第一弹性件22可以是压簧等,压簧的一端抵接在定位凸起21背离料带主体1的一侧,将定位凸起21推向料带主体1。第一弹性件22还可以是拉簧,从料带主体1所在的一侧拉动定位凸起21。总之,只要能使得定位凸起21向料带主体1的一侧伸出即可。定位凸起21在第一弹性件22的作用下,与凹陷部12配合,对料带主体1定位。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22,还可以使得定位凸起21可以向外压缩,避让料带主体1的边缘。因此,在冲头冲压了当前的冲压件11,需要冲压下一个冲压件11时,料带主体1可以直接向前输送,并保持侧定位部2不动。凹陷部12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会将与之配合的定位凸起21向外推出,直至下一个凹陷部12移动到定位凸起21处,定位凸起21再次卡入凹陷部12中,对料带主体1定位。因此,此种定位结构不需要额外再设置驱动机构驱动冲压件11伸缩,进一步简化了定位结构。当采用此种结构定位时,凹陷部12最好设置为弧形开口,有利于凹陷部12在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金属料带及金属料带定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料带主体(1),所述料带主体(1)的中间区域沿长度方向排布有待冲压的冲压件(11),所述料带主体(1)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的凹陷部(12),所述凹陷部(12)用于对所述料带主体(1)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料带主体(1),所述料带主体(1)的中间区域沿长度方向排布有待冲压的冲压件(11),所述料带主体(1)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的凹陷部(12),所述凹陷部(12)用于对所述料带主体(1)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2)的宽度从所述凹陷部(12)的开口处到所述凹陷部(12)的底部逐渐变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2)为弧形开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2)为三角形开口。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主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凹陷部(12)。6.一种金属料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料带;侧定位部(2),位于所述料带主体(1)的外侧,所述侧定位部(2)设置有可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励建炬房提惠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