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568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6:08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连接管、出水管、一次过滤部和二次过滤部,一次过滤包括过滤管,进水管前端连接水泵,进水管后端连接过滤管的前部;过滤管前端转动设有阀板,阀板沿过滤管高度方向设置;过滤管后端设有滤网;二次过滤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滤筒,连接管前端连接于过滤管的后部,连接管后端与滤筒内部连通,箱体与出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污水的过滤,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同时当滤网或滤筒出现堵塞现象时更换比较方便,可以实现长时间的使用,降低后期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用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水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步骤,而过滤是污水处理中去除杂质的重要过程。过滤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现有的污水处理一般让污水直接经过滤网,过滤速度慢,由于杂质较多滤网容易堵塞,后期维护成本高;同时,现有的滤网多直接设置于管道内,当滤网堵塞时,更换不易,更不易清洗,现有的解决办法为:整个管道直接更换,运行成本较高,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连接管、出水管、一次过滤部和二次过滤部,一次过滤包括过滤管,进水管前端连接水泵,进水管后端连接过滤管的前部;过滤管前端转动设有阀板,阀板沿过滤管高度方向设置;过滤管后端设有滤网;二次过滤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滤筒,连接管前端连接于过滤管的后部,连接管后端与滤筒内部连通,箱体与出水管连通。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流量传感器、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分别将采集到的流量信息传输到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输出信号控制水泵的工作;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过滤管内配合阀板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阀板前部。限位块上设有磁铁,阀板上配合磁铁设有铁片。滤筒侧壁上设有滑块,箱体内壁上配合滑块设有沿箱体高度方向设置的滑轨。箱体的顶部设有顶盖,滤筒连接于顶盖下表面。箱体底部设升降台,滤筒放置于升降台上。箱体顶端设有连接槽,顶盖上配合连接槽设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位于连接槽中,连接凸起和连接槽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顶盖的边缘处设有水平设置的上连接板,箱体的边缘处配合上连接板设有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至少设有1个连接螺栓。滤筒底部开口,滤筒底部设有底盖,底盖与滤筒螺接;底盖上分布有沥水孔;底盖上设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块,密封块上设有凹槽,滤筒底部位于凹槽中。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可以实现污水的过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同时当滤网或滤筒出现堵塞现象时更换比较方便,可以实现长时间的使用,降低后期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原理框图;图3为一次过滤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二次过滤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进水管1、连接管3、出水管5、一次过滤部2和二次过滤部4,进水管1的前端连接有水泵,水泵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未在图中显示。通过水泵可以将水抽入到进水管1中,进行后续的过滤过程。在进水管1和出水管5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传感器6和第二流量传感器7,第一流量传感器6采集进入到进水管1内的流量信息,第二流量传感器7采集进入到出水管5的流量信息。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处理单元输出信号控制水泵的工作,同时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报警电路。实现方式为:处理单元包括单片机和继电器驱动电路,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驱动水泵的工作。其中,继电器驱动电路和报警电路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水泵将污水抽入到进水管1中,进行后续的处理,第一流量传感器采集进入到进水管1中的流量信息,第二流量传感器采集从出水管出来的流量信息,当第一流量传感器采集的流量信息和第二流量传感器采集的流量信息之间的差值超过阈值时,表示本装置可能出现堵塞的现象;处理单元输出信号控制水泵关闭,同时处理单元输出信号到报警电路使得报警电路发出报警声,对工作人员进行警示,从而防止出现过滤装置中因汇集过多的水,而出现爆裂的现象。进水管1的前端连接有水泵,污水通过水泵进入到进水管1,通过进水管1进入到一次过滤部2进行一次过滤,经过一次过滤的水从一次过滤部2中出来进入到连接管3,从连接管3中出来后进入到二次过滤部4,经过二次过滤部4过滤的水进入到出水管5完成污水处理过程。经过一次过滤和二次过滤,可以提高过滤速度,同时,可以有效延长滤网24的使用时间,降低维护成本。一次过滤包括过滤管21,进水管1的后端连接在过滤管21的前部。过滤管21的前端转动设有阀板22,阀板22沿过滤管21高度方向设置;过滤管21内配合阀板22设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位于阀板22前部,水从进水管1方向流动时,可以使得阀板22转动,从而水进入到过滤管21内;过滤管21中的水想要流入进水管1时,阀板22的转动受到限位块23影响无法转动,从而过滤管21中的水无法进入到进水管1。限位块23上设有磁铁,阀板22上配合磁铁设有铁片。在磁铁和铁片作用下,阀板22在限位块23上吸合,仅有水流从进水管1进入到过滤管21时才可以冲开,从而防止过滤管21中的水和杂质倒流入进水管1中。在过滤管21的后端设有滤网24,滤网24可以对从过滤管21流出的水进行过滤;将滤网24设置在过滤管21的后端可以便于滤网24的清理和更换,使用效果好,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二次过滤包括箱体41,箱体41内设有滤筒46,将滤筒46设置于箱体41中,可以提高过滤效果。其中,连接管3前端连接于过滤管21的后部,连接管3后端与滤筒46内部连通,箱体41与出水管5连通。从过滤管21出来的水通过连接管3进入到滤筒46内,经过滤筒46的二次过滤,最终进入到箱体41中,箱体41中的水从出水管5中出来。滤筒46底部开口,滤筒46底部设有底盖,底盖与滤筒46螺接;底盖上分布有沥水孔;底盖上设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块,密封块上设有凹槽,滤筒46底部位于凹槽中。通过在滤筒46底部设置底盖,便于滤筒46中杂质的清楚,实现方便。箱体41的顶部设有顶盖42,滤筒46连接于顶盖42下表面,移动顶盖42的时候可以带动滤筒46的移动,使用方便。箱体41顶端设有连接槽,顶盖42上配合连接槽设有连接凸起47,连接凸起47位于连接槽中,连接凸起47和连接槽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同时,顶盖42的边缘处设有水平设置的上连接板43,箱体41的边缘处配合上连接板43设有下连接板45,上连接板43和下连接板45之间至少设有1个连接螺栓44。使用的时候,将连接凸起47放置于连接槽中,同时利用连接螺栓44实现上连接板43和下连接板45的连接,使用方便。为了便于滤筒46的更换,在滤筒46侧壁上设有滑块49,箱体41内壁上配合滑块49设有沿箱体41高度方向设置的滑轨,当向上取出滤筒46时,在滑块49和滑轨作用下,滤筒46会在箱体41中滑动,保证滤筒46移动过程中的轨迹。为了进一步方便滤筒46的更换,在箱体41底部设升降台,滤筒46放置于升降台上,通过升降台的升降,实现滤筒46的升降。其中,升降台的实现方式为:升降台包括液压缸482和连接于液压缸482顶端的放置板481,液压缸482竖直设置,放置板481水平设置。工作的时候,水泵将污水抽入到进水管1中,污水通过进水管1进入到过滤管21中,过滤管21前端的阀板22转动,从而污水进入到过滤管21内部,随后,污水经过滤网24的过滤从过滤管21中出来进入到连接管3。经过一次过滤的水通过连接管3进入到滤筒46中,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连接管、出水管、一次过滤部和二次过滤部,一次过滤包括过滤管,进水管前端连接水泵,进水管后端连接过滤管的前部;过滤管前端转动设有阀板,阀板沿过滤管高度方向设置;过滤管后端设有滤网;二次过滤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滤筒,连接管前端连接于过滤管的后部,连接管后端与滤筒内部连通,箱体与出水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连接管、出水管、一次过滤部和二次过滤部,一次过滤包括过滤管,进水管前端连接水泵,进水管后端连接过滤管的前部;过滤管前端转动设有阀板,阀板沿过滤管高度方向设置;过滤管后端设有滤网;二次过滤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滤筒,连接管前端连接于过滤管的后部,连接管后端与滤筒内部连通,箱体与出水管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流量传感器、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分别将采集到的流量信息传输到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输出信号控制水泵的工作;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管内配合阀板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阀板前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块上设有磁铁,阀板上配合磁铁设有铁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江波郭枭健郑佳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