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带
本技术属于血液透析用固定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带。
技术介绍
颈内静脉导管是为血液透析治疗建立的临时性血液通路,但操作过程中存在导管容易脱出和固定困难的问题。一方面原因在于目前尚没有专用的、能可靠固定颈内静脉导管的固定装置,临床上通常在使用完颈内静脉导管后,先用无菌纱布同时包裹动脉导管口和静脉导管口直至分叉处根部,再用绷带在患者脖子绕一圈后,最后再将上述包裹好的动静脉导管口用新绷带重新绕脖子3~4圈,以便使上述导管固定在患者颈部。厚重缠绕的无菌纱布及绷带,不仅导致患者脖颈动作不便,同时夏天患者由于围几层纱布极易出汗,使得使用舒适度往往不佳。此外,繁复的无菌纱布及绷带缠绕方式,也极大的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量。另一方面,即使采用上述无菌纱布及绷带等进行缠绕固定,临床统计病人脱管率仍然高达5%~10%。这是由于血液透析间期,患者自行带管,患者多数年老体弱,依从性比较差,当导管被粘固或缠绕在患者脖颈处时,患者日常生活中穿脱衣物、活动、洗澡等用力会带出导管。颈内静脉导管是患者重要的生命线,一旦脱管会给患者造成极高的经济负担及身体负担。专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用于粘贴或环绕固定在患者脖颈处的固定带(10);以固定带(10)的朝向患者皮肤的一侧带面为内侧带面,在该内侧带面处平行并列状布置有用于分别对应容纳动脉导管口和静脉导管口的导管袋(20),且两导管袋(20)的袋口朝向彼此同向,在靠近导管袋(20)袋口的内侧带面处还设置有用于分别箍紧动脉导管口和静脉导管口至分叉处根部之间的一段管身的固定扣(30);以上述两导管袋(20)构成一组袋口单元,在袋口单元的一侧铰接布置可掖入袋口单元与患者皮肤之间处的衬垫层(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用于粘贴或环绕固定在患者脖颈处的固定带(10);以固定带(10)的朝向患者皮肤的一侧带面为内侧带面,在该内侧带面处平行并列状布置有用于分别对应容纳动脉导管口和静脉导管口的导管袋(20),且两导管袋(20)的袋口朝向彼此同向,在靠近导管袋(20)袋口的内侧带面处还设置有用于分别箍紧动脉导管口和静脉导管口至分叉处根部之间的一段管身的固定扣(30);以上述两导管袋(20)构成一组袋口单元,在袋口单元的一侧铰接布置可掖入袋口单元与患者皮肤之间处的衬垫层(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层(40)的铰接边边长平行导管袋(20)袋长方向,而导管袋(20)袋长方向垂直固定带(10)带长方向;在袋口单元的相对上述铰接边所在侧的另一侧处布置粘贴面(50),衬垫层(40)沿固定带(10)长度方向越过袋口单元从而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凤,杨惠,俞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