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633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5:38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其包括:袋本体、标本瓶、锥形连接管;袋本体在其上部和下部具有固定带;袋本体上端形成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连接在袋本体的上端,与袋本体内部连通;第一连接管的上端形成有第一螺纹接头;标本瓶形成为圆筒状,包括筒体和盖体;盖体的上端形成有与标本瓶内部连通的第二螺纹接头;筒体下端形成有第一螺纹接口,第一螺纹接口的正上方形成有容纳筒,活塞的上端与容纳筒之间设置有弹簧,活塞的下端形成有顶杆;容纳筒的下端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经由该通孔,所述第一螺纹接口与筒体内部连通;锥形连接管的下端形成有第二螺纹接口,锥形连接管的上端为锥形接头;第二连接管将第二螺纹接口与锥形接头连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
技术介绍
引流袋在长期留置的过程中,需要留取无菌标本进行检验。现有的引流袋由于排液接头需要反复打开,将引流袋中的引流排到外部,此时引流袋中的引流液基友可能经排液接头被污染,已经不能满足无菌要求。其次,现有的引流袋不方便固定在患者的肢体上,在患者活动时容易引起脱管发生。再次,医护人员在描述引流液的颜色时,同一种颜色,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颜色作主管描述,不利于客观判断引流液的颜色。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首先旨在提出一种能方便留取无菌标本的引流袋;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容易固定的引流袋;本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便客观描述引流液颜色的引流袋;本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适用于螺纹接口和尿管的锥形接口的引流袋。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其包括:袋本体、标本瓶、锥形连接管;袋本体在其上部和下部具有固定带;袋本体上端形成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连接在袋本体的上端,与袋本体内部连通;第一连接管的上端形成有第一螺纹接头;标本瓶形成为圆筒状,包括筒体和盖体;盖体的上端形成有与标本瓶内部连通的第二螺纹接头;筒体下端形成有第一螺纹接口,第一螺纹接口的正上方形成有容纳筒,容纳筒内容纳有活塞,活塞的上端与容纳筒之间设置有弹簧,活塞的下端形成有顶杆;容纳筒的下端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经由该通孔,所述第一螺纹接口与筒体内部连通;锥形连接管的下端形成有第二螺纹接口,锥形连接管的上端为锥形接头;第二连接管将第二螺纹接口与锥形接头连接在一起;当第一螺纹接头结合在第一螺纹接口中时,第一螺纹接头将活塞通过顶杆而顶起,弹簧被压缩,活塞向上移动,使得通孔打开,从而筒体与结合在第一螺纹接口中的第一螺纹接头连通;当第一螺纹接头自第一螺纹接口中拆下时,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通孔被封闭,筒体与第一螺纹接口被切断;第二螺纹接头可拆卸地结合在第二螺纹接口中;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夹子;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夹子。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进一步形成有防逆流阀,所述防逆流阀由薄膜形成为环状,常态下为闭合状态,有引流液流过时打开。优选地,所述袋本体上进一步形成有比色卡。优选地,所述袋本体上进一步形成有计量刻度。优选地,所述袋本体上端进一步形成有挂环。优选地,所述袋本体下端进一步形成有排液接头。优选地,所述锥形接头表面形成为粗糙的。优选地,所述标本瓶上端进一步设置支撑桩,支撑桩用于可拆卸地安装第二螺纹接头盖帽,第二螺纹接头盖帽用于在标本瓶被从所述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上取下时封闭所述标本瓶的第二螺纹接头。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由于在其上部设置了可拆卸的标本瓶,标本从袋本体的上游采集,避免了污染;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可以设置固定带,便于将引流袋固定在患者的肢体上,有效避免脱管现象的发生;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可以设置比色卡,统一颜色标准,做到客观描述引流液的颜色;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可以设置两种接头,兼容一般的螺纹接口和尿管的锥形接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标本瓶第一螺纹接口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标本瓶第一螺纹接口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标本瓶去除了活塞、弹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标本瓶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沿C-C线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活塞的俯视图;图11为活塞的仰视图;图12为活塞的主视图;图13为防逆流发闭合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4为防逆流阀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其包括:袋本体10、标本瓶30、锥形连接管40。袋本体10在其上部和下部具有固定带11,可以是粘接带,也可以是绑带或其他方式结合的带子;袋本体10上端形成有第一连接管20;第一连接管20的下端连接在袋本体10的上端,与袋本体10内部连通;第一连接管20的上端形成有第一螺纹接头22。第一连接管20上还可以包括夹子21,以方便控制第一连接管20的通断。标本瓶30形成为圆筒状,包括筒体31和盖体32;盖体32的上端形成有与标本瓶30内部连通的第二螺纹接头35;筒体32下端形成有第一螺纹接口36,第一螺纹接口36的正上方形成有容纳筒38,容纳筒38内容纳有活塞3a,活塞3a的上端与容纳筒38之间设置有弹簧39,活塞3a的下端形成有顶杆;容纳筒38的下端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37,经由该通孔37,第一螺纹接口36与筒体31内部连通。锥形连接管40的下端形成有第二螺纹接口41,锥形连接管40的上端为锥形接头43;第二连接管将第二螺纹接口41与锥形接头43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管上还可以设置有夹子42,以方便控制第二连接管的通断。当第一螺纹接头22结合在第一螺纹接口36中时,第一螺纹接头22将活塞3a通过顶杆而顶起,弹簧39被压缩,活塞3a向上移动,使得通孔37打开,从而筒体31与结合在第一螺纹接口36中的第一螺纹接头22连通;当第一螺纹接头22自第一螺纹接口36中拆下时,活塞3a在弹簧39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通孔37被封闭,筒体31与第一螺纹接口22被切断.第二螺纹接头35可拆卸地结合在第二螺纹接口41中。在第一连接管20的下端进一步形成有防逆流阀13;防逆流阀13由薄膜形成为环状,常态下为闭合状态,有引流液流过时打开,如图13、14所示。袋本体10上进一步形成有比色卡12。比色卡12包括不同颜色的颜色标准示例条,并在旁边注有该标准颜色的名字,以方便每个使用者将该种颜色以统一的颜色表示进行描述。袋本体10上进一步形成有计量刻度15,以方便计量袋本体10内的引流液的量。袋本体10上端进一步形成有挂环14,挂环14优选设置在袋本体10的上端中间。袋本体10下端进一步形成有排液接头16。锥形接头43表面形成为粗糙的,以更稳固地连接尿管。标本瓶30上端进一步设置支撑33,支撑桩33用于可拆卸地安装第二螺纹接头盖帽34,第二螺纹接头盖帽34用于在标本瓶30被从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上取下时封闭标本瓶30的第二螺纹接头35。对于尿管而言,直接将锥形接头16与尿管的接口连接。在留取尿样标本时,将夹子21关闭,待足够引流液流入标本瓶中后,将夹子42关闭。将第一螺纹接头22自第一螺纹接口36取下,将第二螺纹接头35自第二螺纹接口41取下,然后将第二螺纹接头盖帽34盖在第二螺纹接头35上,并且将第一螺纹接头22连接在第二螺纹接口41上。对于一般的螺纹口的引流管,使用时需要首先将锥形连接管40拆除,然后再将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的第二螺纹接头与引流管的螺纹口连接。在留取引流液标本时,将夹子21关闭,待足够引流液流入标本瓶中后,将引流管上的夹子关闭。将第一螺纹接头22自第一螺纹接口36取下,将第二螺纹接头35自引流管的螺纹口取下,然后将第二螺纹接头盖帽34盖在第二螺纹接头35上,并且将第一螺纹接头22连接在引流管的螺纹接口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本体、标本瓶、锥形连接管;袋本体在其上部和下部具有固定带;袋本体上端形成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连接在袋本体的上端,与袋本体内部连通;第一连接管的上端形成有第一螺纹接头;标本瓶形成为圆筒状,包括筒体和盖体;盖体的上端形成有与标本瓶内部连通的第二螺纹接头;筒体下端形成有第一螺纹接口,第一螺纹接口的正上方形成有容纳筒,容纳筒内容纳有活塞,活塞的上端与容纳筒之间设置有弹簧,活塞的下端形成有顶杆;容纳筒的下端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经由该通孔,所述第一螺纹接口与筒体内部连通;锥形连接管的下端形成有第二螺纹接口,锥形连接管的上端为锥形接头;第二连接管将第二螺纹接口与锥形接头连接在一起;当第一螺纹接头结合在第一螺纹接口中时,第一螺纹接头将活塞通过顶杆而顶起,弹簧被压缩,活塞向上移动,使得通孔打开,从而筒体与结合在第一螺纹接口中的第一螺纹接头连通;当第一螺纹接头自第一螺纹接口中拆下时,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通孔被封闭,筒体与第一螺纹接口被切断;第二螺纹接头可拆卸地结合在第二螺纹接口中;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夹子;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夹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本体、标本瓶、锥形连接管;袋本体在其上部和下部具有固定带;袋本体上端形成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连接在袋本体的上端,与袋本体内部连通;第一连接管的上端形成有第一螺纹接头;标本瓶形成为圆筒状,包括筒体和盖体;盖体的上端形成有与标本瓶内部连通的第二螺纹接头;筒体下端形成有第一螺纹接口,第一螺纹接口的正上方形成有容纳筒,容纳筒内容纳有活塞,活塞的上端与容纳筒之间设置有弹簧,活塞的下端形成有顶杆;容纳筒的下端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经由该通孔,所述第一螺纹接口与筒体内部连通;锥形连接管的下端形成有第二螺纹接口,锥形连接管的上端为锥形接头;第二连接管将第二螺纹接口与锥形接头连接在一起;当第一螺纹接头结合在第一螺纹接口中时,第一螺纹接头将活塞通过顶杆而顶起,弹簧被压缩,活塞向上移动,使得通孔打开,从而筒体与结合在第一螺纹接口中的第一螺纹接头连通;当第一螺纹接头自第一螺纹接口中拆下时,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通孔被封闭,筒体与第一螺纹接口被切断;第二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花李雅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