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防水线耳
本技术涉及线耳
,更具体地,涉及电缆防水线耳。
技术介绍
目前中压电缆户外终端头采用的普通线耳压接完成后,线耳末端与电缆主绝缘层存在一定的间隙,防水处理的措施是通过在线耳与电缆导体之间缠绕防水带作为隔水处理,再采用热缩或冷缩绝缘护套作为外层密封。这些措施从多年运行情况下发现存在一定隐患,主要表现在绝缘护套运行年限过长或受热老化出现硅裂,线耳部分外露,在下雨时水份沿着线耳末端与电缆主绝缘层之间的间隙渗入主缆导体的编织线芯内,由于户外电缆头的安装高度一般不小于4.5米以上,与安装在电缆分接箱或箱变内另外一侧电缆终端头存在不小于3米的高度差,当电缆线芯内的水份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从电缆头线耳与主绝缘层之间的间隙渗出,导致电缆头放电,造成电缆头、分接箱或箱体爆毁。另外,普通线耳的长度不能满足中压电缆头连接螺丝发热时利用线耳末端进行带电作业旁路引流处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电缆防水线耳,有效提升电缆终端头的防水性能,防止下雨时水份沿着线耳末端渗入电缆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缆防水线耳,包括 ...
【技术保护点】
电缆防水线耳,包括有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连接有线套,所述线套一端连接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线套之间设有过渡件,所述过渡件在竖直方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过渡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度至6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防水线耳,包括有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连接有线套,所述线套一端连接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线套之间设有过渡件,所述过渡件在竖直方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过渡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度至6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防水线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设为中空柱体,所述凸出部的长度为25mm至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健强,萧伟云,刘访,邓永成,高明振,彭康华,梁永昌,甘向锋,陈嘉雯,何伟强,梁志雄,周宇星,梁伟权,郑黎,李贤昆,叶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