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褥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743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将热风送至下寝具与上寝具之间的各个角落的被褥烘干机。该被褥烘干机具有:主体(1),其设置为在主体壳体内内置风扇及加热器;作为通风部的软管(6),其设置为基端侧与该主体(1)连接;以及喷嘴(7),其设于该软管(6)的前端。该喷嘴(7)具有基部(21)和以沿横向排列的方式从上述基部(21)分支而设置的多个吹出筒部(22)、(23)、(23),这些吹出筒部(22)、(23)、(23)构成为彼此的间隔朝向这些吹出口(33)侧而变宽,所以,从多个吹出筒部(22)、(23)、(23)向下寝具与上寝具之间以扩展的方式输送热风,因此,能够使热风遍布下寝具与上寝具之间的各个角落而均匀地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被褥烘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不使用干燥垫而使被褥干燥的被褥烘干机。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这种被褥烘干机,已知一种被褥烘干机,其具备将热风产生源内置于壳体的装置主体、和以一端与上述热风产生源的热风吹出口连接且另一端插入上下寝具间而将热风吹入该上下寝具间的就寝空间的方式开口的热风输送用软管,在热风输送用软管连接软管另一端部,将该软管另一端部扁平化,从而在将该软管另一端部插入上下寝具之间时,在其插入部位的两侧不会产生间隙,或者,即使产生,也是极微小的间隙,能够将由上述热风产生源产生的热风从扁平形状的上述软管另一端部直接吹入上述就寝空间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553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这种被褥烘干机由于软管另一端部仅在纵向上形成得较薄,因此,不能使热风遍布至褥子或床垫(以下,简称为褥子)和被子之间的各个角落,有产生烘干不均的倾向。另外,由于软管另一端部在纵向上形成得较薄,因此,在软管另一端部的吹出口的周边,在褥子与被子之间几乎不会产生空间。因此,因为成为向褥子与被子的狭小的间隙输送热风,所以还存在热风难以到达至较远的部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以上的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褥烘干机,能够将热风送至褥子与被子之间的各个角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褥烘干机,能够将热风在褥子与被子之间送至较远的部位。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方案1记载的被褥烘干机构成为,具有:主体,其设置为在主体壳体内内置风扇及加热器;通风部,其设置为基端侧与该主体连接;以及喷嘴,其设于该通风部的前端,其中,上述喷嘴具有基部和以沿横向排列的方式从上述基部分支而设置的多个吹出部,这些吹出部构成为,彼此的间隔朝向其吹出口侧而变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方案2记载的被褥烘干机,根据方案1,各个上述吹出部做成,至少在其吹出口,纵向的外部尺寸比横向的外部尺寸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方案3记载的被褥烘干机,根据方案2,各个上述吹出部做成,至少在其吹出口,纵向的内部尺寸比横向的内部尺寸大。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案1记载的被褥烘干机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从而从多个吹出部向褥子与被子之间以扩展的方式输送热风,因此,能够使热风遍布褥子与被子之间的各个角落而均匀地干燥。此外,各个上述吹出部做成至少在其吹出口,纵向的外部尺寸比横向的外部尺寸大,从而在上述吹出口的周边,被子将被上顶上述吹出部的高度,在褥子与被子之间产生空间,因此,能够在褥子与被子之间将热风送至较远的部位。另外,各个上述吹出部做成至少在其吹出口纵向的内部尺寸比横向的内部尺寸大,从而能够既保持上述吹出部的高度,又减小上述喷嘴上热风的流通面积,因此,能够在褥子与被子之间将热风送至更远的部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从前端侧观察到的喷嘴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从基端侧观察到的喷嘴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被褥烘干机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抽出了通风部的状态下的主体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被褥烘干机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喷嘴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图6的A-A线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图6的B-B线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中央的喷嘴的放大主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说明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喷嘴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将左右吹出部转动至中央侧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喷嘴的侧视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喷嘴的主视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图14的A-A线剖视图。图中:1—被褥烘干机,2—主体壳体,3—风扇,4—加热器,5—主体,6—软管(通风部),7、50、60、70—喷嘴,21—基部,22—吹出筒部(吹出部),22S—前端,23—吹出筒部(吹出部),23S—前端,33—吹出口,Gy—横向的外部尺寸,Gx—纵向的外部尺寸,Uy—横向的内部尺寸,Ux—纵向的内部尺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另外,以下说明的所有结构并非都是本专利技术所必须的单元。实施例1以下,基于图1~图10,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1是被褥烘干机,该被褥烘干机1构成为,具有:主体5,其设置为在主体壳体2内内置风扇3及加热器4;软管6,其设置为基端侧连接于该主体5,且作为通风部;以及喷嘴7,其设置于该软管6的前端。上述主体壳体2形成在前后方向上较长,且左右方向比该前后方向短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上述主体壳体2的前表面部11设置有单开门式的开闭门12,该开闭门12以设于左右一侧的右侧的铰链部12A为中心开闭。在上述前表面部11的后方设置将上述主体壳体2内的内部空间前后分隔的隔板13,由该隔板13的前侧的内部空间构成软管收纳部14。如图3所示,在上述隔板13的后方的收纳空间收纳有多叶片式风扇等上述风扇3,在该风扇3的吹出筒3A设置有上述加热器4。另外,在上述吹出筒3A的前端3B连接上述软管6的基端侧,上述软管6在连接有上述喷嘴7的状态下收纳于上述软管收纳部14。而且,如图4所示,当打开上述开闭门12时,能够将上述软管6的前端侧向主体壳体2的前侧抽出。在上述主体壳体2的作为左右一侧的侧面的左侧面部15,与上述风扇3的侧面的吸入口(未图示)对应地穿通设置多个通气孔16。在上述主体壳体2的上表面部17设置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开口部18,并且在该上表面部17与左侧面部15的角部设置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开口部18A,这些开口部18、18A通过主体壳体2的内侧的连通孔18B连通,从而在上表面部17的左侧形成把持部19。因此,通过将手放入上述上表面部17的开口部18内,抓握上述抓握部19,从而能够抓住上述被褥烘干机1。另外,在上述主体壳体2的上表面部17的后侧设有操作上述被褥烘干机1的驱动的开关20。上述喷嘴7是合成树脂制的,且具有作为连接部的基部21和以沿横向排列的方式从上述基部21分支设置的多个作为吹出部的吹出筒部22、23、23。这些中央和左右的吹出筒部22、23、23构成为,朝向它们的作为吹出口侧的前端22S、23S、23S,彼此的横向的间隔变宽。在上述软管6的前端设置有连接部8,在该连接部8设置有圆筒状的插入筒部8A。上述基部21具有圆筒状的筒部25和堵塞该筒部25的前端的板状的前端面26,在上述筒部25内可装卸地插入连接上述插入筒部8A。此外,上述喷嘴7具有上下对称的形状,因此,即使上下颠倒,也能够与插入筒部8A连接。上述吹出筒部22、23、23形成在纵向上较长的筒状,具备隔开间隔配置的左右的侧板部31、31和将这些左右的侧板部31、31的上端间及下端间连结的半圆部32、32,左右的上述侧板部31、31的间隔以使上下方向中央比上端及下端稍宽的方式形成为从上端及下端朝向上下方向中央稍微扩展的圆锥状。这样,各上述吹出筒部22、23、23的外侧形状及内侧形状形成为大致椭圆形。上述中央的吹出筒部22比左右吹出筒部23、23在纵向上形成得稍长。另外,如图8等所示,上述中央的吹出筒部22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被褥烘干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被褥烘干机,其构成为,具有:主体,其设置为在主体壳体内内置风扇及加热器;通风部,其设置为基端侧与该主体连接;以及喷嘴,其设于该通风部的前端,上述被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具有基部和以沿横向排列的方式从上述基部分支而设置的多个吹出部,这些吹出部构成为,彼此的间隔朝向其吹出口侧而变宽。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18 JP 2016-2253191.一种被褥烘干机,其构成为,具有:主体,其设置为在主体壳体内内置风扇及加热器;通风部,其设置为基端侧与该主体连接;以及喷嘴,其设于该通风部的前端,上述被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具有基部和以沿横向排列的方式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我妻瞳山田岳渡边英一
申请(专利权)人:珍巴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