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的积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74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的积水机构,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风机内冷凝水的处理方式不佳的问题。本机构包括固定积水部件和活动积水部件,所述的固定积水部件设置在风机的叶轮由上往下旋转的半侧,活动积水部件设置在风机的叶轮由下往上旋转的半侧,固定积水部件包括固定支撑板和固定积水箱,固定积水箱设置在固定支撑板的下方,固定支撑板的竖直方向上间隔固设有若干个固定引水板,固定引水板均倾斜设置且它的倾斜方向朝向固定积水箱的一侧使从叶轮上离心出的水液能引入到固定积水箱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设计将风机内冷凝水全部收集在积水箱内完成水液的收集,避免了风机内空气性能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的积水机构
本技术属于风机
,涉及一种风机的积水机构。
技术介绍
应用在高效冷暖空调系统中的鼓风机,高效冷暖空调系统往往工作在效率达到90%及以上的状态中,效率才足够高,但是这样会导致排出气体中携带的液体量或湿气相应增加,风机蜗壳的进风口吸入气体汇集在风机蜗壳的内部空腔里面,因内部空腔内部温度较低,吸入的气体就会在内部空腔内遇冷形成冷凝水,聚积的冷凝水可能导致鼓风机中空气性能的降低,甚至可能导致高效冷暖空调系统中的燃烧系统熄灭。现有技术中,人们处理聚积的冷凝水的方法通常为:在风机蜗壳上设置排水管,排走聚积在风机蜗壳内的冷凝水,但是风机蜗壳里面的风轮转动产生的气流对聚积的冷凝水形成的压力影响,使冷凝水汽很难汇集在排水孔处,排水效果不理想,导致鼓风机中空气性能的降低,使用时间长,甚至可能导致高效冷暖空调系统中的燃烧系统熄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风机内冷凝水的处理方式不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风机的积水机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风机的积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积水部件和活动积水部件,所述的固定积水部件设置在风机的叶轮由上往下旋转的半侧,活动积水部件设置在风机的叶轮由下往上旋转的半侧,固定积水部件包括固定支撑板和固定积水箱,固定积水箱设置在固定支撑板的下方,固定支撑板的竖直方向上间隔固设有若干个固定引水板,固定引水板均倾斜设置且它的倾斜方向朝向固定积水箱的一侧使从叶轮上离心出的水液能引入到固定积水箱内,活动积水部件包括活动支撑板和活动积水箱,活动积水箱设置在活动支撑板的下方,活动支撑板上的竖直方向上间隔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活动引水板,活动引水板阵列排布且其转动中心位于同一根竖线上,所有活动支撑板的尾端均转动连接在一摆动杆上,摆动杆连接在一摆动驱动装置上,在摆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使所有活动引水板同步环绕着其所在的转动中心进行同步同向摆动,所述的摆动驱动装置包括气囊、用于对气囊内充气或抽气的气泵、用于对气囊进行包覆限位的包覆块和限位块,限位块上开设有限位槽,摆动杆上设有插销并插入限位槽内,活动引水板和摆动杆的连接点环绕着活动引水板的转动中心转动后形成的圆轨迹与限位槽所在的轨迹重合,包覆块内开设有包覆腔,气囊的一部分顶压在摆动杆上,气囊的其余部分挤压设置在包覆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设计将风机内冷凝水全部收集在积水箱内完成水液的收集,避免了风机内空气性能降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活动积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固定积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摆动驱动装置与摆动杆连接关系的结构原理图。图中,1、固定支撑板;2、固定积水箱;3、固定引水板;4、活动支撑板;5、活动积水箱;6、活动引水板;7、摆动杆;8、气囊;9、气泵;10、限位块;11、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积水机构包括固定积水部件和活动积水部件,固定积水部件设置在风机的叶轮由上往下旋转的半侧,活动积水部件设置在风机的叶轮由下往上旋转的半侧。如图2所示,固定积水部件包括固定支撑板1和固定积水箱2,固定积水箱2设置在固定支撑板1的下方,固定支撑板1的竖直方向上间隔固设有若干个固定引水板3,固定引水板3均倾斜设置且它的倾斜方向朝向固定积水箱2的一侧使从叶轮上离心出的水液能引入到固定积水箱2内。如图1所示,活动积水部件包括活动支撑板4和活动积水箱5,活动积水箱5设置在活动支撑板4的下方,活动支撑板4上的竖直方向上间隔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活动引水板6,活动引水板6阵列排布且其转动中心位于同一根竖线上,所有活动支撑板4的尾端均转动连接在一摆动杆7上,摆动杆7连接在一摆动驱动装置上,在摆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使所有活动引水板6同步环绕着其所在的转动中心进行同步同向摆动。如图3所示,摆动驱动装置包括气囊8、用于对气囊8内充气或抽气的气泵9、用于对气囊8进行包覆限位的包覆块和限位块10,限位块10上开设有限位槽11,摆动杆7上设有插销并插入限位槽11内,活动引水板6和摆动杆7的连接点环绕着活动引水板6的转动中心转动后形成的圆轨迹与限位槽11所在的轨迹重合,包覆块内开设有包覆腔,气囊8的一部分顶压在摆动杆7上,气囊8的其余部分挤压设置在包覆腔内。如图2所示,固定积水部件主要用于积留叶轮由上往下旋转(如果从侧面看,其实便是叶轮顺时针旋转的右半部分。)的情况下,叶轮将空气中的冷凝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右边甩,在固定引水板3的作用下直接被引导到固定积水箱2内完成收集。如图1所示,活动积水部件主要用于积留叶轮由下往上旋转(如果从侧面看,其实便是叶轮顺时针旋转的左半部分。)的情况下,这里也是本设计最为巧妙的地方,由于处于叶轮左半部分的水液在叶轮离心力的作用下是由上往下甩的,为了更好的吸收它们,首先要保证所有的活动引水板6向上翘(靠近叶轮的一侧为最低点。),这样水液被甩入积水部件的时候被会这些活动引水板6完全阻挡,但是一直向上翘着的活动引水板6无法将水液引导到活动积水箱5内(而会向流到风轮的蜗壳内腔。),所以为了让这些水液落到积水槽中,我们需要使活动引水板6改变方向,使其垂下(靠近叶轮的一侧变为最高点。),所以我们将所有的活动引水板6都设置成可以转动,使它们环绕着其转动点改变摆向,为了在同一个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完成所有活动引水板6的摆向,本设计采用的方法是将所有活动引水板6的尾端均转动连接在一摆动杆7上,然后通过控制该摆动杆7的摆动使所有活动引水板6都伴随着其进行同步同向摆动,当然,在此之前需要对摆动杆7的可移动方向进行限位,使其只能在被限制的方向上进行移动,而实际上摆动杆7上任何一个点的移动轨迹与活动引水板6和摆动杆7的连接点环绕着活动引水板6的转动中心转动后形成的圆轨迹是重叠的,为了使摆动杆7上的任何一处都被限位住,只要对摆动杆7上的某两处的移动轨迹都进行限位即可,本设计采用两块限位块上开限位槽、并在摆动杆7上设置两处插销并将插销插入各自的限位槽内来完成限位。如图3所示,本设计中,摆动驱动装置采用气囊8扩张顶压的形式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气泵9不断地对气囊8内进行充气或抽气,充气时,气囊8扩张,由于气囊8周圈处于包覆腔内被包覆块挤压着所以它只会向上扩张,挤压到摆动杆7后使其在其限位方向上移动,抽气时,气囊8收缩,摆动杆7回归到初始位置,来回重复使摆动杆7不断地进行周期运动。气囊8不同于一些四杆机构和凸轮结构,它与摆动杆7是柔性接触的,采用柔性接触的好处是可以通过调整气体的进出总量,变相地调整摆动杆7移动的极限距离,只要预先设置好充入气囊8的最大气体量的值,便能有效的改变活动引水板6翘起的高度和垂下的高度,调整不同的高度能够使活动引水板6具有不同的积水效果,这样本设计能够更好地适用各类不同功率、不同叶轮尺寸等不同属性风机。应该理解,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风机的积水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机的积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积水部件和活动积水部件,所述的固定积水部件设置在风机的叶轮由上往下旋转的半侧,活动积水部件设置在风机的叶轮由下往上旋转的半侧,固定积水部件包括固定支撑板(1)和固定积水箱(2),固定积水箱(2)设置在固定支撑板(1)的下方,固定支撑板(1)的竖直方向上间隔固设有若干个固定引水板(3),固定引水板(3)均倾斜设置且它的倾斜方向朝向固定积水箱(2)的一侧使从叶轮上离心出的水液能引入到固定积水箱(2)内,活动积水部件包括活动支撑板(4)和活动积水箱(5),活动积水箱(5)设置在活动支撑板(4)的下方,活动支撑板(4)上的竖直方向上间隔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活动引水板(6),活动引水板(6)阵列排布且其转动中心位于同一根竖线上,所有活动支撑板(4)的尾端均转动连接在一摆动杆(7)上,摆动杆(7)连接在一摆动驱动装置上,在摆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使所有活动引水板(6)同步环绕着其所在的转动中心进行同步同向摆动,所述的摆动驱动装置包括气囊(8)、用于对气囊(8)内充气或抽气的气泵(9)、用于对气囊(8)进行包覆限位的包覆块和限位块(10),限位块(10)上开设有限位槽(11),摆动杆(7)上设有插销并插入限位槽(11)内,活动引水板(6)和摆动杆(7)的连接点环绕着活动引水板(6)的转动中心转动后形成的圆轨迹与限位槽(11)所在的轨迹重合,包覆块内开设有包覆腔,气囊(8)的一部分顶压在摆动杆(7)上,气囊(8)的其余部分挤压设置在包覆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的积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积水部件和活动积水部件,所述的固定积水部件设置在风机的叶轮由上往下旋转的半侧,活动积水部件设置在风机的叶轮由下往上旋转的半侧,固定积水部件包括固定支撑板(1)和固定积水箱(2),固定积水箱(2)设置在固定支撑板(1)的下方,固定支撑板(1)的竖直方向上间隔固设有若干个固定引水板(3),固定引水板(3)均倾斜设置且它的倾斜方向朝向固定积水箱(2)的一侧使从叶轮上离心出的水液能引入到固定积水箱(2)内,活动积水部件包括活动支撑板(4)和活动积水箱(5),活动积水箱(5)设置在活动支撑板(4)的下方,活动支撑板(4)上的竖直方向上间隔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活动引水板(6),活动引水板(6)阵列排布且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璞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