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腿屈臂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678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伸腿屈臂一体机,包括主体支架、切换支架、靠背、座椅、角度调节盘、轮盘、受力臂、海绵套、滑轮一、滑轮二、滑轮三、滑轮四、砝码、砝码杆、钢丝,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伸腿训练器与屈臂训练器相结合,实现了一机双功能,既能伸腿训练又能屈臂训练,提高了训练的全面性,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训练时,无需频繁的更换训练器械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将两种器械合二为一节省了成本和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腿屈臂一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腿屈臂一体机。
技术介绍
人们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更多的人会选择用健身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力量训练是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健身器械是力量训练常用的手段,现有的健身器械均为针对单一动作、单一肌肉群的训练,比如伸腿训练器只针对股四头肌进行训练、伸臂训练器只针对肱二头肌进行训练,其功能的单一无法满足对多肌群的全面训练,如果分开训练不仅需要更换不同器械,而且增加了器械采购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伸腿屈臂一体机。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伸腿屈臂一体机,包括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下方设有支撑腿,所述主体支架一侧设有切换支架,所述切换支架与所述主体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切换支架的转动轴的正上方和一侧分别设有切换槽,所述切换支架上对应所述切换槽处设有切换孔,所述切换孔和所述切换槽内插有切换销,所述切换支架设有支撑臂一、支撑臂二、支撑臂三,所述支撑臂一和所述支撑臂二的末端分别连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设有空心杆和实心杆且所述实心杆滑动套在所述空心杆内,所述实心杆和所述实心杆的相对位置通过空心杆上销孔内的固定销固定,所述支撑臂一上的所述伸缩臂的另一端连有靠背,所述支撑臂二上的所述伸缩臂的另一端连有座椅,所述支撑臂三的末端连有角度调节盘,所述角度调节盘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臂三的末端,所述支撑臂三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轮盘,所述轮盘上设有销孔,所述角度调节盘上对应所述销孔的位置设有若干个角度调节孔,所述销孔和对应所述角度调节孔内插有角度调节销,所述轮盘上连有另一个所述伸缩臂,所述轮盘上的所述伸缩臂的另一端连有“L”形的受力臂,所述受力臂的水平部分可拆卸的套有海绵套,所述主体支架中部一侧转动连有滑轮一,所述滑轮一正下方设有滑轮二,所述滑轮二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底部,所述主体支架另一侧底部转动连有滑轮三,所述滑轮三正上方设有滑轮四,所述滑轮四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支架的顶部,所述滑轮四的下方设有若干个砝码,所述砝码上设有水平的砝码孔,所述砝码的中心位置设有竖直的砝码杆孔,所述砝码杆孔内穿有砝码杆,所述砝码杆上对应所述砝码孔的位置设有相同大小的杆孔,所述砝码孔和对应所述杆孔内插有砝码销,所述砝码杆的上端连有钢丝,所述钢丝依次通过所述滑轮四、所述滑轮三、所述滑轮二、所述滑轮一且另一端固连于所述轮盘上。所述砝码下方连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下端与所述主体支架相连。所述座椅两侧设有扶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专利技术将伸腿训练器与屈臂训练器相结合,实现了一机双功能,既能伸腿训练又能屈臂训练,提高了训练的全面性;其次,使用本专利技术进行训练时,无需频繁的更换训练器械,提高了训练的效率;最后,将两种器械合二为一节省了成本和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屈臂模式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伸腿模式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伸腿模式左视图;图中:1-主体支架;2-切换支架;3-靠背;4-座椅;5-角度调节盘;6-轮盘;7-受力臂;8-海绵套;9-滑轮一;10-滑轮二;11-滑轮三;12-滑轮四;13-砝码;14-砝码杆;15-钢丝;16-缓冲弹簧;201-支撑臂一;202-支撑臂二;203-支撑臂三;204-伸缩臂;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伸腿屈臂一体机,包括主体支架1,所述主体支架1下方设有支撑腿,所述主体支架1一侧设有切换支架2,所述切换支架2与所述主体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切换支架2的转动轴的正上方和一侧分别设有切换槽,所述切换支架2上对应所述切换槽处设有切换孔,所述切换孔和所述切换槽内插有切换销,所述切换支架2设有支撑臂一201、支撑臂二202、支撑臂三203,所述支撑臂一201和所述支撑臂二202的末端分别连有伸缩臂204,所述伸缩臂204设有空心杆和实心杆且所述实心杆滑动套在所述空心杆内,所述实心杆和所述实心杆的相对位置通过空心杆上销孔内的固定销固定,所述支撑臂一201上的所述伸缩臂204的另一端连有靠背3,所述支撑臂二202上的所述伸缩臂204的另一端连有座椅4,所述支撑臂三203的末端连有角度调节盘5,所述角度调节盘5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臂三203的末端,所述支撑臂三203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轮盘6,所述轮盘6上设有销孔,所述角度调节盘5上对应所述销孔的位置设有若干个角度调节孔,所述销孔和对应所述角度调节孔内插有角度调节销,所述轮盘6上连有另一个所述伸缩臂204,所述轮盘6上的所述伸缩臂204的另一端连有“L”形的受力臂7,所述受力臂7的水平部分可拆卸的套有海绵套8,所述主体支架1中部一侧转动连有滑轮一9,所述滑轮一9正下方设有滑轮二10,所述滑轮二10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支架1的底部,所述主体支架1另一侧底部转动连有滑轮三11,所述滑轮三11正上方设有滑轮四12,所述滑轮四12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支架1的顶部,所述滑轮四12的下方设有若干个砝码13,所述砝码13上设有水平的砝码孔,所述砝码13的中心位置设有竖直的砝码杆孔,所述砝码杆孔内穿有砝码杆14,所述砝码杆14上对应所述砝码孔的位置设有相同大小的杆孔,所述砝码孔和对应所述杆孔内插有砝码销,所述砝码杆的上端连有钢丝15,所述钢丝15依次通过所述滑轮四12、所述滑轮三11、所述滑轮二10、所述滑轮一9且另一端固连于所述轮盘6上。所述砝码13下方连有缓冲弹簧16,所述缓冲弹簧16的下端与所述主体支架1相连。所述座椅4两侧设有扶手。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当需要伸腿训练时,将切换销抽出,转动切换支架2将切换孔对准上方的切换槽并插入切换销,此时为伸腿模式,训练人员可坐在座椅4上背靠靠背3,双手握紧扶手,用脚勾住受力臂7套有海绵套8的部分,训练人员进行伸腿运动,受力臂7带动轮盘6移动,轮盘6上的钢丝通过滑轮一9、滑轮二10、滑轮三11、滑轮四12的传导带动砝码13上下移动;当需要屈臂运动时,将切换销抽出,转动切换支架2将切换孔对准一侧的切换槽并插入切换销,将海绵套8卸下,此时为屈臂模式,训练人员可坐在靠背3上,手心向上双臂平放在座椅4上,双手握紧受力臂7的水平部分,训练人员进行屈臂运动,受力臂7带动轮盘6移动,轮盘6上的钢丝通过滑轮一9、滑轮二10、滑轮三11、滑轮四12的传导带动砝码13上下移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伸腿屈臂一体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腿屈臂一体机,包括主体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1)下方设有支撑腿,所述主体支架(1)一侧设有切换支架(2),所述切换支架(2)与所述主体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切换支架(2)的转动轴的正上方和一侧分别设有切换槽,所述切换支架(2)上对应所述切换槽处设有切换孔,所述切换孔和所述切换槽内插有切换销,所述切换支架(2)设有支撑臂一(201)、支撑臂二(202)、支撑臂三(203),所述支撑臂一(201)和所述支撑臂二(202)的末端分别连有伸缩臂(204),所述伸缩臂(204)设有空心杆和实心杆且所述实心杆滑动套在所述空心杆内,所述实心杆和所述实心杆的相对位置通过空心杆上销孔内的固定销固定,所述支撑臂一(201)上的所述伸缩臂(204)的另一端连有靠背(3),所述支撑臂二(202)上的所述伸缩臂(204)的另一端连有座椅(4),所述支撑臂三(203)的末端连有角度调节盘(5),所述角度调节盘(5)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臂三(203)的末端,所述支撑臂三(203)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轮盘(6),所述轮盘(6)上设有销孔,所述角度调节盘(5)上对应所述销孔的位置设有若干个角度调节孔,所述销孔和对应所述角度调节孔内插有角度调节销,所述轮盘(6)上连有另一个所述伸缩臂(204),所述轮盘(6)上的所述伸缩臂(204)的另一端连有“L”形的受力臂(7),所述受力臂(7)的水平部分可拆卸的套有海绵套(8),所述主体支架(1)中部一侧转动连有滑轮一(9),所述滑轮一(9)正下方设有滑轮二(10),所述滑轮二(10)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支架(1)的底部,所述主体支架(1)另一侧底部转动连有滑轮三(11),所述滑轮三(11)正上方设有滑轮四(12),所述滑轮四(12)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支架(1)的顶部,所述滑轮四(12)的下方设有若干个砝码(13),所述砝码(13)上设有水平的砝码孔,所述砝码(13)的中心位置设有竖直的砝码杆孔,所述砝码杆孔内穿有砝码杆(14),所述砝码杆(14)上对应所述砝码孔的位置设有相同大小的杆孔,所述砝码孔和对应所述杆孔内插有砝码销,所述砝码杆的上端连有钢丝(15),所述钢丝(15)依次通过所述滑轮四(12)、所述滑轮三(11)、所述滑轮二(10)、所述滑轮一(9)且另一端固连于所述轮盘(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腿屈臂一体机,包括主体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1)下方设有支撑腿,所述主体支架(1)一侧设有切换支架(2),所述切换支架(2)与所述主体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切换支架(2)的转动轴的正上方和一侧分别设有切换槽,所述切换支架(2)上对应所述切换槽处设有切换孔,所述切换孔和所述切换槽内插有切换销,所述切换支架(2)设有支撑臂一(201)、支撑臂二(202)、支撑臂三(203),所述支撑臂一(201)和所述支撑臂二(202)的末端分别连有伸缩臂(204),所述伸缩臂(204)设有空心杆和实心杆且所述实心杆滑动套在所述空心杆内,所述实心杆和所述实心杆的相对位置通过空心杆上销孔内的固定销固定,所述支撑臂一(201)上的所述伸缩臂(204)的另一端连有靠背(3),所述支撑臂二(202)上的所述伸缩臂(204)的另一端连有座椅(4),所述支撑臂三(203)的末端连有角度调节盘(5),所述角度调节盘(5)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臂三(203)的末端,所述支撑臂三(203)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轮盘(6),所述轮盘(6)上设有销孔,所述角度调节盘(5)上对应所述销孔的位置设有若干个角度调节孔,所述销孔和对应所述角度调节孔内插有角度调节销,所述轮盘(6)上连有另一个所述伸缩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勾东海勾建江丁宽海张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凯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