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尘过滤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492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针刺毡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除尘过滤毡。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细小颗粒过滤问题、本身具有强度高,适应性广等优点的新型除尘过滤毡。一种新型除尘过滤毡,包括迎尘层、支撑层和设置在迎尘层和支撑层之间的基布层,所述迎尘层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经纺丝而制得的纤维网布;所述支撑层为聚苯硫醚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混纺而成的纤维网布;所述基布层是由短切玻璃纤维经针刺加固而成的过滤基布,所述涤纶纤维和玻璃纤维编织间隙小于2.5μm;所述迎尘层、基布层及支撑层通过采用球头针尖的三叶型针刺相互勾连加固为一体,所述迎尘层上方设置有通过热熔胶粉热粘结而成的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由活性炭颗粒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除尘过滤毡
本技术属于针刺毡
,特指一种新型除尘过滤毡。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企业对自己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现了很多在除尘除废气等方面的技术,其中袋式除尘器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袋式除尘器在钢铁、水泥、化工及火电等行业烟气粉尘污染治理方面的广泛应用,上述行业特殊的高温、静电、高腐蚀环境对除尘器的核心部件——滤料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发使用寿命更长、净化效率更高的特种高性能纤维滤料成为重要趋势。市场针对烟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粉尘的应用工况,结合纤维特点、过滤机理及生产工艺技术所研发的项目产品,具有抗静电效果好、透气量大、过滤阻力小等特点。能广泛适用于钢铁、水泥、煤化工、有机化工的多个行业的烟气除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现有的针刺毡产品在提供对适应细小颗粒方面解决的方案较少,而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都是简单的采用多层叠加使用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对增加过滤性能并没有多少实质的帮助。甚至有的厂家为了提高因多层叠加带来的需要频繁更换的问题,采用了魔术贴粘接的方式,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201621335402.8:本技术提供一种表面可更换过滤毡,包括:表面层,次级过滤层和高强基布层;高强基布层位于过滤毡的中间,两边依次对称设置有次级过滤层和表面层;表面层和次级过滤层接触面之间设置有魔术贴;表面层和次级过滤层通过魔术贴进行粘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表面可更换过滤毡,由于表面层和次级过滤层通过魔术贴粘接,当过滤毡表面受到堵塞或者损坏后,将表面层撕下更换上新的过滤毡表面层,即可使过滤毡继续使用,从而延长过滤毡的使用寿命。以上技术虽然采用魔术贴的方式增加使用寿命,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但是没有从根本角度解决过滤细小颗粒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细小颗粒过滤问题的而且本身具有强度高,适应性广等优点的新型除尘过滤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除尘过滤毡,包括迎尘层、支撑层和设置在迎尘层和支撑层之间的基布层,所述迎尘层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经纺丝而制得的纤维网布;所述支撑层为聚苯硫醚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混纺而成的纤维网布;所述基布层是由短切玻璃纤维经针刺加固而成的的过滤基布,所述聚苯硫醚纤维和玻璃纤维编织间隙小于2.5μm;所述迎尘层、基布层及支撑层通过采用球头针尖的三叶型针刺相互勾连加固为一体,所述迎尘层上方设置有通过热熔胶粉热粘结而成的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由活性炭颗粒构成。优选地,所述基布层上的短切玻璃纤维重量配比为0.9:1。优选地,所述基布层上的短切玻璃纤维由两种不同直径和长度的纤维的混合物,第一种:纤维直径2μm-5μm,纤维长度2.7-5.6mm;第二种:纤维直径5-8μm,纤维长度7-9.2mm;第一种与第二种的质量比为1:1.5-1:3.8。优选地,所述迎尘层和活性炭层通过魔术贴进行粘接。优选地,所述支撑层上的聚苯硫醚纤维的单丝直径为2.8-3.4μm,所述粘胶基碳纤维的单丝直径为5.5-7.5μm。优选地,所述支撑层经过烧毛处理形成平整的外表面。优选地,所述支撑层的针刺深度为3-5mm。优选地,制造该所述支撑层的梳理机中的剥取辊转速范围在400-500r/min范围内,工作辊的转速在80-100r/min范围内;所述剥取辊针齿与锡林交叉配置;所述梳理机采用双加持交叉铺网方式,速度在80-120m/min范围内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三层式的结构,三层的布料采用不同纤维组合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保证了产品的轻薄的同时能够增加过滤毡的性能。2.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合理的纤维缠绕布局,实现了对细小颗粒的过滤功能,同时又通过采用本技术所公开的纤维材料的布局,能够较现有技术最大程度的增加面对复杂工况下的适应能力,而且表面的活性炭层可以提高对粉尘的吸附能力和适应性,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的过滤精度和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是活性炭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迎尘层;2-基布层;3-支撑层;4-活性炭层;41-活性炭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或2所示,一种新型除尘过滤毡,包括迎尘层1、支撑层3和设置在迎尘层1和支撑层3之间的基布层2,所述迎尘层1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经纺丝而制得的纤维网布;所述支撑层3为聚苯硫醚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混纺而成的纤维网布;所述基布层2是由短切玻璃纤维经针刺加固而成的的过滤基布,所述聚苯硫醚纤维和玻璃纤维编织间隙小于2.5μm;所述迎尘层1、基布层2及支撑层3通过采用球头针尖的三叶型针刺相互勾连加固为一体,所述迎尘层1上方设置有通过热熔胶粉热粘结而成的活性炭层4,所述活性炭层4由活性炭颗粒41构成。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合理的纤维缠绕布局,实现了对细小颗粒的过滤功能,同时又通过采用本技术所公开的纤维材料的布局,能够较现有技术最大程度的增加面对复杂工况下的适应能力,而且表面的活性炭层可以提高对粉尘的吸附能力和适应性,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的过滤精度和适应性。优选地,所述基布层2上的短切玻璃纤维重量配比为0.9:1。这样的重量配比较现有技术更加的合理,特别是在面对复杂工况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聚苯硫醚纤维强度高、弹性好、热塑性好、耐腐蚀的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涤纶材料手感硬、触感差、光泽不柔和、透气性、吸湿性差等缺点,是较现有技术优选的设计配重。优选地,所述基布层2上的短切玻璃纤维由两种不同直径和长度的纤维的混合物,第一种:纤维直径2μm-5μm,纤维长度2.7-5.6mm;第二种:纤维直径5-8μm,纤维长度7-9.2mm;第一种与第二种的质量比为1:1.5-1:3.8。这样的混合物能够较现有技术增加了基布层应对不同工况的能力。而且可以采用不用于本技术方案公布的质量比,可以获得不同的物理特性。本技术方案采用的质量比,是优选的质量比。在这样的质量比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对细小颗粒的优选的过滤性能。优选地,所述迎尘层1和活性炭层4通过魔术贴进行粘接。因活性炭本身的特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需要面临要更换的问题,而采用魔术贴的设计,就可以在日常维修过程中,在不需要更换整张针刺毡,利用魔术贴轻松的更换活性炭层4。优选地,所述支撑层3上的聚苯硫醚纤维的单丝直径为2.8-3.4μm,所述粘胶基碳纤维的单丝直径为5.5-7.5μm。这样单丝直径是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支撑层3对整个过滤毡的支撑作用。从而进一步的帮助过滤毡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成型加工等性能。优选地,所述支撑层3经过烧毛处理形成平整的外表面。烧毛处理主要应用于粉尘或干料过滤的非织造材料,将其表面突起的毛羽烧掉,使之表面更加光洁,过滤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支撑层3的针刺深度为3-5mm,用以实现支撑层3具有较强的支撑强度。这样的针刺深度可以在针刺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纤维的伤害,是本技术优选的针刺深度。优选地,制造该所述支撑层3的梳理机中的剥取辊转速范围在400-500r/min范围内,工作辊的转速在80-100r/min范围内;所述剥取辊针齿与锡林交叉配置;所述梳理机采用双加持交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除尘过滤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除尘过滤毡,其特征在于:包括迎尘层(1)、支撑层(3)和设置在迎尘层(1)和支撑层(3)之间的基布层(2),所述迎尘层(1)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经纺丝而制得的纤维网布;所述支撑层(3)为聚苯硫醚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混纺而成的纤维网布;所述基布层(2)是由短切玻璃纤维经针刺加固而成的过滤基布,所述聚苯硫醚纤维和玻璃纤维编织间隙小于2.5μm;所述迎尘层(1)、基布层(2)及支撑层(3)通过采用球头针尖的三叶型针刺相互勾连加固为一体,所述迎尘层(1)上方设置有通过热熔胶粉热粘结而成的活性炭层(4),所述活性炭层(4)由活性炭颗粒(41)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除尘过滤毡,其特征在于:包括迎尘层(1)、支撑层(3)和设置在迎尘层(1)和支撑层(3)之间的基布层(2),所述迎尘层(1)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经纺丝而制得的纤维网布;所述支撑层(3)为聚苯硫醚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混纺而成的纤维网布;所述基布层(2)是由短切玻璃纤维经针刺加固而成的过滤基布,所述聚苯硫醚纤维和玻璃纤维编织间隙小于2.5μm;所述迎尘层(1)、基布层(2)及支撑层(3)通过采用球头针尖的三叶型针刺相互勾连加固为一体,所述迎尘层(1)上方设置有通过热熔胶粉热粘结而成的活性炭层(4),所述活性炭层(4)由活性炭颗粒(41)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除尘过滤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2)上的短切玻璃纤维重量配比为0.9: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除尘过滤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2)上的短切玻璃纤维由两种不同直径和长度的纤维的混合物,第一种:纤维直径2μm-5μm,纤维长度2.7-5.6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