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头颈部评估或介入治疗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3485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头颈部评估或介入治疗的定位装置,包含一底座;一头部固定总成,其包括一主体、一引导件以及一耳部对准构件;一第一连接器,其枢接至该主体的侧端;一第一光发射器;以及一夹持器总成,其包括固定至该底座的一可调式的第一立架,以及枢接至该第一立架的夹持器,其用以固持用于所述评估或介入治疗的医疗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头颈部评估或介入治疗的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头颈部评估或介入治疗的定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参照患者的一个以上的所需参考平面以固定该患者头部位置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No.6,425,865揭示一种用于医疗超音波的系统,其中该超音波探头在该超音波操作者和该计算机的共享控制下由机械手臂定位。US2015/0297176A1揭示一种配置用于医疗患者头部的头部框架,包含一探头的支撑件,其配置用于成像、治疗、或成像和治疗两者;以及刚性构造的一颈部支撑件,所述颈部支撑件配置用于接触、为所述患者的颈部提供刚性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个体头颈部评估或介入治疗的定位装置,包含:一底座;一头部固定总成,其包括(i)一主体,其附接至该底座,该主体具有向上延伸的两个侧端;(ii)一引导件,其代表该个体的第一参考平面,该引导件自各该侧端向上并稍微向内延伸;以及(iii)一耳部对准构件,其配置在各该侧端的内侧上,用于对准该个体的耳道开口;一第一连接器,其具有第一端及相对的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于第一枢轴点枢接至主体的侧端的外侧上;一第一光发射器配置于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端,用以投射一第一光束,使得该第一光束定义通过该第一枢轴点的第二参考平面;以及一夹持器总成,其包括固定至该底座的一可调式的第一立架;以及一夹持器,其枢接至该第一立架,用以固持用于该评估或介入治疗的医疗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具体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更包含一第二立架,其固定至该底座并向上延伸至上端;一第二连接器,其具有第一端及相对的第二端,该第一端于第二枢轴点处枢接至该第二立架的上端;以及一第二光发射器,其配置于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用以投射第二光束,使得该第二光束定义通过该第二枢轴点的第三参考平面。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具体实施例中,该引导件包括一线条,其代表该第一参考平面。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引导件包括一透明基板,其自各该侧端向上并稍微向内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特定具体实施例,该透明基板系标记有代表该第一参考平面的一线条。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透明基板投射以一光束,其作为代表该第一参考平面的线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具体实施例,该耳部对准构件具有用于安装进该个体耳道中的突出部分。较佳地,该第一枢轴点位于该耳部对准构件的突出部分的纵轴上。在一些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该耳部对准构件包括一第三光发射器,其投射用于对准该个体耳道的线形光束(例如投射线形雷射光的雷射发射器)。较佳地,该第一枢轴点位于延伸自所述线形光束的假想在线。较佳地,该头部固定总成包括两个耳部对准构件。另一方面,该头部固定总成可配置一第一光发射器,或在对称于该主体的该两个侧端上配置两个第一光发射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部分较佳具体实施例,该第一参考平面系该个体的法兰克福特水平面(Frankforthorizontalplane)。较佳地,该第一光发射器为投射线形雷射光的雷射发射器,及/或该第二光发射器为投射线形雷射光的雷射发射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具体实施例,该头部固定总成的主体可滑动地附接至该底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具体实施例,该头部固定总成更包括一枕头构件,其用于支撑该个体的头部,该枕头构件设置于该主体上的所述侧端之间。较佳地,该枕头构件适于相对该个体的横向平面调整该个体的头部的倾斜角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二立架在该头部固定总成的中线通过的固定点处固定至该底座。在此类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三参考平面可为该个体的一正中平面。依据部分较佳具体实施例,该第一立架包括一第一臂,其自该底座向上延伸至上端;一第二臂,其以直角连接至该第一臂的上端,且沿着平行于该头部固定总成的中线的方向延伸至后端;一第三臂,其以直角连接至该第二臂的后端,且沿着垂直于该头部固定总成的中线的方向延伸至中端;以及一第四臂,其以直角连接至该第三臂的中端,且向下延伸至下端。较佳地,各臂的长度皆可调整。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夹持器枢接至该第四臂的下端。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头部固定总成更包括一枕头构件,其设置于该主体上的所述侧端之间,用以支撑该个体的头部,该枕头构件适于相对于该个体的一横向平面以调整该个体的头部的倾斜角度。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装置可更包含一计算机模块,其适于侦测及记忆所述各臂的长度,及/或侦测及记忆枕头构件的位置,该位置对应于个体的头部相对于个体的横向平面的倾斜角度。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具体实施例中,该夹持器总成更包括一马达,其用以相对于该第一立架旋转该夹持器。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较佳具体实施例中,该夹持器总成更包括一缓冲组件,其用以缓冲该医疗装置相对于该夹持器的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具体实施例,该夹持器包含一框架部件和一夹持部件,该框架部件枢接至该第一立架,该夹持部件枢接至该框架部件并适用以固持该医疗装置。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夹持器更包含一马达,其用以相对于该框架部件旋转该夹持部件。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夹持部件包括一缓冲组件,其用以缓冲该医疗装置相对于该夹持部件的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具体实施例,该定位装置使用于个体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超音波成像评估。在此类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二参考平面可为该个体的舌骨外耳道平面(hyoid-externalauditorymeatusplane)。根据本专利技术,该定位装置亦可在至少下列评估或介入治疗中使用:超音波导引介入治疗(例如穿刺、注射、切片检查、和神经阻断术),以及颈部、颈动脉、颈部淋巴结、甲状腺、副甲状腺或腮腺的周围动静脉的超音波成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定位装置的透视图。图2为说明第一、第二及第三参考平面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定位装置的夹持器的透视图。图4为例示藉由超音波成像,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装置评估个体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附图标记说明:10-底座;12-侧边;14-带子;20-头部固定总成;21-主体;22-侧端;222-内侧;224-外侧;24-引导件;242-透明基板;246-线条;26-耳部对准构件;262-突出部分;2622-纵轴;28-枕头构件;29-中线;30-第一连接器;302-第一端;304-相对的第二端/第二端;306-第一枢轴点;40-第一光发射器;50-夹持器总成;52-可调式的第一立架/第一立架;522-第一臂;5222-上端;524-第二臂;5242-后端;526-第三臂;5262-中端;528-第四臂;5282-下端;54-夹持器;542-框架部件;5422-马达;544-夹持部件;5442-缓冲组件;55-医疗装置;60-第二立架;62-上端;64-固定点;70-第二连接器;702-第一端;704-第二端;706-第二枢轴点;80-第二光发射器;92-第一参考平面;94-第二参考平面;942-第一线;96-第三参考平面;962-第二线;100-定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此处所用的所有技术与科学词汇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了解的相同的涵义。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的「一」及「该」,除非文中另外明确指出,涵盖多个指称物。因此,例如,「一样本」的指称包含的多个本领域中的技艺人士所理解的此种样本及其等同等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个体头颈部评估或介入治疗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含一底座、一头部固定总成、一第一连接器、一第一光发射器以及一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头颈部评估或介入治疗的定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个体头颈部评估或介入治疗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座;一头部固定总成,其包括:一主体,其附接至该底座,该主体具有向上延伸的两个侧端;一引导件,其代表该个体的一第一参考平面,该引导件自各该侧端向上并稍微向内延伸;以及一耳部对准构件,其配置在各该侧端的内侧上,用于对准该个体的耳道开口;一第一连接器,其具有一第一端及相对的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于一第一枢轴点枢接至该主体的该侧端的一外侧上;一第一光发射器,其配置于该第一连接器的该第二端,用以投射一第一光束,使得该第一光束定义通过该第一枢轴点的一第二参考平面;以及一夹持器总成,其包括:可调式的第一立架,其固定至该底座;以及一夹持器,其枢接至该第一立架,用以固持用于该评估或介入治疗的一医疗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11 TW 1051369561.一种用于个体头颈部评估或介入治疗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座;一头部固定总成,其包括:一主体,其附接至该底座,该主体具有向上延伸的两个侧端;一引导件,其代表该个体的一第一参考平面,该引导件自各该侧端向上并稍微向内延伸;以及一耳部对准构件,其配置在各该侧端的内侧上,用于对准该个体的耳道开口;一第一连接器,其具有一第一端及相对的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于一第一枢轴点枢接至该主体的该侧端的一外侧上;一第一光发射器,其配置于该第一连接器的该第二端,用以投射一第一光束,使得该第一光束定义通过该第一枢轴点的一第二参考平面;以及一夹持器总成,其包括:可调式的第一立架,其固定至该底座;以及一夹持器,其枢接至该第一立架,用以固持用于该评估或介入治疗的一医疗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立架,其固定至该底座并向上延伸至一上端;一第二连接器,其具有一第一端及相对的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于一第二枢轴点枢接至该第二立架的该上端;以及一第二光发射器,其配置于该第二连接器的该第二端,用以投射一第二光束,使得该第二光束定义通过该第二枢轴点的一第三参考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引导件包括一线条,其代表该第一参考平面,或其中该引导件包括一透明基板,其自各该侧端向上并稍微向内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明基板标记有一代表该第一参考平面的一线条,或投射以一光束,其作为代表该第一参考平面的一线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发射器为投射一线形雷射光的雷射发射器,及/或其中该第二光发射器为投射一线形雷射光的雷射发射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头部固定总成的主体可滑动地附接至该底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头部固定总成更包括一枕头构件,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刚王鹤健陈炯年李佩玲树金忠刘家豪游书宁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