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国春专利>正文

用于连接家具面板中斜向加强板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3421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连接家具面板中斜向加强板的装置,包括连接板、底部承力板、顶部承力板及两块侧向安装板,其中,连接板由两块竖直设置且彼此垂直连接的矩形钢板构成,两块侧向安装板与两块矩形钢板一一对应连接且连接于矩形钢板外侧面;底部承力板与两块矩形钢板的外侧面连接,两块侧向安装板均连接于底部承力板的上端面。顶部承力板水平设置且位于底部承力板正上方,顶部承力板连接于两块侧向安装板之间且与两块矩形钢板的外侧面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时便于对斜向加强板进行支承定位,且能保证结构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连接家具面板中斜向加强板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施工领域,具体是用于连接家具面板中斜向加强板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家具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为了减少家具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运输不方便以及损坏的风险,许多家具在生产时分成多个组件,这样也有利于生产费用的削减,有利于家具标准组件式结构的发展,在用户使用的地方组装成家具。对于桌子、茶几、电视柜等这类具有大型面板的家具,为了对其面板进行有效支承,通常配备有支承面板的斜向加强板,目前在固定家具面板的斜向加强板时操作过程繁琐,费时费力,且结构的稳固性不能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用于连接家具面板中斜向加强板的装置,其应用时便于将斜向加强板连接支撑腿上,且能保证结构的稳固性。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连接家具面板中斜向加强板的装置,包括连接板、底部承力板、顶部承力板及两块侧向安装板,所述连接板由两块竖直设置且彼此垂直连接的矩形钢板构成,两块侧向安装板与两块矩形钢板一一对应连接且连接于矩形钢板外侧面;两块侧向安装板彼此平行,且每块侧向安装板与其连接的矩形钢板构成45°夹角;所述底部承力板水平设置,底部承力板与两块矩形钢板的外侧面连接,两块侧向安装板均连接于底部承力板的上端面;所述顶部承力板水平设置且位于底部承力板正上方,顶部承力板连接于两块侧向安装板之间且与两块矩形钢板的外侧面连接。本专利技术应用时,将连接板的两块矩形钢板分别紧贴支撑腿的两个侧面,并通过螺栓将连接板固定在支撑腿上,然后将斜向加强板一端嵌入两块侧向安装板之间的区域,通过穿过两块侧向安装板和斜向加强板的螺栓及套设在螺栓上螺母将斜向加强板固定在本专利技术上,进而完成斜向加强板的固定。为了便于斜向加强板嵌入,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承力板和底部承力板两者相对连接矩形钢板端的另一端端头平齐,所述顶部承力板的长度小于底部承力板的长度。为了提升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承力板、顶部承力板及两块侧向安装板集成为一体,整体构成上端具有缺口的矩形管状。进一步的,所述侧向安装板构成有贯穿其侧面的锁止孔,两块侧向安装板的锁止孔同轴设置。本专利技术通过预设锁止孔的方式,使斜向加强板固定在本专利技术上或从本专利技术上拆卸下来时操作更加便捷。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在本专利技术应用时可通过将连接板固定于支撑腿上,再将斜面加强板一端嵌入两块侧向安装板之间的区域后再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两块侧向安装板上,通过本专利技术对斜向加强板的支承定位,操作便捷,省时省力,且能保证结构的稳固性。(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底板承力板,本专利技术应用时可由底部承力板对斜向加强板进行支承,使本专利技术连接斜向加强板后能保证斜向加强板的平稳。(3)本专利技术设置有顶部承力板,本专利技术应用时由顶部承力板和底部承力板分别对连接的斜向加强板进行上下限位,能进一步保证本专利技术连接的斜向加强板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连接板,2、侧向安装板,3、底部承力板,4、顶部承力板,5、锁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用于连接家具面板中斜向加强板的装置,包括连接板1和两块侧向安装板2,其中,连接板1采用角钢实现,其由两块彼此垂直连接的矩形钢板构成,两块矩形钢板均竖直设置。本实施例的两块侧向安装板2彼此平行,每块矩形钢板的外侧面均连接一块侧向安装板2,即两块侧向安装板2与两块矩形钢板一一对应连接且连接于矩形钢板外侧面。本实施例在具体设置时,两块侧向安装板2之间的间距略大于需连接的斜向加强板的宽度,每块侧向安装板2与其连接的矩形钢板构成45°夹角。本实施例应用时,将连接板1固定在支撑腿上,两块矩形钢板分别紧贴支撑腿转角处的两个侧面,将斜向加强板一端嵌入两块侧向安装板2之间的区域,再通过螺栓及螺母将斜向加强板固定在两块侧向安装板2上。本实施例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底部承力板3,其中,底部承力板3一端同时与两块矩形钢板的外侧面连接,两块侧向安装板2均连接于底部承力板3的上端面。本实施例在应用时,可由底部承力板3对斜向加强板进行支承,使本实施例固定斜向加强板后更能保证斜向加强板的平稳。本实施例还包括顶部承力板4,其中,顶部承力板4水平设置于底部承力板3正上方,顶部承力板4设于两块侧向安装板2之间且其两侧分别与两块侧向安装板2连接,其一端同时与两块矩形钢板的外侧面连接。如此,本实施例应用时可通过顶部承力板4对斜向加强板进行上限位,通过底部承力板3对斜向加强板进行下限位,更能保证斜向加强板固定后结构的平稳。本实施例的底部承力板3、顶部承力板4及两块侧向安装板2集成为一体,底部承力板3、顶部承力板4及两块侧向安装板2构成的整体可采用一根矩形钢管实现,其中,顶部承力板2和底部承力板3两者相对连接矩形钢板端的另一端端头平齐,顶部承力板4的长度小于底部承力板3的长度,即底部承力板3、顶部承力板4及两块侧向安装板2构成的整体为上端具有缺口的矩形管状。如此,本实施例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起来更加便捷。本实施例的侧向安装板2构成有贯穿其侧面的锁止孔5,两块侧向安装板2的锁止孔5同轴设置。本实施例通过预设锁止孔5,使本实施例固定斜向加强板时操作更加便捷。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连接家具面板中斜向加强板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用于连接家具面板中斜向加强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底部承力板(3)、顶部承力板(4)及两块侧向安装板(2),所述连接板(1)由两块竖直设置且彼此垂直连接的矩形钢板构成,两块侧向安装板(2)与两块矩形钢板一一对应连接且连接于矩形钢板外侧面;两块侧向安装板(2)彼此平行,且每块侧向安装板(2)与其连接的矩形钢板构成45°夹角;所述底部承力板(3)水平设置,底部承力板(3)与两块矩形钢板的外侧面连接,两块侧向安装板(2)均连接于底部承力板(3)的上端面;所述顶部承力板(4)水平设置且位于底部承力板(3)正上方,顶部承力板(4)连接于两块侧向安装板(2)之间且与两块矩形钢板的外侧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连接家具面板中斜向加强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底部承力板(3)、顶部承力板(4)及两块侧向安装板(2),所述连接板(1)由两块竖直设置且彼此垂直连接的矩形钢板构成,两块侧向安装板(2)与两块矩形钢板一一对应连接且连接于矩形钢板外侧面;两块侧向安装板(2)彼此平行,且每块侧向安装板(2)与其连接的矩形钢板构成45°夹角;所述底部承力板(3)水平设置,底部承力板(3)与两块矩形钢板的外侧面连接,两块侧向安装板(2)均连接于底部承力板(3)的上端面;所述顶部承力板(4)水平设置且位于底部承力板(3)正上方,顶部承力板(4)连接于两块侧向安装板(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春
申请(专利权)人:曾国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