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3196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先在施肥区域进行打穴;将有机肥预先压缩成与穴洞形状相匹配的肥料棒,然后将肥料棒放置在穴洞中实现施肥,穴洞和肥棒的高度可根据施肥对象植物根系情况调整,穴洞的分布和密度根据植物根系布局和所需有机肥量而设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打穴方法进行施肥,破土体积小,减小了施肥机械动力,容易实现电动化和轻型化,可应用在一般开沟机械无法进入的果园、茶园和桑园等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通常采用开沟机械进行开沟施肥,由于开沟方式破土体积大,需要开沟机械功率大,体积和重量也相应较大,作业时能耗高、噪音大。由于开沟机械体积重量大,不适合山区、丘陵等坡度较大地区作业,也不适用于空间有限的作业环境,如果园、茶园和桑园等,目前这些地方主要以人力开沟施肥为主,效率较低,劳动繁重。急切需要探索一种低功耗、高效率和实施操作方便的机械施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破土体积小、功耗低、施肥效率高的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是先在施肥区域进行机械打穴,将有机肥预先压缩成与穴洞形状相匹配尺寸的高密度肥料棒,将肥料棒放置在穴洞中实现施肥。所述穴洞形状为圆柱形;肥料棒的形状为圆柱形,其直径略小于穴洞。穴洞的高度根据施肥对象植物根系情况调整,使有机肥有效到达植物根部以提高有效利用率;穴洞的分布和密度根据植物根系布局和所需有机肥量而设定,施肥穴洞均是独立打出,方便合理布局,克服了开沟连续性的约束。肥料棒的直径和高度根据穴洞形状进行调整,以达到不同的施肥总量。所述肥料棒的成份为有机肥,密度是散装有机肥的4~5倍,有一定机械强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打穴方法进行施肥,破土体积小,减小了施肥机械动力,容易实现电动化,可应用在一般开沟机械无法进入的果园、茶园和桑园等环境。(2)本专利技术将有机肥预先压缩成棒状,高密度施肥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棒状有机肥密度大,质地紧密,延长了其分解周期,有缓释肥效果;同时,延长了施肥作业时间范围,减轻施肥工作强度。(3)本专利技术的施肥穴洞深度和肥棒高度均可调,有利于肥料有效到达植物根部;施肥穴洞位置布局灵活,可根据植物分布和根系特点确定每个穴位,实现精准施肥。(4)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有机肥料棒具有较长的分解周期,经过肥料棒吸水、膨胀、分解等环节,具有深耕部分效果,长期使用可以改善土壤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首先确定有机肥实施对象作物的分布和根系情况,确定施肥总量和穴洞深度;然后计算肥棒的直径和分布密度;利用成套设备按照尺寸预先压缩有机肥棒,选择合适的打穴机械进行作业,将肥棒放入已打好的穴洞内。根据果园中果树的分布和根系情况,确定圆柱形穴洞的半径为8.0cm,深为50cm,每半米打1个穴洞。按照有机肥肥料棒与散装有机肥密度4.5∶1折算,肥料棒的形状为圆柱形,设计肥料棒的r=7.5cm,h=50cm。然后利用现有的成套设备按照设计的尺寸预先压缩好肥料棒,然后将肥料棒放置入已打好的穴洞中实现施肥。与传统的开沟施肥方法相比,要放置同等重量的有机肥,需要开沟的尺寸为d=30cm,l=45cm。而本实施例仅需半径8.0cm,深50cm的穴洞,有效地减少了破土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先在施肥区域进行机械打穴 ; 将有机肥预先压缩成与穴洞形状相匹配尺寸的高密度肥料棒, 然后将肥料棒放置在穴洞中实现施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施肥区域进行机械打穴;将有机肥预先压缩成与穴洞形状相匹配尺寸的高密度肥料棒,然后将肥料棒放置在穴洞中实现施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穴洞形状为圆柱形,肥料棒的形状为圆柱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凯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