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145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包括一壳体、一盖体及一第一防水件,所述第一防水件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盖体盖合所述壳体进而与所述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于方位上分别包括相互对置的左侧与右侧,以及相互对置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第一凹面,所述第一凹面为一斜面,且所述斜面朝向所述上端部方向坡度向上,所述第一凹面上设置有一第一孔位,所述第一防水件为一环状软性构件,其包括一U型卡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孔位的周缘容置于所述U型卡槽状结构内,所述盖体以滑扣方式组装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共同挤压所述第一防水件至产生形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设置于斜面上的孔位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户外运动的青睐,具有防水、防尘、防跌落的三防电子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该类电子产品的防水结构设计,则一直在本
中不断改进不断超越,且始终为三防电子产品的重要结构设计环节。以现有三防手机电池盖防水结构为例,其包括一后壳、一防水圈及一电池盖,所述防水圈位于所述电池盖上,所述电池盖与所述后壳通过螺丝紧固连接在一起,同时所述电池盖与所述后壳共同挤压所述防水圈至形变过盈实现防水。在以上最常规的电池盖防水结构中,由于采用的是通过单一的所述防水圈实现整个所述电池盖区域的防水,因此,所述防水圈置于所述电池盖与所述后壳靠外围的区域,通过所述防水圈要达到防水效果的面积较大。显然,以上所述电池盖的防水结构中,所述防水圈的制造加工强度要求很高,而防水区域越大的防水圈其加工精度越难保证,因此,存在所述防水圈精度要求较高的问题;其次,所述电池盖采用整体防水方式,防水区域较大,而所述防水圈的挤压形变受力来源为所述电池盖与所述后壳之间的螺丝锁紧力,在螺丝设置的位置,锁紧力较大,而距离螺丝位置越远处,则锁紧力越小,同时,对应螺丝分布越均匀排布越紧密,以及各个螺丝锁紧力的大小越统一,所述防水圈受到的挤压力越均匀,形变越充分,过盈防水效果越好;但是,对于现有技术中较大的防水区域而言,螺丝数量设置越多,占用结构空间越大,所述防水圈受力不均越严重,各个螺丝的锁紧力的一致性越难保证,存在所述防水圈形变不均,防水效果差的问题;此外,采用螺丝紧固结构连接所述电池盖与所述后壳,使用时间长将导致所述螺丝松动的情况,此时将严重影响防水效果,甚至导致防水失效。基于以上考量,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列示的各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所述结构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所述防水圈因防水区域越大而加工制造精度要求高的问题;所述防水圈难以实现受力均匀而导致的形变不均、防水效果差的问题;以及所述三防手机使用时间长存在锁合螺丝松动导致的防水效果差、甚至防水失效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的手机,所述手机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三防手机电池盖防水结构中存在的对所述防水圈因防水区域越大而加工制造精度要求高的问题;所述防水圈难以实现受力均匀而导致的形变不均、防水效果差的问题;以及所述三防手机使用时间长存在锁合螺丝松动导致的防水效果差、甚至防水失效的问题。一种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包括一壳体、一盖体及一第一防水件,所述第一防水件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盖体盖合所述壳体进而与所述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于方位上分别包括相互对置的左侧与右侧,以及相互对置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第一凹面,所述第一凹面为一斜面,且所述斜面朝向所述上端部方向坡度向上,所述第一凹面上设置有一第一孔位,所述第一防水件为一环状软性构件,其包括一U型卡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孔位的周缘容置于所述U型卡槽状结构内,所述盖体以滑扣方式组装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共同挤压所述第一防水件至产生形变。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面上还环绕所述第一孔位周缘处设置有一圈凹陷,所述第一孔位设置于所述凹陷内,所述第一防水件凸出于所述第一凹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件的U型卡槽状结构包括相互对置的一上侧部及一下侧部,以及将所述上侧部与所述下侧部连接为U型的一连接部,所述上侧部包覆于所述凹陷的底面上,所述下侧部则包覆于所述凹陷的底面靠背部一侧,同时通过所述连接部而与所述第一孔位的周缘咬合在一起,所述上侧部相较于所述下侧部肉厚较大,同时所述上侧部还包括一顶面,所述顶面为一与所述第一凹面共面的斜面,所述顶面上还环设有一圈凸起,所述顶面与所述第一凹面平齐,所述凸起则突出于所述第一凹面。进一步的,所述盖体还包括一挤压面,所述挤压面为一与所述第一凹面平行的斜面,从而所述凸起位于相互平行的所述挤压面与所述顶面之间,所述第一防水件受到所述挤压面与所述第一孔位底面的挤压产生形变过盈。进一步的,所述上侧部上还设置有一防呆位,所述凹陷则对应所述防呆位的位置及形状进一步延伸出一防呆孔以容置所述防呆位。进一步的,所述防呆位为所述上侧部的延伸结构,所述防呆位可为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进一步的,所述凹陷底部的背面还设置有一圈限位凸起,所述下侧部位于所述限位凸起包覆的范围内,并于所述下侧部与所述限位凸起的连接边缘处设置有点胶密封。一种防水手机,所述防水手机采用以上所述的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所述的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中,提出了一种局部孔位小范围进行防水的一种结构设计思路;本技术中的所述电池盖局部防水结构,适用于所述电池盖以滑扣或平推方式组装入所述壳体的情形,于需要进行防水的小区域孔位周缘处设置第一防水件,通过所述电池盖的滑扣或平推动作同步与所述壳体挤压所述第一防水件,需要额外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挤压所述第一防水件的两个对置面均为斜面,由此所述第一防水件无论是所述电池盖组装时受到挤压,或是所述电池盖拆解需要回推撤除挤压,都是在所述电池盖与所述壳体合位的瞬间,或是回退的瞬间,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所述电池盖组装时对于所述第一防水构件的摩擦损伤,确保了所述第一防水构件的防水可靠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出的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首先,将所述第一防水件需要进行防水保护的区域大为缩小,使得所述第一防水件加工制造精度降低,同时其所受到的挤压力易于控制、易于实现均匀受力;同时所述电池盖与所述壳体间采用滑扣或平推的方式取代螺丝锁合的方式,不仅减少了锁螺丝的组装工序,还使得所述第一防水件所受到的挤压力始终均匀,不会因为使用时间长而导致受力不均影响防水效果,甚至导致防水失效等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电池盖结构爆炸图。图2电池盖结构组装图。图3后壳立体图一。图4后壳立体图一“A”处放大图。图5后壳立体图一“B”处放大图。图6后壳立体图一“C”处放大图。图7后壳立体图二。图8后壳局部立体图一。图9后壳局部立体图二。图10电池盖立体图。图11电池盖立体图“D”处放大图。图12第一防水件立体图一。图13第一防水件立体图二。图14第二防水件立体图一。图15第二防水件立体图二。图16盖板立体图一。图17盖板立体图二。图18按压件立体图一。图19按压件立体图二。图20固定件立体图一。图21固定件立体图二。图22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图23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A-A剖视图。图24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B-B剖视图。图25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B-B剖视图“E”处放大图。图26第二防水件与盖板组装图。图27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C-C剖视图。图28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C-C剖视图“F”处放大图。图29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D-D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本申请以一三防手机电池盖的防水结构为例进行具体阐述。请参照图1至图2,为本实施例三防手机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包括一壳体、一盖体及一第一防水件,所述第一防水件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盖体盖合所述壳体进而与所述壳体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于方位上分别包括相互对置的左侧与右侧,以及相互对置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第一凹面,所述第一凹面为一斜面,且所述斜面朝向所述上端部方向坡度向上,所述第一凹面上设置有一第一孔位,所述第一防水件为一环状软性构件,其包括一U型卡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孔位的周缘容置于所述U型卡槽状结构内,所述盖体以滑扣方式组装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共同挤压所述第一防水件至产生形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面孔位的防水结构,包括一壳体、一盖体及一第一防水件,所述第一防水件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盖体盖合所述壳体进而与所述壳体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于方位上分别包括相互对置的左侧与右侧,以及相互对置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第一凹面,所述第一凹面为一斜面,且所述斜面朝向所述上端部方向坡度向上,所述第一凹面上设置有一第一孔位,所述第一防水件为一环状软性构件,其包括一U型卡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孔位的周缘容置于所述U型卡槽状结构内,所述盖体以滑扣方式组装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共同挤压所述第一防水件至产生形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面上还环绕所述第一孔位周缘处设置有一圈凹陷,所述第一孔位设置于所述凹陷内,所述第一防水件凸出于所述第一凹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件的U型卡槽状结构包括相互对置的一上侧部及一下侧部,以及将所述上侧部与所述下侧部连接为U型的一连接部,所述上侧部包覆于所述凹陷的底面上,所述下侧部则包覆于所述凹陷的底面靠背部一侧,同时通过所述连接部而与所述第一孔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斌陈东明杨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尔爱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