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1254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换器电路,该电路包括: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以及与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相连接的零电压转换电路,零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在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中的转换开关导通之前,将转换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工作电压降为零。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转换开关导通前,可以使得转换开关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工作电压降为零,降低转换开关损耗,延长转换开关寿命,还可以降低转换器电路中的电磁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换器电路
本技术涉及现代电能变换
,特别是涉及一种转换器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开关器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近年来,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在转换器中广泛应用。请参考图2,该电路第一直流电源V1、第二直流电源V2、第一二极管D1、谐振电感Lr、储能电感L1、储能电容C1,转换开关S、第二二极管D2、滤波电容Co和负载电阻R,其中,第一直流电源V1的负极、第二直流电源V2的负极、转换开关S的第二端、滤波电容Co的第二端和负载电阻R的第二端连接在一个节点上,谐振电感Lr的第二端、储能电容C1的第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在一个节点上,储能电容C1的第二端、储能电感L1的第二端和转换开关S的第一端连接在一个节点上,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滤波电容Co的第一端和负载电阻R的第一端连接到一个节点上;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直流电源V1的正极相连接,其阴极与谐振电感Lr的第一端相连接;储能电感L1的第一端与第二直流电源V2的正极相连接。现有的,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在应用过程中,因电路结构等原因,其中的转换开关常常处于硬开关的工作状态。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电路中的电磁干扰和开关损耗也随之增加。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降低转换器中的转换开关的电磁干扰和开关损耗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转换器电路,以降低转换器中的转换开关的电磁干扰和开关损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换器电路,包括: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以及与所述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相连接的零电压转换电路,所述零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在所述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中的转换开关导通之前,将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工作电压降为零。优选地,所述零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辅助电容、辅助电感、快速恢复二极管和辅助开关;其中,所述辅助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辅助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辅助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辅助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所述辅助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辅助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辅助电感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的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辅助电感与所述辅助电容的公共端与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辅助电容与所述辅助开关的公共端与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二端相连。优选地,所述转换开关为NMOS开关管,其第一端为漏极,第二端为源极。优选地,所述辅助开关为NMOS开关管,其第一端为漏极,第二端为源极。优选地,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为肖特基二极管。优选地,所述转换开关的转换驱动脉冲与所述辅助开关的驱动脉冲的频率相同,且,所述转换驱动脉冲的占空比为所述驱动脉冲的N倍,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数。优选地,在所述转换开关与所述辅助开关处于截止状态的情况下,当所述辅助开关在所述驱动脉冲的作用下导通后,形成降零回路,所述降零回路将所述转换开关的工作电压降为零。优选地,所述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中的第一直流电源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直流电源的电压。应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以及与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相连接的零电压转换电路,零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在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中的转换开关导通之前,将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工作电压降为零。本技术提供的转换器电路在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的基础上增加零电压转换电路,在转换开关导通前,可以使得转换开关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工作电压降为零,降低转换开关损耗,延长转换开关寿命,还可以降低转换器电路中的电磁干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一种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转换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转换器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转换器电路对应的时序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转换器电路,该电路包括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以及与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相连接的零电压转换电路,零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在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中的转换开关导通之前,将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工作电压降为零。本技术提供的转换器电路在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的基础上增加零电压转换电路,在转换开关导通前,可以使得转换开关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工作电压降为零,降低转换开关损耗,延长转换开关寿命,还可以降低转换器电路中的电磁干扰。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转换器电路包括: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101以及与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101相连接的零电压转换电路102,零电压转换电路102,用于在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中的转换开关导通之前,将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工作电压降为零。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电容-电感转换器电路101与零电压转换电路102之间的连接关系请参见图1。增加零电压转换器电路102之后,可以在导通转换开关S期间(在转换开关S导通之前),将转换开关S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工作电压VS降为零,即可以使得转换开关处于在软开关的工作状态。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开关电容-电感转换器电路101具体的电路结构可以参照图2,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器电路可以是基于图2所示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零电压转换器电路102后所得到电路。请结合图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零电压转换电路102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器件及结构。辅助电容Cr、辅助电感Lr1、快速恢复二极管Dr和辅助开关S1,其中,辅助电容Cr的第一端与辅助电感Lr1的第一端相连,辅助电容Cr的第二端与辅助开关S1的第二端相连,辅助电感Lr1的第二端与辅助开关S1的第一端相连,快速恢复二极管Dr的阳极与辅助电感Lr1的第二端相连,快速恢复二极管Dr的阴极与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101的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辅助电感Lr1与辅助电容Cr的公共端与转换开关S的第一端相连,辅助电容Cr与辅助开关S1的公共端与转换开关S的第二端相连。需要说明的是,除转换开关S和辅助开关S1之外所涉及到的电子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仅为便于描述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并非限制其连接端口也就说针对两个连接端口可以转换使用。例如针对负载电阻R,负载电阻的第一端可以是两个连接端中的任意一个,当第一端确定之后,其第二端也会被确定。针对上述的描述关于第一端、第二端,遵照以下原则:当该电子器件在图1和/或图2中横放时,其第一端为该电子器件的左侧连接端,第二端为该电子器件的右侧连接端;当该电子器件竖放时,其第一端为该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转换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以及与所述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相连接的零电压转换电路,所述零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在所述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中的转换开关导通之前,将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工作电压降为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以及与所述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相连接的零电压转换电路,所述零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在所述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中的转换开关导通之前,将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工作电压降为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辅助电容、辅助电感、快速恢复二极管和辅助开关;其中,所述辅助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辅助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辅助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辅助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所述辅助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辅助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辅助电感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快速恢复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电容-电感转换电路的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辅助电感与所述辅助电容的公共端与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辅助电容与所述辅助开关的公共端与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二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俊杰邓雪微黄志恒王得安贾智海梅汝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