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耦合式双电感
本技术涉及一种非耦合式双电感,特别是一种具有超低耦合系数与节约整体空间提高功率密度的非耦合式双电感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关于电源产品或电源模块而言,追求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的目标,乃是永不改变的话题,也就是未来发展一致的趋势。这就给电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功率电感,如何减小体积从而实现高功率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感组件构成基本上都是分立,且以单体为主。极少部分是一体多个电感的结构应用。现有部分的双电感组件也都是简单的同一磁路多组线圈的耦合式双电感所组成。另外,使用多个单体电感,从而简单通过机械的方式粘合成一体也可以实现两个电感成为一体。然而这种方式比较占用空间,对于节约整体电感空间提高功率密度没有太大的进步与贡献,因此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有待且必要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可以解决以上提及各种问题,并且具有以下两个优势:一为非耦合(两个电感可独立应用,互不干扰)的组件构造以及另一为最大程度地节约整体的体积和空间。本技术非耦合式双电感的结构,藉由合理的磁路设计来实现两个电感之间具有极低的耦合系数,并且实现两个电感为独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耦合式双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铁芯体,所述主铁芯体包括设有一中间柱体;多个次铁芯体,系相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的两侧;多个金属片线圈,系对应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的两侧与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之间;以及多个片状体,系对应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所述多个金属片线圈及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之间;其中,由所述主铁芯体的所述中间柱体和所述于所述主铁芯体两侧设置的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与所述多个金属片线圈相互组合,形成有一第一电感与一第二电感;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感是通过所述多个片状体的设置而控制所述主铁芯体与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之间的气隙,以到达所需要的电感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耦合式双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铁芯体,所述主铁芯体包括设有一中间柱体;多个次铁芯体,系相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的两侧;多个金属片线圈,系对应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的两侧与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之间;以及多个片状体,系对应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所述多个金属片线圈及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之间;其中,由所述主铁芯体的所述中间柱体和所述于所述主铁芯体两侧设置的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与所述多个金属片线圈相互组合,形成有一第一电感与一第二电感;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感是通过所述多个片状体的设置而控制所述主铁芯体与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之间的气隙,以到达所需要的电感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耦合式双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铁芯体系呈一工字型的主铁芯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耦合式双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次铁芯体系包括有一右侧铁芯体及一左侧铁芯体,系分别呈一I片状型或者I变型为T型的铁芯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耦合式双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铁芯体包括有一右侧组装平面、一左侧组装平面;所述右侧铁芯体及所述左侧铁芯体分别具有一组装表面;所述右侧铁芯体的组装表面与所述主铁芯体的右侧组装平面相盖合;所述左侧铁芯体的组装表面与所述主铁芯体的左侧组装平面相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修竹,朱南海,
申请(专利权)人:美商泛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