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78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配器,包括分配部及与所述分配部连接的导流部,所述分配部上设有至少两个分流通道,所述导流部上设有均流孔,所述均流孔靠近所述分配部的一端设有混合腔,所述均流孔与所述分流通道通过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均流孔的内径。制冷剂由均流孔进入混合腔,再从混合腔进入不同的分流通道。由于混合腔的内径大于均流孔的内径,制冷剂进入混合腔内会减压,此时压力变化会使制冷剂混合更均匀,使得进入不同管道的气态及液态的制冷剂分配更平均,使热泵的整体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配器
本技术涉及热泵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配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热泵作为调节室内温度的重要设备,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热泵通过制冷剂在气态与液态之间的切换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热泵通过分配器将液态的制冷剂分配至不同的管道,但由于制冷剂在液体状态下会同时存在部分气态制冷剂,传统的分配器结构存在缺陷,会导致气态制冷剂过多的进入某些管道,导致不同管道的气态及液态制冷剂分配不平均,影响热泵的整体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冷剂分配更平均的分配器。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配器,包括分配部及与所述分配部连接的导流部,所述分配部上设有至少两个分流通道,所述导流部上设有均流孔,所述均流孔靠近所述分配部的一端设有混合腔,所述均流孔与所述分流通道通过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均流孔的内径。制冷剂由均流孔进入混合腔,再从混合腔进入不同的分流通道。由于混合腔的内径大于均流孔的内径,制冷剂进入混合腔内会减压,此时压力变化会使制冷剂混合更均匀,使得进入不同管道的气态及液态的制冷剂分配更平均,使的热泵的整体工作效率更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流部包括均流板,所述导流部内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均流孔设于所述均流板上,所述均流板设于所述导流通道内,所述均流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壁匹配。此时分配器的生产工艺更简单,同时可根据使用需求更换具有不同尺寸均流孔的均流板,由于均流板设于导流通道内,均流孔设于均流板上,则均流孔的内径小于导流通道的内径,当制冷剂由导流通道一侧进入均流孔内时,由于内径的变化,可提高制冷剂通道均流孔的速度,此时可提高在混合腔内气态及液态制冷剂的混合效果,有利于平均分配制冷剂,提高工作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分流通道的内壁围成锥尖体。制冷剂在混合腔内混合均匀后,通过锥尖体的分液效果进入不同分流通道,可保证分液平均,同时锥尖体可减少分液过程中的阻力,使制冷剂进入不同分流通道的过程更顺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均流板与所述锥尖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mm~4mm。若均流板与锥尖体之间的最小距离过大,会导致设计及生产的成本增加;若均流板与锥尖体之间的最小距离过小,会挤压混合腔的空间,影响混合制冷剂及分流的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混合腔的内径,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壁与所述混合腔的内壁的连接处为阶梯结构,所述均流板抵设于所述阶梯结构处。导流通道的内径大于混合腔的内径,可保证制冷剂由导流通道至混合腔的过程中,制冷剂的流速提升,有利于制冷剂的混合及分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的外侧壁用于与输送制冷液的进液管的内壁匹配,所述导流部内还设有与所述均流孔连通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设于所述均流孔远离所述混合腔的一侧,所述输送通道的内径沿靠近所述均流孔的方向逐渐减小。制冷剂在由输送通道进入均流孔的过程中,由于内径逐渐减小,造成流速逐渐增大,可提高制冷剂在均流孔及混合腔内的混合效果,同时流速的提升有利于使制冷剂的分配更平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通道的轴线与所述均流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30°。此时制冷剂可更为顺畅的进入分流通道,有利于制冷剂的平均分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均流孔的轴线与至少两个所述分流通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均相等。上述结构可保证进入进入不同的分流通道的制冷剂分配平均,有利于提高制冷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分配器还包括与所述分流通道匹配的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的壁厚为2mm~3mm。此时分支管与分配器之间的更易焊接,同时制造更节省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配部的外径沿远离所述导流部的方向逐渐增大。分配部与分流通道的布置方式匹配,可减少分配器的体积,同时减少制造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分配器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分配器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分配部,110、分流通道,120、锥尖体,130、凹槽,200、导流部,201、均流孔,202、输送通道,210、均流板,220、导流通道,300、混合腔,400、分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分配器主要用于对热泵的制冷剂的分配,但通过对分配器的尺寸及材质的更改,上述分配器还可用于其他用途。本实施例中,分配器的材质为黄铜,黄铜的性质稳定,不易受到腐蚀,同时与热泵内部其他的黄铜件的焊接效果好。如图1所示,分配器包括分配部100及与分配部100连接的导流部200,分配部100上设有至少两个分流通道110,导流部200上设有均流孔201,均流孔201靠近分配部100的一端设有混合腔300,均流孔201与分流通道110通过混合腔300连通,混合腔300的内径大于均流孔201的内径。制冷剂由均流孔201进入混合腔300,再从混合腔300进入不同的分流通道110。由于混合腔300的内径大于均流孔201的内径,制冷剂进入混合腔300内会减压,此时压力变化会使制冷剂混合更均匀,使得进入不同管道的气态及液态的制冷剂分配更平均,使热泵的整体工作效率更高。如图1所示,上述导流部200包括均流板210,导流部200内设有导流通道220,均流孔201设于均流板210上,均流板210设于导流通道220内,均流板210的外侧壁与导流通道220的内壁匹配。此时分配器的生产工艺更简单,同时可根据使用需求更换具有不同尺寸均流孔201的均流板210,由于均流板210设于导流通道220内,均流孔201设于均流板210上,则均流孔201的内径小于导流通道220的内径,当制冷剂由导流通道220一侧进入均流孔201内时,由于内径的变化,可提高制冷剂通道均流孔201的速度,此时可提高在混合腔300内气态及液态制冷剂的混合效果,有利于平均分配制冷剂,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导流部200可通过导流通道220套接输送制冷液的进液管。如图1所示,至少两个分流通道110的内壁围成锥尖体120。制冷剂在混合腔300内混合均匀后,通过锥尖体120的分液效果进入不同分流通道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分配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配部及与所述分配部连接的导流部,所述分配部上设有至少两个分流通道,所述导流部上设有均流孔,所述均流孔靠近所述分配部的一端设有混合腔,所述均流孔与所述分流通道通过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均流孔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配部及与所述分配部连接的导流部,所述分配部上设有至少两个分流通道,所述导流部上设有均流孔,所述均流孔靠近所述分配部的一端设有混合腔,所述均流孔与所述分流通道通过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均流孔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包括均流板,所述导流部内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均流孔设于所述均流板上,所述均流板设于所述导流通道内,所述均流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壁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分流通道的内壁围成锥尖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与所述锥尖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mm~4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混合腔的内径,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壁与所述混合腔的内壁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华锋朱敏高翔刘远辉张忠英林少群庄伟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