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中央枢轴、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与第四枢轴。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扭力部、第二扭力部与第一穿孔,第一扭力部与第二扭力部位于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扭力部、第四扭力部与第二穿孔,第三扭力部与第四扭力部位于第二连接件的相对两端。中央枢轴枢接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第一枢轴枢接第一扭力部并固接第一固定件,第二枢轴枢接第二扭力部并滑动连接第二固定件,第三枢轴枢接第三扭力部并固接第二固定件,第四枢轴枢接第四扭力部并滑动连接第一固定件。此枢纽器结构精简,整体成本较低,且体积小而重量轻,连带使得使用此枢纽器的电子装置整体也能更加轻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枢纽器,尤其涉及一种枢接于电子装置两板件使两板件可相对展开与相对闭合的枢纽器以及此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具有两板件,且两板件彼此枢接而可相对展开与相对闭合。此电子装置例如是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包括设置有显示器的第一板件与设置有键盘的第二板件,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彼此枢接而可相对展开与相对闭合。一般来说,此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会通过枢纽器而使彼此枢接。当用户将此电子装置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展开至特定夹角时,此两板件需要能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常态维持此特定夹角,以便于使用。例如,将第二板件的键盘平置于桌面上,而第一板件的显示器相对于第二板件的键盘的夹角可常态维持在90度至120度,如此一来,用户才能方便操作此电子装置。此外,当用户将此电子装置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相对闭合时,也就是用户不须使用此电子装置时,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夹角也要能常态维持在0度的相对闭合状态,以便于用户移动或携带此电子装置。在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装置与其所使用的枢纽器,除了要让电子装置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彼此枢接,也要让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能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常态维持特定夹角,因此现有的枢纽器需要增设许多扭力装置,造成整体的成本上升,且其体积与重量也会增加,而现有的电子装置为能容置现有的枢纽器,也势必会更加厚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以期达到简化枢纽器结构、降低整体成本并使电子装置整体更加轻薄的目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枢纽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中央枢轴、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与第四枢轴。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扭力部、第二扭力部与第一穿孔,第一扭力部与第二扭力部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第一穿孔位于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之间。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扭力部、第四扭力部与第二穿孔,第三扭力部与第四扭力部分别位于第二连接件的相对两端,第二穿孔位于第二连接件的相对两端之间,其中,第二连接件在轴向上邻近第一连接件,且第二穿孔在轴向上对齐第一穿孔。第一固定件在轴向上对齐第一扭力部与第四扭力部,第二固定件在横向上邻近第一固定件且在轴向上对齐第三扭力部与第二扭力部。其中,所述横向与所述轴向彼此垂直。中央枢轴枢接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第一枢轴枢接第一扭力部并固接第一固定件,第二枢轴枢接第二扭力部并滑动连接第二固定件,第三枢轴枢接第三扭力部并固接第二固定件,第四枢轴枢接第四扭力部并滑动连接第一固定件。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轴孔,第一枢轴的末端卡合于第一轴孔;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轴孔,第三枢轴的末端卡合于第二轴孔。进一步地,第一轴孔为非圆形,第一枢轴的末端具有非圆形的轮廓,第一轴孔匹配第一枢轴的末端;第二轴孔为非圆形,第三枢轴的末端具有非圆形的轮廓,第二轴孔匹配第三枢轴的末端。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滑槽,第四枢轴的末端可滑动地卡合于第一滑槽;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滑槽,第二枢轴的末端可滑动地卡合于第二滑槽。进一步地,第一滑槽为长圆形而具有长轴与短轴,第四枢轴的末端具有非圆形的轮廓,第一滑槽的短轴匹配第四枢轴的末端,而第四枢轴的末端可沿第一滑槽的长轴滑动;第二滑槽为长圆形而具有长轴与短轴,第二枢轴的末端具有非圆形的轮廓,第二滑槽的短轴匹配第二枢轴的末端,而第二枢轴的末端可沿第二滑槽的长轴滑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扭力部包括一对第一夹臂,这对第一夹臂夹持第一枢轴;第三扭力部包括一对第三夹臂,这对第三夹臂夹持第三枢轴。进一步地,第二扭力部包括一对第二夹臂,这对第二夹臂夹持第二枢轴;第四扭力部包括一对第四夹臂,这对第四夹臂夹持第四枢轴。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件在轴向上彼此对称设置,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位于此两个第一固定件之间;第二固定件有两个,两个第二固定件在轴向上彼此对称设置并在横向上分别邻近两个第一固定件,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位于此两个第二固定件之间。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有多个,第二连接件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在轴向上彼此交错排列。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枢纽器、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第一板件固接第一固定件,而第二板件固接第二固定件。综上所述,根据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中的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所述枢纽器的结构精简,整体成本较低,且所述枢纽器的体积小而重量轻,连带使得电子装置整体也能更加轻薄。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暸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的爆炸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于180度的前视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于90度的前视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于0度的前视示意图。标号说明10枢纽器100第一连接件110第一扭力部111第一夹臂120第二扭力部121第二夹臂130第一穿孔200第二连接件210第三扭力部211第三夹臂220第四扭力部221第四夹臂230第二穿孔300第一固定件310第一轴孔320第一滑槽400第二固定件410第二轴孔420第二滑槽500中央枢轴510第一枢轴511、521、531、541末端520第二枢轴530第三枢轴540第四枢轴Da轴向Dc横向。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1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枢纽器10可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可为笔记本电脑,且所述笔记本电脑可包括设置有显示器的第一板件(图未示)与设置有键盘的第二板件(图未示),所述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可通过枢纽器10彼此枢接。枢纽器10包括第一连接件100、第二连接件200、第一固定件300与第二固定件400,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200在轴向Da上交错排列,且位于第一固定件300与第二固定件400之间,而第一固定件300与第二固定件400在横向Dc上彼此相邻。如图1所示,所述横向Dc与所述轴向Da彼此垂直。所述第一板件用于固接第一固定件300,而所述第二板件则用于固接第二固定件400。因此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相对闭合或相对展开时,会相应地带动第一固定件300与第二固定件400相对闭合或相对展开。请参照图2与图3,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10的爆炸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200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枢纽器10还包括中央枢轴500、第一枢轴510、第二枢轴520、第三枢轴530与第四枢轴540。第一连接件100包括第一扭力部110、第二扭力部120与第一穿孔130,第一扭力部110与第二扭力部120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扭力部、第二扭力部与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扭力部与所述第二扭力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穿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之间;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扭力部、第四扭力部与第二穿孔,所述第三扭力部与所述第四扭力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穿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相对两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在轴向上邻近所述第一连接件,且所述第二穿孔在所述轴向上对齐所述第一穿孔;第一固定件,在所述轴向上对齐所述第一扭力部与所述第四扭力部;第二固定件,在横向上邻近所述第一固定件且在所述轴向上对齐所述第三扭力部与所述第二扭力部,其中,所述横向与所述轴向彼此垂直;中央枢轴,枢接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第一枢轴,枢接所述第一扭力部并固接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枢轴,枢接所述第二扭力部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第三枢轴,枢接所述第三扭力部并固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以及第四枢轴,枢接所述第四扭力部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扭力部、第二扭力部与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扭力部与所述第二扭力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穿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之间;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扭力部、第四扭力部与第二穿孔,所述第三扭力部与所述第四扭力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穿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相对两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在轴向上邻近所述第一连接件,且所述第二穿孔在所述轴向上对齐所述第一穿孔;第一固定件,在所述轴向上对齐所述第一扭力部与所述第四扭力部;第二固定件,在横向上邻近所述第一固定件且在所述轴向上对齐所述第三扭力部与所述第二扭力部,其中,所述横向与所述轴向彼此垂直;中央枢轴,枢接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第一枢轴,枢接所述第一扭力部并固接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枢轴,枢接所述第二扭力部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第三枢轴,枢接所述第三扭力部并固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以及第四枢轴,枢接所述第四扭力部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轴孔,所述第一枢轴的末端卡合于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轴孔,所述第三枢轴的末端卡合于所述第二轴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纽器,其中,所述第一轴孔为非圆形,所述第一枢轴的末端具有非圆形的轮廓,所述第一轴孔匹配所述第一枢轴的末端;所述第二轴孔为非圆形,所述第三枢轴的末端具有非圆形的轮廓,所述第二轴孔匹配所述第三枢轴的末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滑槽,所述第四枢轴的末端可滑动地卡合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翌呈,蔡宗洋,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