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包括第一联接件,及与第一联接件旋转联接的第二联接件;所述第一联接件设有环形腔;所述第二联接件设有旋转凸起;所述环形腔一侧设有用于将旋转凸起安装至环形腔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有挡块;所述旋转凸起与环形腔旋转联接,以使第一联接件相对第二联接件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联接件的环形腔与第二联接件的旋转凸起的相互匹配联接,再将挡块固定联接在安装口的,以使第一联接件与第二联接件能相互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旋转凸起封闭在环形腔内,避免受腐蚀、磨损、损坏,增长联接件的寿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
本技术涉及联接件,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
技术介绍
市面上很多联接件转动部分不是封闭的,裸露在外面容易收到腐蚀、磨损、损坏等,而且加工不方便,影响大批量生产,制造成本低。还有,现在两个相互转动的联接件,基本是利用间隙配合组装在一起,然后利用外力将其中一个联接件挤压变形,以使与另外一个联接件转动联接。这样的联接件由于挤压变形的组装方式,配合不够紧密,影响寿命,而且联接件压扁后,表面受力后形变,影响美观,装配后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增加工序的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包括第一联接件,及与第一联接件旋转联接的第二联接件;所述第一联接件设有环形腔;所述第二联接件设有旋转凸起;所述环形腔一侧设有用于将旋转凸起安装至环形腔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有挡块;所述旋转凸起与环形腔旋转联接,以使第一联接件相对第二联接件转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环形腔包括卡接腔,与卡接腔联通的安装孔;所述旋转凸起包括与卡接腔旋转联接的凸起部,及与安装孔旋转联接的联接轴;所述凸起部与安装轴固定联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卡接腔的最小直径为安装孔最大直径的1.1—10倍;所述旋转凸起的直径为联接轴的直径的1.1—10倍。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口两侧壁与环形腔内壁相切;所述挡块与安装口侧壁相对的两侧面平行设置。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口为向环形腔一侧收紧的楔形口;所述挡块也为楔形设置。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口包括设于卡接腔一侧的第一安装槽位,及与安装孔配合联接的第二安装槽位;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与第二安装槽位设于同一侧;所述挡块包括与第一安装槽位配合联接的第一挡部,及与第二安装槽位配合联接的第二挡部;所述卡接腔与安装孔台阶设置,且所述第一挡部与第二挡部也为台阶设置。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联接件或\和第二联接件设有联接环。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挡块朝向环形腔一侧设有弧形面。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联接件的环形腔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联接件设有贯穿旋转凸起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贯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通过第一联接件的环形腔与第二联接件的旋转凸起的相互匹配联接,再将挡块固定联接在安装口的,以使第一联接件与第二联接件能相互转动。本技术旋转凸起封闭在环形腔内,避免受腐蚀、磨损、损坏,增长联接件的寿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实施例1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实施例1的第一联接件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实施例1的第二联接件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实施例1挡块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的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的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的实施例4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视图。实施例1:如图1—图4,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包括第一联接件10,及与第一联接件10旋转联接的第二联接件20。所述第一联接件10设有环形腔11;所述第二联接件20设有旋转凸起21;所述环形腔11一侧设有用于将旋转凸起21安装至环形腔11的安装口12;所述安装口12设有挡块30,在第二联接件20的旋转凸起21安装到第一联接件10的环形腔11后,将挡块30固定在安装口12上(挡块30和安装口12的固定可以是焊接固定、胶水粘合固定等);所述旋转凸起21与环形腔11旋转联接,以使第一联接件10相对第二联接件20转动。优选的,挡块30的外轮廓与安装口12的形状相适应。环形腔11包括卡接腔111,与卡接腔111联通的安装孔112;所述旋转凸起21包括与卡接腔111旋转联接的凸起部211,及与安装孔112旋转联接的联接轴212;所述凸起部211与安装轴212固定联接。优选的,为了第二联接件能够在第一联接件10上更好转动而不脱落,所述卡接腔111的最小直径为安装孔112最大直径的1.1—10倍;所述旋转凸起21的直径为联接轴212的直径的1.1—10倍。优选的,为了加工和安装方便,所述安装口12两侧壁与环形腔11内壁相切;所述挡块30与安装口12侧壁相对的两侧面平行设置。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12为向环形腔11一侧收紧的楔形口;所述挡块30为与楔形安装口12相互匹配的楔形结构。所述安装口12包括设于卡接腔111一侧的第一安装槽位121,及与安装孔112配合联接的第二安装槽位122;所述第一安装槽位121与第二安装槽位122设于同一侧;所述挡块30包括与第一安装槽位121配合联接的第一挡部31,及与第二安装槽位122配合联接的第二挡部32;所述卡接腔111与安装孔112台阶设置,且所述第一挡部31与第二挡部32也为台阶设置。为了方便本联接件和其它物件联接,所述第一联接件10或\和第二联接件20设有联接环40。优选的,为了第一联接件10和第二联接件20相互转动更加顺畅,挡块30朝向环形腔11一侧设有弧形面。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安装孔112的长度为卡接腔111的长度的1-10倍。第一联接件10外侧设置联接环40,第二联接件外侧设置挂钩41。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第二联接件20外侧与环状体43铰接;第一联接件10一端设置有联接凸起13,且另一端设置安装口12。挡块30安装在安装口12,且挡块30远于环形腔11的一端也设有联接凸起12(即挡块30安装在第一联接件10后,形成在第一联接件10两端都设有联接凸起13)。第一安装槽位121为槽型设置,且与挡块30上的凸起相匹配。实施例4:如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第一联接件10的环形腔11设有第一通孔14;所述第二联接件20设有贯穿旋转凸起21的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14与第二通孔22相互贯通。优选的,第一通孔14的轴线与第二通孔22的轴线相互贯通。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22可以用来穿过绳子等物件,以使联接结构与其它物件联接。本技术,主要是作为联接件用,特别是钥匙扣锁。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通过第一联接件的环形腔与第二联接件的旋转凸起的相互匹配联接,再将挡块固定联接在安装口的,以使第一联接件与第二联接件能相互转动。本技术旋转凸起封闭在环形腔内,避免受腐蚀、磨损、损坏,增长联接件的寿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技术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技术的保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包括第一联接件,及与第一联接件旋转联接的第二联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件设有环形腔;所述第二联接件设有旋转凸起;所述环形腔一侧设有用于将旋转凸起安装至环形腔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有挡块;所述旋转凸起与环形腔旋转联接,以使第一联接件相对第二联接件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包括第一联接件,及与第一联接件旋转联接的第二联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件设有环形腔;所述第二联接件设有旋转凸起;所述环形腔一侧设有用于将旋转凸起安装至环形腔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有挡块;所述旋转凸起与环形腔旋转联接,以使第一联接件相对第二联接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包括卡接腔,与卡接腔联通的安装孔;所述旋转凸起包括与卡接腔旋转联接的凸起部,及与安装孔旋转联接的联接轴;所述凸起部与安装轴固定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腔的最小直径为安装孔最大直径的1.1—10倍;所述旋转凸起的直径为联接轴的直径的1.1—10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卡槽型旋转联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两侧壁与环形腔内壁相切;所述挡块与安装口侧壁相对的两侧面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尹晓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