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33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包括挂钩以及传动件,所述挂钩中部与电梯底板铰接,所述挂钩一端设置有可与层门钣金上的沟槽相钩挂的弯钩,另一端设置有传动孔,所述传动件上设置有带动所述挂钩旋转的传动柱,所述传动柱设置在所述传动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结构简单,自锁效果好,在非解锁位置施加作用力无法解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属于电梯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广泛应用在高楼里面,人站在电梯的轿厢内,轿厢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沿着电梯井道上升或下降。电梯具有两层门,包括安装在轿厢上的轿门以及安装在井道壁上的层门,轿门与层门重叠设置。随着电梯的普遍使用,人掉进电梯井里面事件频发,其中一些是由于层门容易打开或者没有关紧造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市面上的层门的锁机构,有可能在受到振动,或者非开锁区的作用力就可以打开,这样就会造成人员掉井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结构简单,自锁效果好,在非解锁位置施加作用力无法解锁。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包括挂钩以及传动件,所述挂钩与电梯底板铰接,所述挂钩一端设置有可与层门钣金上的沟槽相钩挂的弯钩,另一端设置有传动孔,所述传动件上设置有带动所述挂钩旋转的传动柱,所述传动柱设置在所述传动孔内。所述传动件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所述主动杆与所述电梯底板铰接,在所述从动杆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从动杆垂直,所述主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杆,所述传动柱设置在所述从动杆上。所述传动孔为倒L形。还包括成对设置在所述电梯底板上的直线轴承,所述从动杆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直线轴承内。所述主动杆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从动杆分别位于所述主动杆与所述电梯底板铰接的位置的两侧。在所述主动杆与所述层门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在所述挂钩与所述层门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在所述层门钣金上还设置有触点开关。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通过传动件的传动柱带动挂钩旋转,挂钩可以与层门的层门钣金上的沟槽脱离,解除自锁,层门可以打开,由于传动柱的阻挡,除非对传动件施加力或者作用力非常大足以使挂钩结构破坏,否则从挂钩的其他任何方向施加力,都无法使挂钩旋转脱离沟槽,结构更加简单,自锁效果更好;(2)传动件上设置有滚轮,当电梯的轿门钣金靠近滚轮,可以驱动传动件旋转从而带动挂钩转动,滚轮沿着轿门滑动,摩擦力更小,传动件旋转更加顺畅;(3)第一复位弹簧可以将主动杆进行复位,第二复位弹簧可以将挂钩复位到与层门钣金的沟槽相钩挂,使层门关紧;(4)触点开关用于检测层门是否紧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处于自锁状态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处于自锁状态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解除自锁状态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包括挂钩1以及传动件2,所述挂钩1中部与电梯底板3铰接,一端设置有可与层门钣金上的沟槽相钩挂的弯钩11,另一端部设置有传动孔12,传动件2上设置有带动所述挂钩1旋转的传动柱221,所述传动柱221设置在所述传动孔12内。具体的,挂钩1中部与电梯底板3铰接,挂钩1一端设置有可与层门上的沟槽相钩挂的弯钩11,可与层门钣金6的沟槽相钩挂,将层门锁紧;挂钩1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孔12,传动孔12为倒L形。传动件2包括主动杆21和从动杆22,主动杆21中部与电梯底板3铰接,其一端部安装有滚轮23,另一端部设置有滑杆211,在从动杆22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从动杆垂直,滑杆221与滑槽相配合,并且可以在滑槽内滑动。从动杆22上安装传动柱221,传动柱221设置在传动孔12中,传动柱221运动可以带动挂钩1转动。电梯底板上成对安装直线轴承24,从动杆22的两端分别穿过直线轴承24。在主动杆21与层门底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8。在挂钩1与层门底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4,可将挂钩1复位到与层门钣金6的沟槽相钩挂。在层门上还设置有触点开关5,当挂钩1与触点开关5没有结合,说明挂钩脱离了沟槽,电路就会断开。本技术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的动作原理如下:当处于自锁状态时,挂钩1与层门钣金6上的沟槽相配合,从动杆22上的传动柱221位于传动孔12内,由于传动柱221的限制,除非对滚轮23施加力或者作用力非常大足以使挂钩结构破坏,否则从挂钩1的其他任何方向施加力,都无法使挂钩1旋转脱离沟槽。当轿门到达层门时,轿门上的轿门钣金7触动挂钩1上的滚轮23,并向右推动滚轮23,驱动主动杆21转动,主动杆21转动带动从动杆22移动,从动杆22上的传动柱221沿着既定轨迹移动,并带动挂钩1旋转脱离层门钣金6上的沟槽,层门的自锁解除,层门可以打开。轨迹限定了挂钩1的打开角度,防止挂钩1的打开角度过大而难以复位。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挂钩以及传动件,所述挂钩与电梯底板铰接,所述挂钩一端设置有可与层门钣金上的沟槽相钩挂的弯钩,另一端设置有传动孔,所述传动件上设置有带动所述挂钩旋转的传动柱,所述传动柱设置在所述传动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挂钩以及传动件,所述挂钩与电梯底板铰接,所述挂钩一端设置有可与层门钣金上的沟槽相钩挂的弯钩,另一端设置有传动孔,所述传动件上设置有带动所述挂钩旋转的传动柱,所述传动柱设置在所述传动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所述主动杆与所述电梯底板铰接,在所述从动杆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从动杆垂直,所述主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杆,所述传动柱设置在所述从动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用于层门的增强安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孔为倒L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琪黄文杰原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