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232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包括下箱体、主驱动齿轮、回转支承、花盘和主驱动电机,还包括控制器,花盘通过回转支承安装在下箱体上,回转支承的齿轮与主驱动齿轮啮合,主驱动齿轮安装在主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花盘内侧安装有花盘齿圈,花盘齿圈分别连接着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和编码组件,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和编码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发出信号使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启动,电磁离合刹车组件通过花盘齿圈使花盘继续转动,消除了回转支承与主驱动齿轮之间的间隙,随后电磁离合刹车组件中制动器工作,离合器脱开,并保持无间隙的状态,实现了间隙的消除,保持导线张紧力,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绕线机(绕纱机)的绕制中,线要求保持平直拉紧状态,若线出现松弛耷拉翻转等现象将影响绕制质量和绕制的进行。目前行业内为防止花盘及驱动系统在旋转绕制停车后出现的机械传动间隙,通常是在减速机输入端或者输出端给予制动,但后续齿轮、回转支承的传动还有间隙存在,因此不能完全消除间隙,使花盘回弹,导线松弛,导致导线容易出现向上或者向下翻线,再次启动绕制时,需要人工干预,甚至会使绕制质量降低,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绕线机或者绕纱机的花盘与驱动系统在旋转绕制停车后出现的间隙,导致导线松弛、翻转和绕制效率低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包括下箱体、主驱动齿轮、回转支承、花盘和主驱动电机,还包括控制器,花盘通过回转支承安装在下箱体上,回转支承的齿轮与主驱动齿轮啮合,主驱动齿轮安装在主驱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花盘内侧安装有花盘齿圈,花盘齿圈分别连接着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和编码组件,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和编码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包括齿轮Ⅰ、电磁离合刹车组和电机,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且电机安装在电磁离合刹车组的输入轴,齿轮Ⅰ安装在电磁离合刹车组的输出轴,齿轮Ⅰ与花盘齿圈啮合。所述编码组件包括齿轮Ⅱ、小轴、轴承座、联轴器、转接座、编码器,齿轮Ⅱ与花盘齿圈啮合并由花盘齿圈驱动,齿轮Ⅱ安装在小轴输出端,小轴输入端穿过轴承座通过联轴器与转接座连接,编码器安装在转接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在花盘停止转动后,回转支承与主驱动齿轮之间存在间隙,为消除这种间隙,在花盘工作旋转即将停止前,由控制器发出信号使电机启动,已启动的电机驱动电磁离合刹车器组件中的齿轮I使花盘齿圈及花盘继续转动,消除了回转支承与主驱动齿轮之间的间隙,随后电磁离合刹车器中制动器工作,离合器脱开电机,并保持无间隙的状态,在花盘运转即将停机之前启动电磁离合刹车器组件中电机运转,产生旋转力矩,通过整机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间隙的消除,保持导线的张紧力,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性好。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电磁离合刹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编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下箱体;2、主驱动齿轮;3、回转支承;4、花盘;5、花盘齿圈;6、齿轮I;7、电磁离合刹车器组;8、电机;9、齿轮II;10、小轴;11、轴承座;12、联轴器;13、转接座;14、编码器;15、主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了克服现有绕线机或者绕纱机的花盘与驱动系统在旋转绕制停车后出现的间隙,导致导线松弛、翻转和绕制效率低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包括下箱体1、主驱动齿轮2、回转支承3、花盘4和主驱动电机15,还包括控制器,花盘4通过回转支承3安装在下箱体1上,回转支承3的齿轮与主驱动齿轮2啮合,主驱动齿轮2安装在主驱动电机15输出轴上,所述花盘4内侧安装有花盘齿圈5,花盘齿圈5分别连接着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和编码组件,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和编码组件均连电连接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主驱动电机15通过主驱动齿轮2驱动回转支承3转动,回转支承3带动花盘4转动,从而推动花盘4上的绕线模转动,使导线缠绕在绕线模上。现有的立式绕线机(绕纱机)在花盘4停止转动后,回转支承3与主驱动齿轮2之间存在间隙,为消除这种间隙,在花盘4工作旋转即将停止前,本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的编码组件发出信号经控制器使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启动,电磁离合刹车组件通过花盘齿圈5使花盘4继续转动,消除了回转支承3与主驱动齿轮2之间的间隙,随后电磁离合刹车组件中制动器工作,离合器脱开,并保持无间隙的状态,使导线一直张紧。本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在花盘运转即将停机之前启动电磁离合刹车器组件中电机运转,产生旋转力矩,通过整机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间隙的消除,保持导线的张紧力,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性好。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包括齿轮Ⅰ6、电磁离合刹车组7和电机8,电机8与控制器电连接,且电机8安装在电磁离合刹车组7的输入轴,齿轮Ⅰ6安装在电磁离合刹车组7的输出轴,齿轮Ⅰ6与花盘齿圈5啮合。在花盘4工作旋转即将停止前,编码组件发出信号经控制器使电机8启动,已启动的电机8驱动通过电磁离合刹车组7驱动齿轮Ⅰ6转动,齿轮Ⅰ6与花盘齿圈5啮合,进而使花盘4继续转动,消除了回转支承3与主驱动齿轮2之间的间隙,随后电磁离合刹车组件中制动器工作,离合器脱开电机8,并保持无间隙的状态,使导线一直张紧。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编码组件包括齿轮Ⅱ9、小轴10、轴承座11、联轴器12、转接座13、编码器14,齿轮Ⅱ9与花盘齿圈5啮合并由花盘齿圈5驱动,齿轮Ⅱ9安装在小轴10输出端,小轴10输入端穿过轴承座11通过联轴器12与转接座13连接,编码器14安装在转接座13上。编码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主驱动电机15通过主驱动齿轮2驱动回转支承3转动,回转支承3带动花盘4转动,从而带动花盘齿圈5转动,齿轮Ⅱ9与花盘齿圈5啮合,花盘齿圈5驱动齿轮Ⅱ9,齿轮Ⅱ9通过小轴10、轴承座11、联轴器12、转接座13,将转动参数传递给编码器14,编码器14将采集的参数转换为电信号后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参数来准确确认花盘4的转动和停止,如花盘4停止转动,控制器作出分析使电机8启动,已启动的电机8驱动电磁离合刹车器组件中的齿轮I6使花盘齿圈5及花盘4继续转动,消除回转支承3与主驱动齿轮2之间的间隙,随后电磁离合刹车器中制动器工作,离合器脱开电机8,并保持无间隙的状态,使导线一直张紧。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包括下箱体(1)、主驱动齿轮(2)、回转支承(3)、花盘(4)和主驱动电机(15),还包括控制器,花盘(4)通过回转支承(3)安装在下箱体(1)上,回转支承(3)的齿轮与主驱动齿轮(2)啮合,主驱动齿轮(2)安装在主驱动电机(15)输出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盘(4)内侧安装有花盘齿圈(5),花盘齿圈(5)分别连接着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和编码组件,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和编码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包括下箱体(1)、主驱动齿轮(2)、回转支承(3)、花盘(4)和主驱动电机(15),还包括控制器,花盘(4)通过回转支承(3)安装在下箱体(1)上,回转支承(3)的齿轮与主驱动齿轮(2)啮合,主驱动齿轮(2)安装在主驱动电机(15)输出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盘(4)内侧安装有花盘齿圈(5),花盘齿圈(5)分别连接着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和编码组件,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和编码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绕线机花盘与驱动系统间隙自动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离合刹车组件包括齿轮Ⅰ(6)、电磁离合刹车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平刘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启源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