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201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能达到提供一结构精简和组合操作简便、稳固等作用。该开关装置包括一底座和扳动体的组合;底座有一组合孔,枢接一(开关)本体。底座设有保护架,保护架和底座两边的壁共同界定出一相通于组合孔的横向开口,用以横向组合一扳动体。实质上,扳动体两边具有弹性变形区,在扳动体经横向开口进入底座时,产生弹性变形,而容许扳动体到达组合位置,并且使弹性变形区回复到初始状态,使扳动体和底座稳固的结合成一整体型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开关装置包括底座和扳动体,配合扳动体的弹性变形区响应装卸作业产生蓄积或释放能量,而容许人员可简便的操作扳动体横向插入组合或拆离底座的技术。
技术介绍
应用在电机、电子、自动控制系统,让操作者操作机台工作或电源开、闭状态的开关或开关指示装置,已属于一习知技艺。例如,DE4408366A1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实施例。这类开关装置包括一配置按压或旋转开关的操作部和容纳操作部的本体(或统称操作部本体);操作部本体穿过一设有组合孔的底座,底座组合孔的孔壁形成有复数个嵌块;对应所述的嵌块,操作部本体形成有沟槽,在操作部本体穿过组合孔,嵌块嵌合沟槽,使操作部本体和底座组合。底座底部设有扣接部,扣接复数个并列的接线模块;接线模块内部配装有电性接点和接线组件,用来连接电性导线,经操作部驱动接线组件控制电性接点的断路或通路状态。为了使操作部本体和底座的组合获得不会轻易脱离或确实安装闭锁的作用,习知技艺已揭露了许多形式的闭锁结构。例如,日本P2000-340062A、CN2821833Y「旋钮开关的快速连接锁紧机构」专利案等,提供了可行的实施例。它们在底座上设置一转动板(和凸出转动板的臂);转动板可以控制操作部本体和底座的闭锁组合或开锁脱离(或称卸载)。所述实施例没有设置特别的安全保护机构,因此在人为疏失或误触的情形下,会使转动板或臂转到开锁位置,影响了操作部本体和底座的稳固组合状态,或造成操作部本体和底座脱离的情形。为了改善上述课题和使用情形,旧法也揭示了一种应用转动型式来获得闭锁组合或卸载的技术结构。所述技艺的底座设有一组合孔和位在组合孔周边的槽座,以及一环形转动板沿组合孔轴向(或纵向)装入槽座;环形转动板突出一凸臂和形成在凸臂上的嵌部,使底座对应设置一壳部和形成在壳部内的阻止部。假设凸臂位在底座的壳部里面的位置时,嵌部嵌合在阻止部上,环形转动板不能转动,形成闭锁状态。当人员要解除闭锁状态时,操作一字型螺丝起子或其类似工具插入凸臂和壳部之间推压凸臂,迫使凸臂嵌部离开阻止部,让人员可操作环形转动板转动到壳部另一端,以容许操作部本体和底座脱离,解除闭锁机制。相对的,企图使环形转动板回到闭锁位置时,操作者必须施力或拉动凸臂,才能让嵌部嵌入阻止部。就像那些熟习此技艺的人所知悉,所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必须操作起子工具推压凸臂,使得凸臂连接环形转动板的位置时常和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形,或因人员施力不当,造成凸臂连接环形转动板的位置产生裂痕或断裂的情形,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另一个有关所述实施例在结构设计和操作使用方面的课题是,为了让环形转动板可以沿着组合孔轴向(纵向)方向顺利装入底座的槽座,底座或槽座必须形成开放型态的凹口结构;所述开放型态的凹口结构在人员操作起子工具推压凸臂解除上述闭锁作业时,经常造成环形转动板产生晃动或摆动的情形。换言之,习知环形转动板和底座的组合结构不稳固也不理想。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有关开关装置的操作部本体和底座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设计考虑该底座、转动板和相关组件的组装结构,以及上述的应用情形,使其不同于习用者,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增加它的应用范围,而有别于旧法。例如,在考虑结构和操作简便等作用的条件下,必须包括下列课题:1.改善习知结构的凸臂连接环形转动板的位置时常和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形,或因人员施力不当,造成凸臂连接环形转动板的位置产生裂痕或断裂的情形。2.必须撤除旧法让环形转动板沿着组合孔轴向(纵向)方向装入底座的槽座的结构特征和操作型态:以及,改善习知底座或槽座必须形成开放型态的凹口结构;才能解决或改善习知结构在人员推压凸臂解除闭锁作业时,经常造成环形转动板产生晃动或摆动的情形。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数据中均未被具体教示或揭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能够达到提供一结构精简和组合操作简便、稳固等作用。该开关装置包括一底座和扳动体的组合;底座有一组合孔,枢接一(开关)本体。底座设有保护架,保护架和底座两边的壁共同界定出一相通于组合孔的横向开口,用以横向组合一扳动体。实质上,扳动体两边具有弹性变形区,在扳动体经横向开口进入底座时,产生弹性变形,而容许扳动体到达组合位置,并且使弹性变形区回复到初始状态,使扳动体和底座稳固的结合成一整体型态;撤除了旧法转动板沿着组合孔轴向(纵向)方向装入底座的结构特征和操作型态,也改善了习知底座或槽座必须形成开放型态的凹口结构,经常造成转动板产生晃动或摆动的情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结构,该保护架包括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分别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前端区域和后端区域,用以限制扳动体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范围,以改善习知结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或因人员施力不当,造成凸臂连接环形转动板的位置产生裂痕或断裂的情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描绘了开关装置的底座组合扳动体的结构。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扳动体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显示了扳动体弹性变形区的结构情形。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操作组合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扳动体从横向(或水平方向)推入底座的情形。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操作组合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扳动体弹性变形区产生变形(蓄积能量)作用,以容许扳动体进入底座的情形。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操作组合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扳动体到达底座组合位置,弹性变形区释放蓄积的能量,使扳动体回复到初始结构状态,而与底座稳固的结合成一整体型态的情形。附图中符号标记说明:10为底座;11为组合孔;12为嵌块;13为壁;14为上部壁;15为横向开口;16为副开口;20为扳动体;21为通孔;22为嵌部;23为环状部;24为臂;25为限制部;26为凸部;27为弹性变形区;28为孔洞;30为保护架;31为第一保护部;32为第二保护部;33为缺口;T、t为厚度;X为纵向参考轴;Y为横向参考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包括一底座和一扳动体的组合,概分别以参考编号10、20表示之。底座10及/或扳动体20依据图中方向,定义有一纵向参考轴X(或垂直参考轴)和垂直纵向参考轴X的横向参考轴Y(或水平参考轴)。底座10有一组合孔11和形成在组合孔11上的嵌块12,配合扳动体20设置通孔21和形成在通孔21上的嵌部22,共同枢接组合一(开关)本体或(操作部)本体,本体可控制开关装置的通路或断路(此部分属习知技艺,故图中未显示)。图中描绘了底座10上部(或上部壁14)设有保护架30;保护架30和底座10两边的壁13、上部壁14共同界定出一相通于组合孔11的横向(或侧向)开口15,用以横向组合该扳动体20。详细来说,该保护架30包括第一保护部31和第二保护部32,分别设置在底座10上部(或上部壁14)的前端区域和后端区域,用以限制扳动体20在纵向参考轴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和扳动体的组合;并且定义有一纵向参考轴和一垂直纵向参考轴的横向参考轴;底座有一组合孔、上部壁和两边的壁,底座设有保护架,保护架和底座上部壁、座两边的壁共同界定出一相通于组合孔的横向开口,用以横向组合扳动体;扳动体两边具有弹性变形区,在扳动体沿横向参考轴经横向开口进入底座时,产生弹性变形,而容许扳动体到达组合位置,并且使弹性变形区回复到初始状态,使扳动体和底座稳固的结合成一整体型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07 TW 1051361201.一种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和扳动体的组合;并且定义有一纵向参考轴和一垂直纵向参考轴的横向参考轴;底座有一组合孔、上部壁和两边的壁,底座设有保护架,保护架和底座上部壁、座两边的壁共同界定出一相通于组合孔的横向开口,用以横向组合扳动体;扳动体两边具有弹性变形区,在扳动体沿横向参考轴经横向开口进入底座时,产生弹性变形,而容许扳动体到达组合位置,并且使弹性变形区回复到初始状态,使扳动体和底座稳固的结合成一整体型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保护架设置在底座的上部壁;保护架包括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分别设置在底座上部壁的前端区域和后端区域,用以限制扳动体在纵向参考轴上的运动范围;第一保护部和底座两边的壁、上部壁共同界定出该横向开口;第二保护部和底座两边的壁、上部壁共同界定出至少一平行于水平参考轴的副开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扳动体成几何形体结构,具有一环状部;弹性变形区形成在环状部上;扳动体从环状部一边突出有一臂,扳动体在臂的另一边突出有至少一平行于水平参考轴的凸部;臂和凸部使扳动体环状部具有两边区,所述两边区是指环状部位在臂和凸部之间的区域。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扳动体成几何形体结构,具有一环状部;弹性变形区形成在环状部上;扳动体从环状部一边突出有一臂,扳动体在臂的另一边突出有至少一平行于水平参考轴的凸部,可被收容在副开口里面;臂和凸部使扳动体环状部具有两边区,所述两边区是指环状部位在臂和凸部之间的区域。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组合孔形成有嵌块,配合扳动体设置通孔和形成在通孔上的嵌部,共同枢接组合一本体。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组合孔形成有嵌块,配合扳动体设置通孔和形成在通孔上的嵌部,共同枢接组合一本体;臂设有限制部,用以和第一保护部底边形成闭锁。7.如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扳动体的弹性变形区形成有几何形孔洞的结构。8.如权利要求2或4或6所述的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之间形成有缺口的结构;扳动体的弹性变形区形成有几何形孔洞的结构。9.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开关装置的扳动组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扳动体的弹性变形区设在环状部的两边区;孔洞使环状部上边的厚度大于下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远徐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