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自动连接与解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1676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被动式自动连接与解锁装置。它的特点是包括被动连接座和主动连接杆。被动连接座的外周布置且首尾相连的正弦波形的导槽,被动连接座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另一端有锁套。锁套呈筒形,其敞开端套在被动连接座上使二者呈同心布置,且锁套敞开端的内侧有径向布置的导轴,该导轴位于被动连接座的导槽内。锁套的内腔中部有隔板,隔板与被动连接座的端面间有第一压缩弹簧。锁套远离被动连接座的一端有中心孔,中心孔与锁套侧壁间均布有径向通槽。主动连接杆的外周均布有径向锁齿,径向锁齿的数量与所述锁套的径向通槽的数量相等,且径向锁齿的宽度均小于径向通槽的宽度。该装置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且不会造成运动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被动式自动连接与解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连接装置,具体说是一种被动式自动连接与解锁装置。
技术介绍
当一个动力源需要分时拉动多个被动物件时,一般需要将连接装置放置于动力源和被动物体之间,连接时需要人工连接或者由气缸、油缸等驱动额外提供连接动力,固定被连接物和动力源。而在某些特殊场景,如集成自动化较高、连接空间比较狭窄或需要大范围移动等无法放置驱动组件的情况下,为实现该功能就需要增大连接装置的安装空间。而且,连接装置设置主动连接驱动机构(气缸、油缸等)使得结构复杂,维护成本增加,同时动力源拉动被动物件的运动也容易受到连接装置及主动连接驱动机构的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被动式自动连接与解锁装置,该装置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且不会造成运动干涉。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被动式自动连接与解锁装置的特点是包括被动连接座和主动连接杆。所述被动连接座呈圆柱形,其圆柱形的外侧面有沿周向布置且首尾相连的正弦波形的导槽,被动连接座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另一端有锁套。所述锁套呈筒形,其敞开端套在所述被动连接座上使二者呈同心布置,且锁套敞开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被动式自动连接与解锁装置

【技术保护点】
被动式自动连接与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动连接座(2)和主动连接杆(12);所述被动连接座(2)呈圆柱形,其圆柱形的外侧面有沿周向布置且首尾相连的正弦波形的导槽(3),被动连接座(2)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另一端有锁套(7);所述锁套(7)呈筒形,其敞开端套在所述被动连接座(2)上使二者呈同心布置,且锁套(7)敞开端的内侧有径向布置的导轴(4),该导轴(4)位于被动连接座(2)的导槽(3)内;所述锁套(7)的内腔中部有隔板(6),隔板(6)与被动连接座(2)的端面间有第一压缩弹簧(5);所述锁套(7)远离被动连接座(2)的一端有中心孔(8),中心孔(8)与锁套(7)侧壁间均布有径向通槽(...

【技术特征摘要】
1.被动式自动连接与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动连接座(2)和主动连接杆(12);所述被动连接座(2)呈圆柱形,其圆柱形的外侧面有沿周向布置且首尾相连的正弦波形的导槽(3),被动连接座(2)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另一端有锁套(7);所述锁套(7)呈筒形,其敞开端套在所述被动连接座(2)上使二者呈同心布置,且锁套(7)敞开端的内侧有径向布置的导轴(4),该导轴(4)位于被动连接座(2)的导槽(3)内;所述锁套(7)的内腔中部有隔板(6),隔板(6)与被动连接座(2)的端面间有第一压缩弹簧(5);所述锁套(7)远离被动连接座(2)的一端有中心孔(8),中心孔(8)与锁套(7)侧壁间均布有径向通槽(9);所述主动连接杆(12)靠近一端的外周均布有径向锁齿(11),径向锁齿(11)的数量与所述锁套(7)的径向通槽(9)的数量相等,且径向锁齿(11)的宽度均小于径向通槽(9)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自动连接与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连接座(2)对应锁套(7)一端的端面有中心沉孔(17),所述第一压缩弹簧(5)的对应端位于该中心沉孔(17)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自动连接与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戴一飞单新华李新宇陈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核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