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多轴承压固相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129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卧式多轴承压固相反应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相反应釜生产效率、加热效率低的问题。该反应釜包括水平放置的反应釜筒体,反应釜筒体内并排设有至少两根空心结构的搅拌轴,搅拌轴转动设置,每根搅拌轴上均固定有周向对称的两排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呈空心的扇形结构;所述搅拌轴内腔内设有与其同步旋转的内管,所述内管与每一个搅拌桨叶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搅拌轴与每一个搅拌桨叶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所述内管的一端为热介质进口,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为热介质出口,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卧式多轴承压固相反应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效率和传热效率均高于传统反应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Horizontal multiaxial pressure solid state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orizontal multiaxial pressure bearing solid reaction kettl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low efficiency and low heating efficiency of the solid phase reaction kettle in the prior art. The reaction kettle includes a reactor barrel placed horizontally, and at least two hollow structures are arranged in the reactor barrel, and the stirring shaft is rotated to set, and the two rows of blades are fixed on each stirring shaft with a circumferential symmetry, and the blade of the stirrer is hollow sector structure, an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mixing shaft is set in synchronization with it. The inner tube is connected with each stirring blade through a first connected tube, and the mix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each stirring blade through a second connected tube, one end of the inner tube is imported by hot medium, one end of the mixing shaft is a hot medium outle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inner tube is closed. The horizontal multi axis pressurized solid state reaction kettl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in structure, convenient in use, higher 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than in the traditional reaction kettle, and has good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多轴承压固相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卧式反应釜
,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高加热效率的卧式多轴承压固相反应釜。
技术介绍
固相反应指包含固相物质参加的化学反应。对于单一固相、固固相以及以固相为主的液固相反应,反应物一般呈粉末状,流动性差。这种反应具有扩散慢、反应慢、只在界面上反应、在高温下反应等特点,且多数情况下需要加压。反应完毕后,反应产物往往需要进一步干燥。适于上述特点的反应器通常为釜式反应器。垂直搅拌的立式反应釜不能承受搅拌堆积粉状物料的载荷,不适于上述固相反应。而卧式反应釜可以将物料在水平方向上分散开,搅拌的荷载较小,适于上述固相反应。卧式反应釜的关键部件是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一般卧式反应釜的搅拌装置为耙式、双螺带式、桨叶式和犁刀式结构;其加热方式为筒体加热或筒体、搅拌器同时加热。但是目前的卧式反应釜存在着如下问题:传热面积不足且热效率低,尤其是搅拌器加热方式,导致加温和反应时间很长;反应完毕后放料放不尽,在筒体内壁及搅拌器上残留过多反应产物,影响下一次反应,需要经常清理;筒体内部维修检修困难,如果搅拌器出现问题或有硬度大的异物进入反应釜,则需要将反应釜两端端盖卸下,将搅拌器取出方可检修搅拌器或取出异物,检修难度大;反应釜一般为圆形截面且只有一根搅拌器,搅拌器旋转形成的圆与筒体内壁只有1-5cm的间隙,这就导致物料在旋转时很容易被甩到设备的工艺口上,形成堵塞,需要经常清理;受制作条件限制,搅拌器的型号较小且很难放大,导致设备有效容积小,产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卧式多轴承压固相反应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相反应釜生产效率、加热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卧式多轴承压固相反应釜,包括水平放置的反应釜筒体,所述反应釜筒体内并排设有至少两根空心结构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转动设置,每根所述的搅拌轴上均固定有周向对称的两排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呈空心的扇形结构;所述搅拌轴内腔内设有与其同步旋转的内管,所述内管与每一个搅拌桨叶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搅拌轴与每一个搅拌桨叶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所述内管的一端为热介质进口,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为热介质出口;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封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桨叶的一侧边为窄端,另一侧边为宽端,所述搅拌桨叶的厚度从窄端向宽端逐渐增大,所述搅拌桨叶以窄端在前、宽端在后的方向旋转。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两端均设有封头,所述搅拌轴的两端穿过所述封头并担靠在轴承座上;所述热介质进口与热介质出口位于反应釜筒体的同一端,所述热介质进口处设有双通路旋转接头,所述双通路旋转接头分别与热介质进口、热介质出口相连通。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两端均设有封头,所述搅拌轴的两端穿过所述封头并担靠在轴承座上;所述热介质进口与热介质出口分别位于反应釜筒体的两端,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两端均设有单通路旋转接头,所述单通路旋转接头分别与热介质进口、热介质出口相连通。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釜筒体的外部设有夹套和/或半盘管,所述夹套和/或半盘管内通有热介质。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两根搅拌轴上搅拌桨叶的外缘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反应釜筒体的底面呈与所述搅拌桨叶的外缘相适配的半圆形;所述搅拌桨叶的一侧边外缘处固定有刮板,所述刮板与半圆形的反应釜筒体底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搅拌轴的端部还固定有位于反应釜筒体内的端盖刮板。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上表面设有快开门、热风口、降压及排气孔、视镜、测温孔、测压孔、安全阀孔,所述搅拌轴设置于反应釜筒体的中部以下位置,所述搅拌桨叶的上边缘与反应釜筒体顶部之间的垂直间距等于或大于5cm。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釜筒体通过鞍式支座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一端安装有铰链,另一端设有用于将其倾斜顶起的液压机构;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一端底部设有与搅拌轴数量与位置对应的放料口,所述放料口与铰链位于同一端;所述旋转接头上连接有金属软管。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封头为平面状,其形状与所述反应釜筒体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封头上设有加强筋。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釜筒体的横截面为矩形、带圆角的矩形、长圆形中的一种。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单轴制作和密封难度限定的情况下,将搅拌轴的数量增加至两根或以上,可以成倍放大设备的有效容积,从而增加反应釜的产量。热介质(例如导热油、蒸汽等)自内管的一端流入后,会通过第一连通管流入搅拌桨叶内,再通过第二连通管流入搅拌轴与内管之间的区域,最后从搅拌轴的热介质出口流出,这种内部空心的搅拌轴和搅拌桨叶的传热结构不仅具有更大的传热面积,而且由于搅拌桨叶和搅拌轴是在反应釜筒体内加热,基本没有热损失,因此本技术的传热效率可以达到95%。另外,搅拌轴水平放置,搅拌桨叶侧面对物料的轴向推动力较弱,因此,物料进入反应釜内后主要靠重力作用分散开,然后在搅拌轴和搅拌桨叶的作用下主要做径向和周向运动,这样,物料在釜内会保持轴向的均匀状态,在径向上的不断运动则提高了物料的换热效率。搅拌桨叶的厚度从窄端向宽端逐渐增大,而且是以窄端在前、宽端在后的方向旋转,当物料与搅拌桨叶接触时,随着搅拌桨叶的旋转,物料很快从斜面滑开,使传热表面不断更新,提高换热的效率。利用单通路旋转接头或双通路旋转接头能够根据需要将热介质进口和热介质出口布置在反应釜筒体的两端或者是同一端,进而方便蒸汽、导热油、热水或热空气等加热介质,并将其进行360°旋转输送。在反应釜筒体的外部设置夹套和/或半盘管可以起到保温和辅助加热的作用,一般来说,该部分所占的传热面积占总传热面积的20-25%,而内部空心结构的搅拌轴和搅拌桨叶是主要的加热方式,其传热面积可以占到总传热面积的75-80%。搅拌桨叶的外缘互不交叉,旋转时互不影响,这样,每根搅拌轴对物料的传热和搅拌互不影响,但是反应釜筒体内的温度和压力条件相同,固相反应是同步的,与现有技术中的单一搅拌器结构相比,本技术可以保证更多物料在反应周期上的同步性,从而在增加产量的同时降低劳动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将反应釜筒体的底面设置为与搅拌桨叶的外缘相适配的半圆形,可以有效防止此处死料的产生。在搅拌桨叶侧边外缘处固定的刮板可以将反应釜筒体内底面上的物料不断地抄起,防止物料粘接在内表面上,也能够有效防止结块、包轴、挂壁的现象,端盖刮板可以将封头位置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和加热。将搅拌轴设置于反应釜筒体的中部以下位置,可以使得搅拌桨叶的上边缘与反应釜筒体顶部之间存在一个垂直距离,当该距离等于或大于5cm时,能够避免搅拌轴在旋转时将物料甩到上部的工艺口上从而堵塞工艺口,影响其功能的实现。在特殊需要下,可以将该垂直距离设置为等于或大于25cm,此时,工人即可通过上部的快开门进入筒体内,对设备内部进行检修作业,而不必将反应釜整体拆卸且将轴整体取出,大大减轻了维修的成本和劳动强度。反应釜筒体通过鞍式支座安装于底座上,底座的一端安装有铰链,另一端设有用于将其倾斜顶起的液压机构,在反应或干燥完毕后需要放料时,打开放料口,转动搅拌轴,然后启动液压机构,将反应釜筒体顶起且向放料口方向倾斜,在搅拌桨叶的搅动和重力作用下,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卧式多轴承压固相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卧式多轴承压固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反应釜筒体,所述反应釜筒体内并排设有至少两根空心结构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转动设置,每根所述的搅拌轴上均固定有周向对称的两排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呈空心的扇形结构;所述搅拌轴内腔内设有与其同步旋转的内管,所述内管与每一个搅拌桨叶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搅拌轴与每一个搅拌桨叶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所述内管的一端为热介质进口,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为热介质出口;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多轴承压固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反应釜筒体,所述反应釜筒体内并排设有至少两根空心结构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转动设置,每根所述的搅拌轴上均固定有周向对称的两排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呈空心的扇形结构;所述搅拌轴内腔内设有与其同步旋转的内管,所述内管与每一个搅拌桨叶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搅拌轴与每一个搅拌桨叶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所述内管的一端为热介质进口,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为热介质出口;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封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多轴承压固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的一侧边为窄端,另一侧边为宽端,所述搅拌桨叶的厚度从窄端向宽端逐渐增大,所述搅拌桨叶以窄端在前、宽端在后的方向旋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多轴承压固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两端均设有封头,所述搅拌轴的两端穿过所述封头并担靠在轴承座上;所述热介质进口与热介质出口位于反应釜筒体的同一端,所述热介质进口处设有双通路旋转接头,所述双通路旋转接头分别与热介质进口、热介质出口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多轴承压固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两端均设有封头,所述搅拌轴的两端穿过所述封头并担靠在轴承座上;所述热介质进口与热介质出口分别位于反应釜筒体的两端,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两端均设有单通路旋转接头,所述单通路旋转接头分别与热介质进口、热介质出口相连通。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波姜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量子金石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