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加工系统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081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2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加工系统及其加工工艺。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包括刮壳刀、进料滑盆、传输组件、收壳箱、放料箱和支架,刮壳刀包括,刀具、弹簧、旋转轴和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驱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通过弹簧连接于刀具,刀具的宽度从旋转轴连接处向刀尖逐渐收窄,并向旋转轴轴心方向弯曲;去壳装置专门用于花鲍螺去壳,替代人工去壳,减少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去壳的效率和得率。花鲍螺二次冷冻工艺,保证切片的均匀性;提供最适合花鲍螺切片的漂烫温度和时间,最大限度保存营养;提供花鲍螺调味配方和调味工艺,丰富了鲜味的层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加工系统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加工系统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鲍螺是一种生长于深海水域的海鲜,捕获后即破壳取肉,去肠脏及洗净,然后采用先进科技急冻包装,所以保鲜度极高而不含添加剂。由于体型大,色泽洁白,可切丁、丝、片,可炒、可煲汤及作为海鲜火锅的上等原料。贝克扁平,螺层不多;梯层大,壳上开有数个小孔,供呼吸用。内面有珍珠光泽,中央有肌痕。鲍螺紧紧吸附在岩石和珊瑚礁上,分布于世界各地,体型大的种类产于温带海域。现有技术中鲜有关于花鲍螺加工的记录,没有形成系统的加工技术,无法支持加工规模化生产。民间花鲍螺的加工口味单一,仅仅简单的速冻之后或者煮熟之后再冷冻售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专门用于花鲍螺去壳,替代人工去壳,减少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去壳的效率和得率。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花鲍螺切片的加工系统,实现低温切片、漂烫和调料一体化自动送料操作,减少二次污染发生的概率,降低人力等管理成本,支持规模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花鲍螺加工工艺,二次冷冻工艺,保证切片的均匀性;提供最适合花鲍螺切片的漂烫温度和时间,最大限度保存营养;提供花鲍螺调味配方和调味工艺,丰富了鲜味的层次。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方案一: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包括刮壳刀、进料滑盆、传输组件、收壳箱、放料箱和支架,所述支架由长板和连接在长板两端的脚架构成,所述刮壳刀包括:刀具、弹簧、旋转轴和第一步进电机,所述长板向下固定于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与旋转轴轴线连接,第一步进电机驱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通过弹簧连接于刀具,刀具的宽度从旋转轴连接处向刀尖逐渐收窄,并向旋转轴轴心方向弯曲;所述刀具下方设有传输组件,传输组件包括:传送轴、传送带、第二步进电机和固定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连接于传送轴,传送带设于传送轴表面,并通过传送轴带动传动和振动,所述传送带上设有与花鲍螺壳尾部配合固定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刀具对应设置,刀具的刀尖可延伸至凹槽内部,所述进料滑盆向下倾斜设置,下端开口朝向传送带,所述收壳箱置于传送带传送前进方向的一端,所述放料箱置于传送带两侧;所述传送带下方固定于固定架;所述导料板从传送带侧边延伸至放料箱。其中,所述刮壳刀均匀分布在长板上,刮壳刀沿长板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两排。其中,所述凹槽设有与花鲍螺壳相匹配的内螺纹。方案二:一种花鲍螺加工系统,包括系统控制器,还包括依次通过运输带连接的去壳装置、切片机、漂烫装置和滚揉机,所述切片机包括刀片和低温控制管,所述刀片设置于运输带上方,所述低温控制管设置在刀片侧边;所述漂烫装置包括水浴槽,所述水浴槽通过运输带连接于切片机;所述滚揉机包括滚揉机本体和底座,所述滚揉机本体设置于底座上,所述滚揉机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转动轨道,所述滚揉机本体包括:滚揉槽、送料口和搅拌杆,所述滚揉机本体内部设有滚揉槽,搅拌杆设于滚揉槽内表面,所述滚揉槽的开口处设有送料口,送料口处设有送料隔断门。方案三:一种花鲍螺加工工艺,采用方案一所述花鲍螺去壳装置,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步骤一:将新鲜的花鲍螺清洁处理后,将花鲍螺置于进料滑盆中,滑至传送带,传送带在第二步进电机的带动下,不断振动调整位置,将花鲍螺固定在与之相匹配的凹槽内,刀具在第一步进电机的作用下,刀具从侧面切开花鲍螺肉与花鲍螺壳的连接处,刀尖勾住花鲍螺肉将其旋转出花鲍螺壳,实现花鲍螺肉与花鲍螺壳分离,旋转到最高处,将螺肉甩到放料箱中,而花鲍螺壳被传送至收壳箱中,实现去壳;步骤二:收集放料箱中的螺肉蒸馏水清洗后进行首次速冻;步骤三:将速冻的花鲍螺冷水解冻,解冻时间2~4h;步骤四:将步骤三中解冻后的花鲍螺按照顺序摆放在盘子上,进行摆盘二次速冻,速冻的温度控制在-15℃~-18℃,时间3~6h;步骤五:将二次速冻后的花鲍螺,使用切片机切成1~3cm厚度的切片;步骤六:切片置于漂烫装置中进行漂烫,漂烫设置的温度为80~90℃,漂烫时间为40~80S;步骤七:漂烫结束后置于滚揉机中,加入增香调味剂进行滚揉调味;步骤八:滚揉调味后加入浸泡液浸泡,浸泡时间为:1~4h;步骤九:浸泡后,用流动清水清洗1~3h;步骤十:清水清洗后置于滚揉机中,加入鲍鱼调味剂进行调味;步骤十一:调味后的花鲍螺,进行第三次速冻后,包装袋包装并抽真空,得到花鲍螺成品。其中,所述步骤七中的浸泡液包括保水剂,保水剂为复合磷酸盐和海藻多糖的复合物。其中,所述增香调味剂由以下重量比调制而成:15~30份糖、3~8份盐、8~17份香辛料和10~15份增香剂。其中,所述的香辛料为:花椒粉、辣椒、姜、胡椒、花椒、大蒜、葱、洋葱、韭菜、辣根的一种或两种混合而成,所述的增香剂为:八角粉。其中,所述鲍鱼调味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5~30份的鲍鱼精和15~45份的增味剂。其中,所述的增味剂为发酵酱油、包括动物蛋白质水解物、植物蛋白质水解物以及酵母抽提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专门用于花鲍螺去壳,替代人工去壳,减少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去壳的效率和得率。2.实现低温切片、漂烫和调料一体化自动送料操作,减少二次污染发生的概率,降低人力等管理成本。3.二次冷冻工艺,保证切片的均匀性。4.提供最适合花鲍螺切片的漂烫温度和时间,最大限度保存营养;5.二次调味工艺,结合鲍鱼精,丰富了鲜味的层次,起到提鲜的效果。香辛料+鲍鱼精+八角粉,将花鲍螺的特有的氨基酸、微量元素,通过香辛料溶解分离出来,增加鲍鱼精,最后呈现出三个层次的口味:花鲍螺特有的香鲜味-鲍香味-香辛八角味。即,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溶出易于人体消化,保证多层次的鲜味。附图说明图1:去壳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去壳装置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刮壳刀示意图;图4:凹槽示意图;图5:花鲍螺加工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滚揉机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去壳装置、11-刮壳刀、111-刀具、112-弹簧、113-旋转轴、114-第一步进电机、12-进料滑盆、13-传输组件、131-传送轴、132-传送带、133-第二步进电机、134-固定架、135-凹槽、14-收壳箱、15-放料箱、16-导料板、17-支架、171-长板、172-脚架、2-系统控制器、3-切片机、31-低温控制管、4-漂烫装置、5-滚揉机、51-滚揉槽、52-搅拌杆、53-隔断门、54-送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2和3所示,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包括刮壳刀11、进料滑盆12、传输组件13、收壳箱14、放料箱15、导料板16和支架17,所述支架17由长板171和连接在长板171两端的脚架172构成,所述刮壳刀11包括:刀具111、弹簧112、旋转轴113和第一步进电机114,所述长板171向下固定于第一步进电机114,第一步进电机114与旋转轴113轴线连接,第一步进电机114驱动旋转轴113转动;旋转轴113通过弹簧112连接于刀具111,刀具111的宽度从旋转轴113连接处向刀尖逐渐收窄,并向旋转轴113轴心方向弯曲;所述刀具111下方设有传输组件13,传输组件13包括:传送轴131、传送带132、第二步进电机133和固定架134;所述第二步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加工系统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刮壳刀(11)、进料滑盆(12)、传输组件(13)、收壳箱(14)、放料箱(15)、导料板(16)和支架(17),所述支架(17)由长板(171)和连接在长板(171)两端的脚架(172)构成,所述刮壳刀(11)包括:刀具(111)、弹簧(112)、旋转轴(113)和第一步进电机(114),所述长板(171)向下固定于第一步进电机(114),第一步进电机(114)与旋转轴(113)轴线连接,第一步进电机(114)驱动旋转轴(113)转动;旋转轴(113)通过弹簧(112)连接于刀具(111),刀具(111)的宽度从旋转轴(113)连接处向刀尖逐渐收窄,并向旋转轴(113)轴心方向弯曲;所述刀具(111)下方设有传输组件(13),传输组件(13)包括:传送轴(131)、传送带(132)、第二步进电机(133)和固定架(134);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33)连接于传送轴(131),传送带(132)设于传送轴(131)表面,并通过传送轴(131)带动传动和振动,所述传送带(132)上设有与花鲍螺壳尾部配合固定的凹槽(135),所述凹槽(135)与刀具(111)对应设置,刀具(111)的刀尖可延伸至凹槽(135)内部,所述进料滑盆(12)向下倾斜设置,下端开口朝向传送带(132),所述收壳箱(14)置于传送带(132)传送前进方向的一端,所述放料箱(15)置于传送带(132)两侧;所述传送带(132)下方固定于固定架(134),所述导料板(16)从传送带(132)侧边延伸至放料箱(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刮壳刀(11)、进料滑盆(12)、传输组件(13)、收壳箱(14)、放料箱(15)、导料板(16)和支架(17),所述支架(17)由长板(171)和连接在长板(171)两端的脚架(172)构成,所述刮壳刀(11)包括:刀具(111)、弹簧(112)、旋转轴(113)和第一步进电机(114),所述长板(171)向下固定于第一步进电机(114),第一步进电机(114)与旋转轴(113)轴线连接,第一步进电机(114)驱动旋转轴(113)转动;旋转轴(113)通过弹簧(112)连接于刀具(111),刀具(111)的宽度从旋转轴(113)连接处向刀尖逐渐收窄,并向旋转轴(113)轴心方向弯曲;所述刀具(111)下方设有传输组件(13),传输组件(13)包括:传送轴(131)、传送带(132)、第二步进电机(133)和固定架(134);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33)连接于传送轴(131),传送带(132)设于传送轴(131)表面,并通过传送轴(131)带动传动和振动,所述传送带(132)上设有与花鲍螺壳尾部配合固定的凹槽(135),所述凹槽(135)与刀具(111)对应设置,刀具(111)的刀尖可延伸至凹槽(135)内部,所述进料滑盆(12)向下倾斜设置,下端开口朝向传送带(132),所述收壳箱(14)置于传送带(132)传送前进方向的一端,所述放料箱(15)置于传送带(132)两侧;所述传送带(132)下方固定于固定架(134),所述导料板(16)从传送带(132)侧边延伸至放料箱(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鲍螺去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壳刀(11)均匀分布在长板(171)上,刮壳刀(11)沿长板(17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两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鲍螺去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5)设有与花鲍螺壳相匹配的内螺纹。4.一种花鲍螺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控制器(2),还包括依次通过运输带连接的去壳装置(1)、切片机(3)、漂烫装置(4)和滚揉机(5),所述切片机(3)包括刀片和低温控制管(31),所述刀片设置于运输带上方,所述低温控制管(31)设置在刀片侧边;所述漂烫装置(4)包括水浴槽,所述水浴槽通过运输带连接于切片机(3);所述滚揉机(5)包括滚揉机本体和底座,所述滚揉机本体设置于底座上,所述滚揉机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转动轨道,所述滚揉机本体包括:滚揉槽(51)、送料口(54)和搅拌杆(52),所述滚揉机本体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城厢区豪顺食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