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菜活体可移动培育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760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2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豆瓣菜活体可移动培育床,包括培育床体、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凸钮、第一固定盘、凹槽、第二固定盘、转动柱、套筒、第一弹簧、连接支撑柱、螺孔、螺纹凸块、支撑盘、支撑杆、连接杆、车轮、连接板及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设置在培育床体两端的两个第一凸块卡合连接转动柱,同时两个第一凸块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实现了整个培育床体在进入狭小入口时自身能够进行一定的弯曲而实现转向,并能通过第一弹簧及时实现复位,保证整个装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在培育床体上的第二凸块和凸钮,卡合连接设置在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上的环形的凹槽,即不影响转向,又能使培育床体得到有效的固定。

Movable breeding bed of watercress in vivo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vable body movable bed, including a breeding bed, a first bump, a second convex block, a convex knob, a first fixed disc, a groove, a second fixed disc, a rotating column, a sleeve, a first spring, a connecting support column, a screw hole, a threaded convex block, a support disc, a support rod, a connecting rod, a wheel, a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two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wo first convex blocks at both ends of the breeding bed to connect the rotating column, and the two first convex blocks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first spring, realizing that the whole bed body can turn to a certain bend when entering the narrow entrance, and can be reset in time through the first spring. To ensure the consistency and stability of the whole device, by setting second convex blocks and knobs on the fostering bed, a circular groove on the first fixed plate and the second fixed disc is attached to the joint, that is, the steering is not affected, and the cultivation bed can be effectively fix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豆瓣菜活体可移动培育床
本技术涉及培育床,具体为豆瓣菜活体可移动培育床,属于种植应用

技术介绍
豆瓣菜喜冷凉湿润环境,生长适温15-25℃,最适温20℃左右,10℃以下生长缓慢,能忍受短时间的多次霜冻,冬季气温在0℃左右可露地安全越冬,若温度高于30℃生长停滞,叶片易发黄或枯萎。生长期要求良好的光照,光照不足时茎叶生长纤弱,产量低。喜保水保肥力强的中性壤土,适宜pH值为6.5-7.5。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也可采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种植,扦插时从种苗田中剪取长约15厘米左右的中上部嫩茎,移栽于预先耕耙、整平的田块中,进行繁殖,栽插时要求将茎蔓下端1-2节倾斜插入泥中,行距8厘米,株距5厘米,待种苗生长高达15-20厘米时,起苗定植于大田。目前的豆瓣菜活体培育床往往都是整体框架结构,一般都是大面积种植豆瓣菜,这就造成了培育床难以移动,在进门或者在狭小的入口处,安装和移动不方便,并且不能实现完全转向,给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豆瓣菜活体可移动培育床,连接紧密,自由拼接,移动方便,能有弯曲转向。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豆瓣菜活体可移动培育床,包括培育床体,所述培育床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块,且所述第一凸块呈小于二分之一圆的半圆形结构;所述培育床体的两端侧壁设有第二凸块和凸钮;所述凸钮和所述第二凸块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位于所述凸钮的一端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凸块卡合固定于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底部设有凹槽,且所述第二凸块卡合连接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一固定盘和所述第二固定盘之间设有转动柱,且两个所述第一凸块卡合连接于所述转动柱的外侧壁;两个所述第一凸块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底部设有套筒;所述第一固定盘、所述转动柱、所述第二固定盘以及所述套筒套接于连接支撑柱的外侧壁;所述连接支撑柱的顶部设有螺孔;所述连接支撑柱的底部设有螺纹凸块;所述连接支撑柱的底部连接于支撑盘的顶部,所述支撑盘的底部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于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于车轮。优选的,为了使培育床体与与第一固定盘与第二固定盘之间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以及实现培育床体能够绕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转动,所述第二凸块呈圆柱形,所述培育床体的两端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所述第二凸块,且所述凹槽呈环形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固定盘的顶部。优选的,为了使套筒能够支撑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所述套筒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固定盘和所述第二固定盘的直径。优选的,为了实现连接支撑柱能够任意加长缩短,实现培育床体的多层安装,所述螺纹凸块螺纹连接于所述螺孔中,且所述连接支撑柱与所述支撑盘之间螺纹连接。优选的,为了使整个装置更加平衡,更加稳定,所述培育床体至少设有两个,且两个培育床体对称设于所述转动柱的两侧。优选的,为了实现培育床体之间相互拼接,所述培育床体呈棱形结构,且所述培育床体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一凸块。优选的,为了使整个床体移动时更加稳定,所述车轮设有三个,且三个所述车轮构成正三角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设置在培育床体两端的两个第一凸块卡合连接转动柱,同时两个第一凸块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实现了整个培育床体在进入狭小入口时自身能够进行一定的弯曲而实现转向,并能通过第一弹簧及时实现复位,保证整个装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在培育床体的两端侧壁的第二凸块和凸钮,卡合连接设置在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上的环形的凹槽,即不影响整个装置转向,又能使培育床体得到有效的固定。再利用装置底部设置的转动连接于支撑盘的车轮,实现了整个装置的移动和转向。本技术的连接支撑柱能够相互螺纹拼接,实现了豆瓣菜的分层种植,而培育床体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凸块和凸钮,实现了各层之间的培育床体能够相互拼接,充分利用了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凸块和凸钮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培育床体,1a、第一凸块,1b、第二凸块,1c、凸钮,2、第一固定盘,2a、凹槽,3、第二固定盘,4、转动柱,5、套筒,6、第一弹簧,7、连接支撑柱,7a、螺孔,7b、螺纹凸块,8、支撑盘,9、支撑杆,10、连接杆,11、车轮,12、连接板,13、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豆瓣菜活体可移动培育床,包括培育床体1,所述培育床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块1a,且所述第一凸块1a呈小于二分之一圆的半圆形结构;所述培育床体1的两端侧壁设有第二凸块1b和凸钮1c;所述凸钮1c和所述第二凸块1b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底部位于所述凸钮1c的一端设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一凸块1a卡合固定于第一固定盘2和第二固定盘3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盘2的底部设有凹槽2a,且所述第二凸块1b卡合连接于所述凹槽2a中;所述第一固定盘2和所述第二固定盘3之间设有转动柱4,且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a卡合连接于所述转动柱4的外侧壁;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a通过第一弹簧6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盘3的底部设有套筒5;所述第一固定盘2、所述转动柱4、所述第二固定盘3以及所述套筒5套接于连接支撑柱7的外侧壁;所述连接支撑柱7的顶部设有螺孔7a;所述连接支撑柱7的底部设有螺纹凸块7b;所述连接支撑柱7的底部连接于支撑盘8的顶部,所述支撑盘8的底部连接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连接于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转动连接于车轮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凸块1b呈圆柱形,所述培育床体1的两端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所述第二凸块1b,且所述凹槽2a呈环形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盘2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固定盘3的顶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套筒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固定盘2和所述第二固定盘3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螺纹凸块7b螺纹连接于所述螺孔7a中,且所述连接支撑柱7与所述支撑盘8之间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培育床体1至少设有两个,且两个培育床体1对称设于所述转动柱4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培育床体1呈棱形结构,且所述培育床体1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一凸块1a。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车轮11设有三个,且三个所述车轮11构成正三角形结构。本技术在安装时,首先,将连接支撑柱7螺纹连接在支撑盘8上,然后将连接有第一固定盘2、第二固定盘3、转动柱4以及套筒5套接在连接支撑柱7上,然后取两个培育床体1,按住培育床体1两端的凸钮1c,将培育床体1两端的第一凸块1a卡合进第一固定盘2和第二固定盘3之间,使第一凸块1a贴紧转动柱4,然后松开凸钮1c,使第二凸块1b卡合在第一固定盘2和第二固定盘3的凹槽2a内,然后用同样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豆瓣菜活体可移动培育床

【技术保护点】
豆瓣菜活体可移动培育床,包括培育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床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块(1a),且所述第一凸块(1a)呈小于二分之一圆的半圆形结构;所述培育床体(1)的两端侧壁设有第二凸块(1b)和凸钮(1c);所述凸钮(1c)和所述第二凸块(1b)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底部位于所述凸钮(1c)的一端设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一凸块(1a)卡合固定于第一固定盘(2)和第二固定盘(3)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盘(2)的底部设有凹槽(2a),且所述第二凸块(1b)卡合连接于所述凹槽(2a)中;所述第一固定盘(2)和所述第二固定盘(3)之间设有转动柱(4),且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a)卡合连接于所述转动柱(4)的外侧壁;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a)通过第一弹簧(6)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盘(3)的底部设有套筒(5);所述第一固定盘(2)、所述转动柱(4)、所述第二固定盘(3)以及所述套筒(5)套接于连接支撑柱(7)的外侧壁;所述连接支撑柱(7)的顶部设有螺孔(7a);所述连接支撑柱(7)的底部设有螺纹凸块(7b);所述连接支撑柱(7)的底部连接于支撑盘(8)的顶部,所述支撑盘(8)的底部连接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连接于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转动连接于车轮(11)。...

【技术特征摘要】
1.豆瓣菜活体可移动培育床,包括培育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床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块(1a),且所述第一凸块(1a)呈小于二分之一圆的半圆形结构;所述培育床体(1)的两端侧壁设有第二凸块(1b)和凸钮(1c);所述凸钮(1c)和所述第二凸块(1b)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底部位于所述凸钮(1c)的一端设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一凸块(1a)卡合固定于第一固定盘(2)和第二固定盘(3)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盘(2)的底部设有凹槽(2a),且所述第二凸块(1b)卡合连接于所述凹槽(2a)中;所述第一固定盘(2)和所述第二固定盘(3)之间设有转动柱(4),且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a)卡合连接于所述转动柱(4)的外侧壁;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a)通过第一弹簧(6)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盘(3)的底部设有套筒(5);所述第一固定盘(2)、所述转动柱(4)、所述第二固定盘(3)以及所述套筒(5)套接于连接支撑柱(7)的外侧壁;所述连接支撑柱(7)的顶部设有螺孔(7a);所述连接支撑柱(7)的底部设有螺纹凸块(7b);所述连接支撑柱(7)的底部连接于支撑盘(8)的顶部,所述支撑盘(8)的底部连接支撑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强刘飘黄科文黄佳璟廖明安林立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