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选育及其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0733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2 23:41
一种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选育及其栽培方法,所述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保持系27B作母本,以保持系97I101B为父本,经人工去雄杂交育成不育系515A;(2)以恢复系矮四为母本,以恢复系S01为父本经人工去雄杂交和后代选育而成恢复系501R;(3)以不育系515A作母本,以恢复系501R为父本,配制杂交种吉杂319。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栽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之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选育方法采用不育系边回交转育边测配方法,可实现早期对新不育系进行育性筛选和配合力的预判,有效加快了高粱杂交种选育进程,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应用于吉林省西部、西北部、黑龙江南部等地区种植。实验证明,吉杂319具有活秆成熟、高抗叶斑病、耐密且抗倒伏的特点,增产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选育及其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粱杂交种的选育及其栽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选育及其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高粱生产在世界高粱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用于酿酒高粱的生产。目前,我国的高粱是以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为主产区,吉林省的高粱单产水平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近年来高产、优质、多抗高粱新品种不断涌现,使高粱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单产提高幅度达10%以上。200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酿造业和畜牧业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酿酒用高粱的产业发展方面。目前,在高粱育种中,在不育系选育时,多采用保×保自交稳定5代后再回交转育,回交5代再测配,育种年限长,不能早期淘汰选择,工作量大。例如现有技术CN00105753.7公开了一种高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以恢复系忻粱52为母本,以恢复系Ⅵ494为父本育成恢复系南133;再以不育系TAM428作母本,以恢复系南133为父本,选育杂交种。该专利技术选育方法在恢复系南133选育中用了8个世代才稳定应用,育种年限延长。同时由于生产上主栽品种“凤杂4”和“四杂25”倒伏严重,产量低。因此,探索一种新方法,加快不育系、恢复系的选育,对加快高产高粱杂交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选育及其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保持系27B作母本,以保持系97I101B为父本,经人工去雄杂交育成不育系515A;(2)以恢复系矮四为母本,以恢复系S01为父本经人工去雄杂交和后代选育而成恢复系501R;(3)以不育系515A作母本,以恢复系501R为父本,配制杂交种吉杂3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515A不育系的栽培:母本保持系27B繁殖时,选择肥力和墒情良好的地块,在5月上旬播种,复土3~4厘米,母本保持系27B与父本保持系97I101B比例为1:4,父母本同期播种,母本公顷保苗14万株,父本公顷保苗13万株;播种时,公倾施底肥复合肥180~220千克,拔节时公倾追施硝铵220~260千克;抽穗期去除杂株和异型株,开花期去除母本行散粉株,蜡熟末期收获,霜前2~3天割倒;空间隔离要求300m以上,在收获时,不育系和保持系应单收单晾单脱,以防人为机械混杂;(2)501R恢复系的栽培:繁殖时,在5月上旬播种,复土4厘米,公顷保苗10万株,播种时公倾施底肥复合肥180~220千克,拔节时公倾追施硝铵220~260千克;抽穗期去除杂株,开花期去除异型散粉株,蜡熟末期收获,霜前2-3天割倒;空间隔离要求高杆隔离150m以上,成熟后及时收获晾晒,防止芽率下降;(3)吉杂319的制种:在5月上旬播种,选择地势平整,肥力、墒情较好地块,母本不育系515A与父本恢复系501R比例为1:5,父母本同期播种,覆土3~4厘米,底肥每公顷施复合肥180~220公斤;在高粱拔节期前进行追肥,每公顷施尿素220~260公斤,有机肥和无机化肥掺混时每公顷应不少于400公斤,追肥深度在5~6厘米;母本公顷保苗15万株,父本公顷保苗10万株;抽穗期去除杂株和异型株,开花期去除母本行散粉株,蜡熟末期收获,霜前2~3天割倒。当水分降至14%以下时脱粒,脱粒时严防人为机械混杂,制种要求高杆空间隔离150m以上,矮杆空间隔离300m以上。进一步,步骤(3),播前用防丝黑穗病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进一步,步骤(3),底肥用种肥每公顷施200~250公斤复合肥替代。本专利技术之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选育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实现早期对新不育系进行育性筛选和配合力的预判,有效加快了高粱杂交种选育进程,本专利技术适应用于吉林省西部、西北部、黑龙江南部等地区种植。实验证明,“吉杂319”具有活秆成熟、高抗叶斑病、耐密且抗倒伏的特点,所以增产效果显著。实践证明,吉杂319是2005年,以自选不育系515A做母本,以自选恢复系501R为父本组配育成。2006年和2007年参加所杂交种初比观察和产比试验,2010年全国平均亩产649.6公斤,比对照一敖杂1号增产17.4%,比对照二四杂25增产6.0%;2011年全国平均亩产634.9公斤,比对照一敖杂1号增产18.1%,比对照二四杂25增产5.5%;依国家区试为据,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42.3公斤,比对照一敖杂1号增产17.7%,比对照二四杂25号增产5.8%。2011年生产试验全国平均亩产617.8公斤,比对照一敖杂1号增产19.6%,比对照二四杂25增产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加以说明。实施例1: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选育方法一、育种材料来源:1、515A不育系是申请人于1999年用自选保持系27B做母本,以外引保持系97I101B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2、501R恢复系是申请人于1997年用以辽宁省农科院引进的恢复系矮四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S01为父本经人工去雄杂交和后代选育而成。二、亲本及品种的形态特征特性:1、515A不育系:籽粒椭圆形,红色,千粒重34.2g。幼苗绿色,17片叶,叶片窄而上举,蜡脉,株高105cm。穗长25cm,筒形,紧穗,穗粒重56g,穗粒数1600-1800粒,小硬壳,黑褐色。开花时花药瘦小,柱头黄白色,雄性不育性稳定,败育轻,自交不结实。出苗至成熟114天左右。胚芽拱土能力一般,秆强不倒伏,高抗叶斑病,抗黑穗病。2、501R恢复系:籽粒圆形,红褐色,千粒重27.5g左右。幼苗叶片绿色,19片叶,株高150cm左右。穗长29.5cm,纺锤形,中紧穗,穗粒重72.6g,褐色壳,硬壳,着壳率5.5%。开花时花药饱满黄白色,花粉量大,对A1和A2型不育系恢复率100%出苗至成熟124d。不早衰,耐旱性强,抗叶病,抗丝黑穗病。3、吉杂319杂交种:椭圆形,红色,千粒重33.6克。幼苗绿色,株高175.2厘米,19片叶。穗长31.0厘米,穗粒重102.5克,纺锤形穗,穗型中紧,黑红壳,着壳率9.7%。椭圆形粒,红色,千粒重30.8克,角质率30%。出苗至成熟116天。需活动积温2500—2600℃。米质粳性,恢复性95.2%。粗蛋白含量9.54%,粗淀粉含量74.8%,赖氨酸含量0.25%,单宁含量1.12%。秆强抗倒伏,耐旱性强,抗蚜虫,高抗叶斑病。三、选育方法(1)1999年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选保持系27B做母本,以外引保持系97I101B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经南北方多代自交选择。2001年北方种植F4,采用边自交稳定边回交转育的方法,在F4中选择性状稳定,整齐度好,株高矮,熟期较早的穗系开始回交,得到BC1种子。2001年海南加代BC2,后经南北方连续多代回交和选择,到2003年转育的不育系生物性状稳定,并开始测配合利用。515A为2005年区号。27B为406B×ICS-34后代,406具有V4血缘;(2)1997年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用以辽宁省农科院引进的恢复系矮四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S01为父本,采用人工去雄杂交,经南北方多代自交选择,于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保持系27B作母本,以保持系97I101B为父本,经人工去雄杂交育成不育系515A;(2)以恢复系矮四为母本,以恢复系S01为父本经人工去雄杂交和后代选育而成恢复系501R;(3)以不育系515A作母本,以恢复系501R为父本,配制杂交种吉杂3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保持系27B作母本,以保持系97I101B为父本,经人工去雄杂交育成不育系515A;(2)以恢复系矮四为母本,以恢复系S01为父本经人工去雄杂交和后代选育而成恢复系501R;(3)以不育系515A作母本,以恢复系501R为父本,配制杂交种吉杂319。2.一种高粱杂交种吉杂319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515A不育系的栽培:母本保持系27B繁殖时,选择肥力和墒情良好的地块,在5月上旬播种,复土3~4厘米,母本保持系27B与父本保持系97I101B比例为1:4,父母本同期播种,母本公顷保苗14万株,父本公顷保苗13万株;播种时,公倾施底肥复合肥180~220千克,拔节时公倾追施硝铵220~260千克;抽穗期去除杂株和异型株,开花期去除母本行散粉株,蜡熟末期收获,霜前2~3天割倒;空间隔离要求300m以上,在收获时,不育系和保持系应单收单晾单脱;(2)501R恢复系的栽培:繁殖时,在5月上旬播种,复土4厘米,公顷保苗10万株,播种时公倾施底肥复合肥180~220千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紫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