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郡专利>正文

一种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0316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包括支撑安装筒,所述支撑安装筒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稳定安装板,支撑安装筒的下端设置有变径集热罩,支撑安装筒的内部水平镶嵌设置有两组防喷溅限流板,支撑安装筒的上端设置有弧面安装罩,弧面安装罩的上端设置有设置有导流安装筒,导流安装筒的下端内侧设置有锥面导流安装板,锥面导流安装板的中间位置通过安装套向下设置有热换吸热球,所述热换吸热球的内部边缘位置镶嵌设置有球面螺旋热环管,且热换吸热球的外侧等角度竖直镶嵌设置有若干吸热冷凝鳍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地热释放稳定,热换效率高,地热收集充分,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热采集设备,具体是一种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核裂变产生的一种能量资源,地球上火山喷出的熔岩温度高达1200℃~1300℃,天然温泉的温度大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0℃~140℃。这说明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蕴藏着巨大的热能,这种热量渗出地表,于是就有了地热,地热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传统的地热采集装置由于设计不完善,造成种种问题,使得地热能利用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技术,克服了当前使用的地热采集装置,由于主要采用单层热换导热结构,造成地热收集不完全,使得地热利用率低等问题,解决了当前使用的地热采集装置,由于不对蒸汽中的水汽冷凝回流,造成地热导出慢,或者频繁注水造成的流程复杂等问题,改善了当前使用的地热采集装置,由于装置安装不稳定,造成内部的结构不稳定造成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使得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地热释放稳定,热换效率高,地热收集充分,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包括支撑安装筒,所述支撑安装筒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稳定安装板,支撑安装筒的下端设置有变径集热罩,支撑安装筒的内部水平镶嵌设置有两组防喷溅限流板,支撑安装筒的上端设置有弧面安装罩,弧面安装罩的上端设置有设置有导流安装筒,导流安装筒的下端内侧设置有锥面导流安装板,锥面导流安装板的中间位置通过安装套向下设置有热换吸热球,所述热换吸热球的内部边缘位置镶嵌设置有球面螺旋热环管,且热换吸热球的外侧等角度竖直镶嵌设置有若干吸热冷凝鳍片,锥面导流安装板的上端通过安装套设置有锥面热换筒,所述锥面热换筒的内部镶嵌设置有锥形变径热环管,锥面热换筒的上端竖直设置有热换保温安装管,导流安装筒的上端设置有球面散热罩,热换保温安装管的上端水平向右通过球形连接套上下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左端配合热换保温安装管竖直贯穿锥面热换筒与热换吸热球和面螺旋热环管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管的左端竖直向下穿过热换保温安装管与锥面热换筒中的锥形变径热环管的出水口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喷溅限流板上均匀贯穿设置有若干限流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安装筒的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稳定安装柱。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锥形变径热环管的下端与球面螺旋热环管的上端通过贯穿安装套的导管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锥面导流安装板配合安装套等角度贯穿设置有若干导流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换保温安装管配合导流安装筒设置有若干稳定支撑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当前使用的地热采集装置,由于主要采用单层热换导热结构,造成地热收集不完全,使得地热利用率低等问题,解决了当前使用的地热采集装置,由于不对蒸汽中的水汽冷凝回流,造成地热导出慢,或者频繁注水造成的流程复杂等问题,改善了当前使用的地热采集装置,由于装置安装不稳定,造成内部的结构不稳定造成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使得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地热释放稳定,热换效率高,地热收集充分,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中热换吸热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中锥面导流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包括支撑安装筒2,所述支撑安装筒2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稳定安装板15,支撑安装筒2的下端设置有变径集热罩16,支撑安装筒2的内部水平镶嵌设置有两组防喷溅限流板1,所述防喷溅限流板1上均匀贯穿设置有若干限流孔,支撑安装筒2的上端设置有弧面安装罩14,弧面安装罩14的上端设置有设置有导流安装筒9,所述导流安装筒9的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稳定安装柱,导流安装筒9的下端内侧设置有锥面导流安装板12,锥面导流安装板12的中间位置通过安装套向下设置有热换吸热球13,所述锥面导流安装板12配合安装套等角度贯穿设置有若干导流孔17,所述热换吸热球13的内部边缘位置镶嵌设置有球面螺旋热环管18,且热换吸热球13的外侧等角度竖直镶嵌设置有若干吸热冷凝鳍片19,锥面导流安装板12的上端通过安装套设置有锥面热换筒10,所述锥面热换筒10的内部镶嵌设置有锥形变径热环管11,所述锥形变径热环管11的下端与球面螺旋热环管18的上端通过贯穿安装套的导管连接,锥面热换筒10的上端竖直设置有热换保温安装管,所述热换保温安装管配合导流安装筒9设置有若干稳定支撑柱8,导流安装筒9的上端设置有球面散热罩4,热换保温安装管的上端水平向右通过球形连接套5上下分别设置有进水管6和出水管7,进水管6的左端配合热换保温安装管竖直贯穿锥面热换筒10与热换吸热球13和面螺旋热环管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管7的左端竖直向下穿过热换保温安装管与锥面热换筒10中的锥形变径热环管11的出水口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该装置安装在地热收集层,通过变径集热罩16收集高温蒸汽和空气,并导流到弧面安装罩14中,通过弧面安装罩14中的热换吸热球13配合吸热冷凝鳍片19,将流经的高温空气中的热量吸收并将水汽液化成水滴落回装置底部,高温空气继续上升在锥面热换筒10的作用下,通过锥形变径热环管11的吸热作用,进一步收集热量,并通过进水管6倒入水流,吸热后迅速从出水管7导入外部设置的热能收集装置,持续不断的热能采集,克服了当前使用的地热采集装置,由于主要采用单层热换导热结构,造成地热收集不完全,使得地热利用率低等问题,解决了当前使用的地热采集装置,由于不对蒸汽中的水汽冷凝回流,造成地热导出慢,或者频繁注水造成的流程复杂等问题,改善了当前使用的地热采集装置,由于装置安装不稳定,造成内部的结构不稳定造成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使得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地热释放稳定,热换效率高,地热收集充分,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包括支撑安装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安装筒(2)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稳定安装板(15),支撑安装筒(2)的下端设置有变径集热罩(16),支撑安装筒(2)的内部水平镶嵌设置有两组防喷溅限流板(1),支撑安装筒(2)的上端设置有弧面安装罩(14),弧面安装罩(14)的上端设置有设置有导流安装筒(9),导流安装筒(9)的下端内侧设置有锥面导流安装板(12),锥面导流安装板(12)的中间位置通过安装套向下设置有热换吸热球(13),所述热换吸热球(13)的内部边缘位置镶嵌设置有球面螺旋热环管(18),且热换吸热球(13)的外侧等角度竖直镶嵌设置有若干吸热冷凝鳍片(19),锥面导流安装板(12)的上端通过安装套设置有锥面热换筒(10),所述锥面热换筒(10)的内部镶嵌设置有锥形变径热环管(11),锥面热换筒(10)的上端竖直设置有热换保温安装管,导流安装筒(9)的上端设置有球面散热罩(4),热换保温安装管的上端水平向右通过球形连接套(5)上下分别设置有进水管(6)和出水管(7),进水管(6)的左端配合热换保温安装管竖直贯穿锥面热换筒(10)与热换吸热球(13)和面螺旋热环管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管(7)的左端竖直向下穿过热换保温安装管与锥面热换筒(10)中的锥形变径热环管(11)的出水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包括支撑安装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安装筒(2)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稳定安装板(15),支撑安装筒(2)的下端设置有变径集热罩(16),支撑安装筒(2)的内部水平镶嵌设置有两组防喷溅限流板(1),支撑安装筒(2)的上端设置有弧面安装罩(14),弧面安装罩(14)的上端设置有设置有导流安装筒(9),导流安装筒(9)的下端内侧设置有锥面导流安装板(12),锥面导流安装板(12)的中间位置通过安装套向下设置有热换吸热球(13),所述热换吸热球(13)的内部边缘位置镶嵌设置有球面螺旋热环管(18),且热换吸热球(13)的外侧等角度竖直镶嵌设置有若干吸热冷凝鳍片(19),锥面导流安装板(12)的上端通过安装套设置有锥面热换筒(10),所述锥面热换筒(10)的内部镶嵌设置有锥形变径热环管(11),锥面热换筒(10)的上端竖直设置有热换保温安装管,导流安装筒(9)的上端设置有球面散热罩(4),热换保温安装管的上端水平向右通过球形连接套(5)上下分别设置有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郡张志刚宋倩赵朝兵尹建康赵琳如
申请(专利权)人:李郡张志刚宋倩赵朝兵尹建康赵琳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