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22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包括底座、支柱和遮挡板,底座上还设有调节装置,遮挡板上还设有散热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散热装置包括风扇、折叠机构和驱动机构,该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当遇到汛期,路面积水较多时,通过调节装置对交警站立的调节台进行高度的调节,减少交警被过往车辆溅到污水的情况,其次,通过调节装置驱动调节台旋转,使得交警在指挥不同方位道路交通时不需要靠自身的转动,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另外,当天气炎热时,通过散热机构对交警进行散热,提高了他们工作环境的舒适度,避免中暑等情况的发生。

A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traffic command desk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and intelligent traffic command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hich includes a base, a support and a shield board. A regulating device is provided on the base, and a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is provided on the shield. The adjustment device includes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rotating mechanism. The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includes a fan, a folding mechanism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The multi-function and intelligent traffic command station of the network, when there is a lot of water on the pavement during the flood season, the adjustment device is used to adjust the adjusting station of the traffic police to reduce the traffic traffic of traffic police by passing vehicles. Secondly, the traffic police will be directing different directions through the adjustment device to drive the adjustment table. In traffic, they do not need to rely on their own rotation to reduce their labor intensity. In addition, when the weather is hot, heat dissipation through the heat dissipating mechanism improves the comfort of their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avoids the occurrence of heat stroke and other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
技术介绍
交通指挥台是交警用于指挥交通的一块区域,交警在指挥交通时,可站立于指挥台上,使得交警的指挥显得更为醒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交警的人身安全。现有的交通指挥台的功能较为简单,仅仅能够站立、遮阳或挡雨,当遇到汛期,路面积水较多时,由于交警所站立的高度不可调节,容易被过往的车辆溅到污水,其次,交警在指挥时,身体需要不停地转向以指挥不同方位的道路交通,增加了他们的劳动强度,另外,当天气较热时,现有的指挥台并不具有散热功能,使得交警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容易出现中暑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包括底座、支柱和遮挡板,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水平设有调节台,所述调节台的顶部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调节台的底部位于底座内,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底座内,所述调节装置与调节台传动连接,所述遮挡板上还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遮挡板的下方,所述散热装置位于调节台的上方;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调节台和升降机构之间;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圆柱齿轮、升降台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与升降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台水平设置在升降组件的上方,所述升降台的下端面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单元,两个升降单元关于第一圆柱齿轮对称设置,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二圆柱齿轮,所述第一丝杆竖向设置,所述第一丝杆的底端通过第一轴承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位于第一螺纹孔内,所述第一丝杆与升降台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圆柱齿轮套设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二圆柱齿轮啮合,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升降台的上方;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蜗杆、蜗轮和转轴,所述第二电机与蜗杆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竖向设置,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第二轴承与升降台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与调节台的中心处连接,所述蜗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调节台设置在转轴的上方;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折叠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折叠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风扇设置在折叠机构的下方;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块、伸缩架、第二铰接块和升降板,所述第一铰接块设置在遮挡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铰接块有两个,两个第一铰接块的其中一个第一铰接块与遮挡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铰接块的另一个第一铰接块与遮挡板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架竖向设置,所述伸缩架的顶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铰接块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块有两个,所述伸缩架的底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铰接块铰接,所述升降板水平设置在第二铰接块的下方,两个第二铰接块均与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两个第一铰接块中与遮挡板滑动连接的第一铰接块传动连接,所述风扇的上方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升降板的下方;所述遮挡板上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和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折叠机构工作时的稳定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二丝杆、滑动杆、滑块和驱动杆,所述第二丝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二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杆与第二丝杆平行,所述滑动杆穿过滑块且滑动杆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丝杆经第二螺纹孔穿过滑块,所述第二丝杆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杆水平设置在滑块和第一铰接块之间。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滑块滑动的稳定性,所述滑动杆有两个,两个滑动杆关于第二丝杆对称设置。作为优选,为了使得风扇快速升降,所述第二丝杆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作为优选,为了扩大散热面积,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设有转向机构,所述固定块通过转向机构与升降板连接,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四电机、主动轮、皮带、从动轮、转动轴和转向杆,所述第四电机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水平设置,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座与升降板连接,所述从动轮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转向杆竖向设置在转动轴和固定块之间。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滑动的稳定性,所述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上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遮挡板和升降板上均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匹配且滑动连接。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滑动的稳定性,所述限位槽为燕尾槽。作为优选,为了节约能源,所述遮挡板的上方设有光伏板。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指挥台使用的安全性,所述底座上设有警示灯。作为优选,为了使各机构的工作状态智能化,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均为伺服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当遇到汛期,路面积水较多时,通过调节装置对交警站立的调节台进行高度的调节,减少交警被过往车辆溅到污水的情况,其次,通过调节装置驱动调节台旋转,使得交警在指挥不同方位道路交通时不需要靠自身的转动,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另外,当天气炎热时,通过散热机构对交警进行散热,提高了他们工作环境的舒适度,避免中暑等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的升降机构与旋转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的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的风扇与转向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柱,3.遮挡板,4.调节台,5.调节装置,6.散热装置,7.第一电机,8.第一圆柱齿轮,9.升降台,10.第一丝杆,11.第二圆柱齿轮,12.第二电机,13.蜗杆,14.蜗轮,15.转轴,16.风扇,17.第一铰接块,18.伸缩架,19.第二铰接块,20.升降板,21.固定块,22.第三电机,23.第二丝杆,24.滑动杆,25.滑块,26.驱动杆,27.第四电机,28.主动轮,29.皮带,30.从动轮,31.转动轴,32.转向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5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包括底座1、支柱2和遮挡板3,所述底座1的顶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水平设有调节台4,所述调节台4的顶部位于底座1的上方,所述调节台4的底部位于底座1内,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调节装置5,所述调节装置5设置在底座1内,所述调节装置5与调节台4传动连接,所述遮挡板3上还设有散热装置6,所述散热装置6设置在遮挡板3的下方,所述散热装置6位于调节台4的上方;当遇到汛期,路面积水较多时,通过调节装置5对交警站立的调节台4进行高度的调节,减少交警被过往车辆溅到污水的情况,其次,通过调节装置5驱动调节台4旋转,使得交警在指挥不同方位道路交通时不需要靠自身的转动,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另外,当天气炎热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柱和遮挡板,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水平设有调节台,所述调节台的顶部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调节台的底部位于底座内,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底座内,所述调节装置与调节台传动连接,所述遮挡板上还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遮挡板的下方,所述散热装置位于调节台的上方;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调节台和升降机构之间;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圆柱齿轮、升降台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与升降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台水平设置在升降组件的上方,所述升降台的下端面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单元,两个升降单元关于第一圆柱齿轮对称设置,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二圆柱齿轮,所述第一丝杆竖向设置,所述第一丝杆的底端通过第一轴承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位于第一螺纹孔内,所述第一丝杆与升降台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圆柱齿轮套设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二圆柱齿轮啮合,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升降台的上方;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蜗杆、蜗轮和转轴,所述第二电机与蜗杆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竖向设置,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第二轴承与升降台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与调节台的中心处连接,所述蜗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调节台设置在转轴的上方;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折叠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折叠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风扇设置在折叠机构的下方;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块、伸缩架、第二铰接块和升降板,所述第一铰接块设置在遮挡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铰接块有两个,两个第一铰接块的其中一个第一铰接块与遮挡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铰接块的另一个第一铰接块与遮挡板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架竖向设置,所述伸缩架的顶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铰接块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块有两个,所述伸缩架的底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铰接块铰接,所述升降板水平设置在第二铰接块的下方,两个第二铰接块均与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两个第一铰接块中与遮挡板滑动连接的第一铰接块传动连接,所述风扇的上方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升降板的下方;所述遮挡板上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和PLC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能型交通指挥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柱和遮挡板,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水平设有调节台,所述调节台的顶部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调节台的底部位于底座内,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底座内,所述调节装置与调节台传动连接,所述遮挡板上还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遮挡板的下方,所述散热装置位于调节台的上方;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调节台和升降机构之间;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圆柱齿轮、升降台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与升降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台水平设置在升降组件的上方,所述升降台的下端面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单元,两个升降单元关于第一圆柱齿轮对称设置,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二圆柱齿轮,所述第一丝杆竖向设置,所述第一丝杆的底端通过第一轴承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位于第一螺纹孔内,所述第一丝杆与升降台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圆柱齿轮套设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二圆柱齿轮啮合,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升降台的上方;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蜗杆、蜗轮和转轴,所述第二电机与蜗杆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竖向设置,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第二轴承与升降台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与调节台的中心处连接,所述蜗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调节台设置在转轴的上方;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折叠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折叠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风扇设置在折叠机构的下方;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块、伸缩架、第二铰接块和升降板,所述第一铰接块设置在遮挡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铰接块有两个,两个第一铰接块的其中一个第一铰接块与遮挡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铰接块的另一个第一铰接块与遮挡板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架竖向设置,所述伸缩架的顶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铰接块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块有两个,所述伸缩架的底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铰接块铰接,所述升降板水平设置在第二铰接块的下方,两个第二铰接块均与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桂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卓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