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0176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在岩溶地质上的待钻孔处向下垂直钻孔,且在钻孔时判断是否存在溶洞,若存在,继续判断所述溶洞相对所述桩基的位置,若所述溶洞位于桩尖设定的范围内,采用混凝土对所述溶洞进行填筑;若所述溶洞不在桩尖设定的范围内,采用回填粘土钻孔固壁的方法;将提前制作的钢筋笼沿所述钻孔吊放到位;沉放导管,使所述导管接近所述钻孔底部,从所述导管内向所述钢筋笼中连续注入混凝土形成桩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塌孔现象,而且施工简单,成本低。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orehole pile in Karst Geolog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karst geological drilling pile, which is drilled vertically down in Karst Geology and determines whether there is a karst cave in the borehole. If there is a hole in the hole, the position of the pile is determined by the karst cave. If the cave is located in the range set in the pile tip, the caves are used to the caves. If the cave is not in the range set by the tip of the pile, the method of drilling the wall by backfilling clay is used, the pre made steel cage is put in place along the borehole, and the catheter is deposited to close the bottom of the drill hole, and the concrete is continuously injected into the steel cage from the tube to form the pile foundation. The invention can avoid collapse phenomen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s simple in construction and low i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施工的
,尤其是指一种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岩溶地质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比较广泛,通常岩溶地质的上层为粉质黏土,基层是弱风化灰岩层,以溶蚀性拱形洞穴较多,通常称为溶洞。而溶洞是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溶性岩层经过化学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而形成的地下溶蚀现象,该地质现场会影响其周边围岩的稳定性及力学分布。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桩基开挖为地下隐蔽工程,有时会无法避免遇见溶洞,由于溶洞地层的复杂性及地下溶洞形态大小的不可预见性,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塌孔现象,导致工程结构的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增加,使施工工艺变得复杂,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不确定性及风险。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2146672A)公开了一种在岩溶地区的桩基施工方法,通过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溶洞后立即采取钢护筒跟进的应急措施以防止塌孔,然后采用抛片石、粘土并挤压的方法对溶洞进行封堵及加固处理,最后再完成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成型工艺。上述方法虽然有利于保证施工的安全,但是由于岩溶地层中溶洞的大小、位置有差别,如果在钻进过程中对发现的所有溶洞均采用钢护筒跟进的方法,由于使用钢护筒的成本高,而且钢护筒需要加工,使用时还需要配合钢管支架,因此增加了施工难度,导致延长了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桩基施工过程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施工简单且降低成本的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岩溶地质上的待钻孔处向下垂直钻孔,且在钻孔时判断是否存在溶洞,若存在,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步骤S2:判断所述溶洞相对所述桩基的位置,若所述溶洞位于桩尖设定的范围内,先采用混凝土对所述溶洞进行填筑,直至混凝土高出所述溶洞顶板的桩径高度,且混凝土面不再下降时,停止灌注,待混凝土到达设定强度后继续钻进成孔至设计桩底,且终孔孔深按照溶洞底板以下不小于设定倍数桩径控制;若所述溶洞不在桩尖设定的范围内,采用回填粘土钻孔固壁的方法;步骤S3:将提前制作的钢筋笼沿所述钻孔吊放到位;步骤S4:沉放导管,使所述导管接近所述钻孔底部,从所述导管内向所述钢筋笼中连续注入混凝土形成桩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钻孔时,对同一墩台上不同桩位钻孔采用对角钻孔,隔孔施工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孔施工时,施工下一根桩基时,上一根桩基的强度到达设定强度后开始施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对同一墩台上不同桩长施工时,先施工桩长长、溶洞多以及施工难的桩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回填粘土钻孔固壁的方法为:钻进施工过程中,当泥浆面迅速下降时,先补水,然后将粘土投入在钻孔中,采用减压慢进的方法重新钻孔,通过冲孔堵住溶洞并重新造浆;若再次漏浆,按照上述方法,反复回填钻孔,直钻进至设计桩底标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钻进过程中,若发生大面积塌孔或泥浆快速流走,钻孔原泥浆面下降超过规定距离以上,则表明钻孔过程中将原超前勘探未揭示的溶洞已击破并形成了中型及以上溶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中型及以上溶洞采用钢护筒跟进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护筒跟进的方法为:钻进穿过所述溶洞顶部时,将制作好的钢护筒沿所述钻孔沉至孔底,将水下砼导管放入所述钻孔内,利用砼进行封堵,待砼凝固产生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回钻,跟进钢护筒,当所述钢护筒跟进至超前勘探溶洞底以下设定距离后,钻孔至设计桩底。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之前,待所述钻孔达到所述设计标高后进行清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续注入混凝土时,控制所述导管的埋入深度,提升所述导管时,根据溶洞情况确定导管埋深。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通过施工时发现的溶洞相对所述桩基的位置继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段,对于位于桩尖设定范围内的溶洞,通过填筑的方式处理,不但避免了塌孔的事故,而且施工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对于不在桩尖设定范围内的溶洞,采用钢护筒跟进的方法,由于针对不同的溶洞高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有利用降低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岩溶地质上的待钻孔处向下垂直钻孔,且在钻孔时判断是否存在溶洞,若存在,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步骤S2:判断所述溶洞相对所述桩基的位置,若所述溶洞位于桩尖设定的范围内,先采用混凝土对所述溶洞进行填筑,直至混凝土高出所述溶洞顶板的桩径高度,且混凝土面不再下降时,停止灌注,待混凝土到达设定强度后继续钻进成孔至设计桩底,且终孔孔深按照溶洞底板以下不小于设定倍数桩径控制;若所述溶洞不在桩尖设定的范围内,采用回填粘土钻孔固壁的方法;步骤S3:将提前制作的钢筋笼沿所述钻孔吊放到位;步骤S4:沉放导管,使所述导管接近所述钻孔底部,从所述导管内向所述钢筋笼中连续注入混凝土形成桩基。本实施例所述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1中,在岩溶地质上的待钻孔处向下垂直钻孔,且在钻孔时判断是否存在溶洞,若存在,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从而有利于保证施工的正常;步骤S2:判断所述溶洞相对所述桩基的位置,若所述溶洞位于桩尖设定的范围内,先采用混凝土对所述溶洞进行填筑,直至混凝土高出所述溶洞顶板的桩径高度,且混凝土面不再下降时,停止灌注,待混凝土到达设定强度后继续钻进成孔至设计桩底,且终孔孔深按照溶洞底板以下不小于设定倍数桩径控制,由于通过填筑的方式就处理了溶洞,不但避免了塌孔的事故,而且施工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若所述溶洞不在桩尖设定的范围内,采用回填粘土钻孔固壁的方法,由于针对不同的溶洞高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有利用降低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步骤S3:将提前制作的钢筋笼沿所述钻孔吊放到位;步骤S4:沉放导管,使所述导管接近所述钻孔底部,从所述导管内向所述钢筋笼中连续注入混凝土形成桩基,从而有效保证了所述桩基的强度以及质量。所述步骤S1中,钻孔前先使钻机就位,将钻头尖对准桩位,调整所述钻机平整稳固,保证主动钻杆垂直地面。钻孔时,对同一墩台上不同桩位钻孔采用对角钻孔,隔孔施工的方法。所述隔孔施工时,施工下一根桩基时,上一根桩基的强度到达设定强度后开始施工,以防止钻孔时造成已灌注混凝土桩剪切破坏。具体地,对于同一墩位的桩基而言,待一根桩基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且混凝土强度到达70%时,才可进行下一根桩基钻孔施工。另外,施工中应根据设计图纸及地质报告,对同一墩台上不同桩长施工时,先施工桩长长、溶洞多以及施工难的桩孔,钻孔桩中有溶洞的桩第一根桩孔施工时一般较困难,要保证上一层溶洞处理好了才能继续下钻,提高了桩基砼灌注的成功率,并克服了桩端承载力不足或桩基失稳等质量事故。所述步骤S2中,回填粘土钻孔固壁的方法为:钻进施工过程中,当泥浆面迅速下降时,先补水,然后将粘土投入在钻孔中,采用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岩溶地质上的待钻孔处向下垂直钻孔,且在钻孔时判断是否存在溶洞,若存在,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步骤S2:判断所述溶洞相对所述桩基的位置,若所述溶洞位于桩尖设定的范围内,先采用混凝土对所述溶洞进行填筑,直至混凝土高出所述溶洞顶板的桩径高度,且混凝土面不再下降时,停止灌注,待混凝土到达设定强度后继续钻进成孔至设计桩底,且终孔孔深按照溶洞底板以下不小于设定倍数桩径控制;若所述溶洞不在桩尖设定的范围内,采用回填粘土钻孔固壁的方法;步骤S3:将提前制作的钢筋笼沿所述钻孔吊放到位;步骤S4:沉放导管,使所述导管接近所述钻孔底部,从所述导管内向所述钢筋笼中连续注入混凝土形成桩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岩溶地质上的待钻孔处向下垂直钻孔,且在钻孔时判断是否存在溶洞,若存在,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步骤S2:判断所述溶洞相对所述桩基的位置,若所述溶洞位于桩尖设定的范围内,先采用混凝土对所述溶洞进行填筑,直至混凝土高出所述溶洞顶板的桩径高度,且混凝土面不再下降时,停止灌注,待混凝土到达设定强度后继续钻进成孔至设计桩底,且终孔孔深按照溶洞底板以下不小于设定倍数桩径控制;若所述溶洞不在桩尖设定的范围内,采用回填粘土钻孔固壁的方法;步骤S3:将提前制作的钢筋笼沿所述钻孔吊放到位;步骤S4:沉放导管,使所述导管接近所述钻孔底部,从所述导管内向所述钢筋笼中连续注入混凝土形成桩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钻孔时,对同一墩台上不同桩位钻孔采用对角钻孔,隔孔施工的方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孔施工时,施工下一根桩基时,上一根桩基的强度到达设定强度后开始施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同一墩台上不同桩长施工时,先施工桩长长、溶洞多以及施工难的桩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溶地质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中海胡金雄袁伟明俞鑫刘永辉张治国王丽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