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增红专利>正文

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喷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0175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喷钻装置,包括车体,车体上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上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的下方平行的设有第二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的前端垂直的设置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设有钻进机构和喷浆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合理的对软土地基进行钻进和喷浆施工,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施工效果。

A spray drilling device for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pray drilling device for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including a car body, with two first support seats on each other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first support seat is rotatable with a first support bar, the top of the two first support bar is rotatable with a first support platform,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form is parallel. There are second support platforms,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form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latform are vertical to the third support plate, and the drilling mechanism and the spraying mechanism are provided on the third support board. The invention can reasonably drill and spray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and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the work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and the construction effect is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喷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钻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喷钻装置。
技术介绍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地质情况,为了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需要对不同的地基进行处理,特别是无法直接进行地基填筑的地基。而最常见的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就是软土地基,对于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有多种,例如换填、联合堆载、真空预压以及复合地基等等,在上述各种方法中,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效果最好,施工进度最快,而其中复合地基中旋喷桩的施工综合效益相对较好。旋喷桩,是利用钻机将水泥浆通过高压设备喷射至土地内,浆液与土体充分搅拌混合,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柱状固结体,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专利CN205297333U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的旋喷钻机,其中钻取机构包括钻杆及钻头;钻杆包括外钻杆内钻杆,两者之间形成腔体。该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浆液喷射的效果。但是该旋喷钻机是固定在一定的位置进行旋喷桩施工的,每次施工完一根旋喷桩之后都需要进行一次旋喷机的移位和安装,程序比较复杂,并且旋喷桩的施工过程都处于软土地基内,由于软土地基承载力的不均匀,很容易造成设备的倾斜从而影响旋喷桩的施工质量。专利CN201710625451.8公开了一种水平旋喷钻机,包括钻机平台和举升臂,在钻机平台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回转工作装置,回转工作装置包括固定座、回转座、齿轮马达和外圈有齿内圈无齿的回转支承,固定座与钻机平台固定连接,回转座固定安装在举升臂底端,齿轮马达安装在回转座上,回转支承的内圈与回转座固定连接,回转支承的外圈与固定座固定连接,且其外圈与齿轮马达轮齿啮合;齿轮马达带动回转座和举升臂做摆动动作,进而带动臂架摆动,采用前后双回转工作装置同步驱动臂架做摆动动作,能够为设备在各种工况下做摆动动作时提供足够动力,但是由于其结构简单,因为稳定性不好,地基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喷钻装置,能够合理的对软土地基进行钻进和喷浆施工,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施工效果。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喷钻装置,包括车体,车体上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上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支撑杆,车体与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气缸相连接,第一气缸推动第一支撑杆在车体上进行摆动,两个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支撑平台,两个第一支撑杆中部之间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一支撑平台的后端之间连接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控制第一支撑平台在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进行摆动,同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相互作用,使第一支撑平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第一支撑平台的下方平行的设有第二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的前端垂直的设置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后侧壁上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条,两个第一导向条分别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上的第一导向槽中,两个第一导向头之间设有第一传动条,第一传动条位于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之间,第一传动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有第一齿条,位于第一传动条下方的第一齿条与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支撑平台上的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相连接,位于第一传动条上方的第一齿条与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支撑平台上的若干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电机转动控制第三支撑板沿第一导向条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第三支撑板上设有钻进机构和喷浆机构;钻进机构包括上钻进杆和下钻进杆,上钻进杆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上钻进杆的底部设有截面为圆形结构的转接杆,下钻进杆可转动的设置在转接杆外,下钻进杆的底部设有圆锥体结构的钻尖,钻尖和下钻进杆的外壁上均设有螺旋翘片,下钻进杆的中心处垂直向上的设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穿过转接杆可转动的设置在上钻进杆中,第一传动杆的顶部设有第三扇形齿轮,第三扇形齿轮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的第四扇形齿轮相啮合,第二电机控制下钻进杆在转接杆上进行旋转;上钻进杆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夹块中,上钻进杆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可旋转的固定在第三支撑板前侧壁上的第五齿轮相啮合,第五齿轮与第三电机相连接,通过第三电机控制钻进机构上下移动;喷浆机构包括上喷浆杆、下喷浆杆和储浆罐,上喷浆杆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圆柱体结构的下喷浆杆可转动的固定在上喷浆杆的底部,下喷浆杆的中心处垂直向上的设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可转动的设置在上喷浆杆中,第二传动杆的顶部设有第六扇形齿轮,第六扇形齿轮与固定在第四电机上的第七扇形齿轮相啮合,第四电机控制下喷浆杆在上喷浆杆的底部进行旋转,第二传动杆上与下喷浆杆相连通的设有主喷道,主喷道的外周倾斜向下的设有若干支喷道,进料管穿过上喷浆杆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传动杆上、且与主喷道相连通,进料管与设置在车体上的储浆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有增压泵,使下喷浆杆在旋转的过程中自支喷道中喷出储浆罐中的砂浆;上喷浆杆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限位夹块中,上喷浆杆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三齿条,第三齿条与可旋转的固定在第三支撑板前侧壁上的第八齿轮相啮合,第八齿轮与第五电机相连接,通过第五电机控制喷浆机构上下移动。进一步的,车体底部设有液压举升撑脚。进一步的,钻进机构通过第一限位机构进行限位,喷浆机构通过第二限位机构进行限位。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均包括电动推杆和限位板,电动推杆固定在第四支撑板上,第四支撑板垂直的固定在第三支撑板的的底部,限位块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上,限位块与电动推杆相连接,限位块的前侧壁上设有卡齿,卡齿的形状与第二齿条或第三齿条相契合,电动推杆控制限位块移动、实现对钻进机构或喷浆机构的锁紧或松开。进一步的,钻进机构和喷浆机构的顶部均设有端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移动至需要进行作业的位置,通过液压举升撑脚将车体抬高,起到稳定作业,通过第一气缸将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向前移动,同时,在第二气缸相互作用下,使第一支撑平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松开第一限位机构,控制钻进机构向下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旋转下钻进杆,形成钻坑,进行钻进作业;钻进作业结束后,向上移动钻进机构,移动到位后锁紧第一限位机构,控制第三支撑板水平移动,使喷浆机构对准钻进的钻坑;松开第二限位机构,控制喷浆机构向下移动进入钻坑中,控制下喷浆杆进行旋转,同时,使下喷浆杆在旋转的过程中自支喷道中喷出储浆罐中的砂浆。本专利技术能够合理的对软土地基进行钻进和喷浆施工,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施工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钻进机构和喷浆机构俯视图。图4为图1中的A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附图标记车体1、第一支撑座2、第一支撑杆3、第一气缸4、第一支撑平台5、第二气缸6、第二支撑平台7、第三支撑板8、第一导向条9、第一传动条10、第一齿轮11、第一电机12、第二齿轮13、上钻进杆14、下钻进杆15、转接杆16、钻尖17、螺旋翘片18、第一传动杆19、第三扇形齿轮20、第二电机21、第一限位夹块22、第二齿条23、第五齿轮24、上喷浆杆25、下喷浆杆26、储浆罐27、第二传动杆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喷钻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喷钻装置,其特征为,包括车体,车体上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上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支撑杆,车体与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气缸相连接,第一气缸推动第一支撑杆在车体上进行摆动,两个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支撑平台,两个第一支撑杆中部之间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一支撑平台的后端之间连接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控制第一支撑平台在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进行摆动,同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相互作用,使第一支撑平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第一支撑平台的下方平行的设有第二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的前端垂直的设置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后侧壁上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条,两个第一导向条分别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上的第一导向槽中,两个第一导向头之间设有第一传动条,第一传动条位于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之间,第一传动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有第一齿条,位于第一传动条下方的第一齿条与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支撑平台上的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相连接,位于第一传动条上方的第一齿条与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支撑平台上的若干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电机转动控制第三支撑板沿第一导向条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第三支撑板上设有钻进机构和喷浆机构;钻进机构包括上钻进杆和下钻进杆,上钻进杆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上钻进杆的底部设有截面为圆形结构的转接杆,下钻进杆可转动的设置在转接杆外,下钻进杆的底部设有圆锥体结构的钻尖,钻尖和下钻进杆的外壁上均设有螺旋翘片,下钻进杆的中心处垂直向上的设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穿过转接杆可转动的设置在上钻进杆中,第一传动杆的顶部设有第三扇形齿轮,第三扇形齿轮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的第四扇形齿轮相啮合,第二电机控制下钻进杆在转接杆上进行旋转;上钻进杆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夹块中,上钻进杆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可旋转的固定在第三支撑板前侧壁上的第五齿轮相啮合,第五齿轮与第三电机相连接,通过第三电机控制钻进机构上下移动;喷浆机构包括上喷浆杆、下喷浆杆和储浆罐,上喷浆杆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圆柱体结构的下喷浆杆可转动的固定在上喷浆杆的底部,下喷浆杆的中心处垂直向上的设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可转动的设置在上喷浆杆中,第二传动杆的顶部设有第六扇形齿轮,第六扇形齿轮与固定在第四电机上的第七扇形齿轮相啮合,第四电机控制下喷浆杆在上喷浆杆的底部进行旋转,第二传动杆上与下喷浆杆相连通的设有主喷道,主喷道的外周倾斜向下的设有若干支喷道,进料管穿过上喷浆杆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传动杆上、且与主喷道相连通,进料管与设置在车体上的储浆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有增压泵,使下喷浆杆在旋转的过程中自支喷道中喷出储浆罐中的砂浆;上喷浆杆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限位夹块中,上喷浆杆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三齿条,第三齿条与可旋转的固定在第三支撑板前侧壁上的第八齿轮相啮合,第八齿轮与第五电机相连接,通过第五电机控制喷浆机构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喷钻装置,其特征为,包括车体,车体上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上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支撑杆,车体与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气缸相连接,第一气缸推动第一支撑杆在车体上进行摆动,两个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支撑平台,两个第一支撑杆中部之间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一支撑平台的后端之间连接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控制第一支撑平台在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进行摆动,同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相互作用,使第一支撑平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第一支撑平台的下方平行的设有第二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的前端垂直的设置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后侧壁上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条,两个第一导向条分别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上的第一导向槽中,两个第一导向头之间设有第一传动条,第一传动条位于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之间,第一传动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有第一齿条,位于第一传动条下方的第一齿条与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支撑平台上的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相连接,位于第一传动条上方的第一齿条与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支撑平台上的若干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电机转动控制第三支撑板沿第一导向条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第三支撑板上设有钻进机构和喷浆机构;钻进机构包括上钻进杆和下钻进杆,上钻进杆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上钻进杆的底部设有截面为圆形结构的转接杆,下钻进杆可转动的设置在转接杆外,下钻进杆的底部设有圆锥体结构的钻尖,钻尖和下钻进杆的外壁上均设有螺旋翘片,下钻进杆的中心处垂直向上的设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穿过转接杆可转动的设置在上钻进杆中,第一传动杆的顶部设有第三扇形齿轮,第三扇形齿轮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的第四扇形齿轮相啮合,第二电机控制下钻进杆在转接杆上进行旋转;上钻进杆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夹块中,上钻进杆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二齿条,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依楠房艳峰陈凯赵露汪明雪
申请(专利权)人:谭增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