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11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它解决了现有制作工艺过于简单,制成的面料没有抗菌、抗皱的性能,功能单一等技术问题。本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购买市场上现有的真丝面料;b、按重量份数,称取聚氨酯30‑45份、壳聚糖7‑15份、柔软剂10‑20份、催化剂4‑7份、纳米氧化锌1‑3份、渗透剂0.2‑0.6份和水20‑35份放入到浸轧装置的料桶中,制得整理液;c、通过浸轧装置将真丝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d、将浸轧后的真丝面料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140℃,烘干时间为6‑9min;e、将烘干后的真丝面料于清水中进行清洗并脱水、晾干,制得抗菌抗皱真丝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功能性强的优点。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nti crease silk fabric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ntibacterial and anti wrinkle silk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the exist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 too simple, and the fabrics are not antibacterial, wrinkle resistant, single function and so on.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is anti crease silk fabric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purchase of the existing silk fabric on the market; B,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weight, it is called 30 polyurethane 45 copies, 7 chitosan 15 copies, 10 softeners 20 copies, 4 catalyst 7, nano Zinc Oxide 1 3 copies, 0.2 infiltrating agent 0.6 share and aqueous 20 35 copies into dipping. The finishing liquid is made in the barrel of the rolling mill; C, the silk fabric is dipped and rolled in the finishing liquid by the dip rolling mill; D, the silk fabric after the dip is dried by the dryer, the drying temperature is 120 140 degrees C, the drying time is 6 9min; E, the silk fabric after the drying is cleaned and dehydrated and dried in the water. Dry, anti crease silk fabric made of antiseptic.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真丝面料,是相对于仿真丝绸面料而言的,一般指蚕丝,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它是一种相当昂贵的面料,广泛用于服饰,家具中,以不易打理和舒适透气闻名。它的亲肤性是所有其他面料都无法比拟的。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真丝面料的制作工艺【申请号:201510624834.4;公开号:CN105113097A】。这种新型真丝面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5-8股真丝纤维、1股棉纤维、1股亚麻纤维进行捻丝,捻丝之后再与2-3股真丝纤维进行加捻丝,得到经线,(2)将5-8股真丝纤维、1股棉纤维、1股亚麻纤维进行捻丝,得到纬线,(3)将经线和纬线进行编织,得到基布,(4)将基布放入木浆溶液中进行上浆处理,上浆充分后捞出,带液率保持在90%以上,自然晾干,(5)将自然晾干的基布进行清水浸泡,浸泡完全后,捞出,带液率保持在70%以上,再次晾干,得到真丝面料。该专利中公开的制作工艺虽然制作成本低,但是,该制作工艺过于简单,制成的面料没有抗菌、抗皱的性能,功能单一,因此,设计出一种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具有功能性强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购买市场上现有的真丝面料;b、按重量份数,称取聚氨酯30-45份、壳聚糖7-15份、柔软剂10-20份、催化剂4-7份、纳米氧化锌1-3份、渗透剂0.2-0.6份和水20-35份放入到浸轧装置的料桶中,制得整理液;c、通过浸轧装置将真丝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d、将浸轧后的真丝面料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140℃,烘干时间为6-9min;e、将烘干后的真丝面料于清水中进行清洗并脱水、晾干,制得抗菌抗皱真丝面料。采用以上方法,通过浸轧装置将真丝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可使真丝面料具有教好的抗菌、抗皱的特性,从而能够在多种环境中使用,功能性强。所述步骤a中的真丝面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塔丝绒格子12-35份、涤塔夫5-25份、桃皮绒10-20份、雪花天鹅绒11-30份和锦纶8-22份。所述步骤b中的聚氨酯为水溶性聚氨酯。所述步骤b中的渗透剂为乙醇胺。所述步骤b中的催化剂为液体催化剂所述步骤b中搅拌6-10min,以3℃/min升温至30-36℃,快速搅拌2-4min。所述步骤c中的带液率为72-78%,压力为1.5-2.5MPa。所述浸轧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上部具有开口的浸轧箱,浸轧箱上铰接有能将开口封闭住的箱盖,浸轧箱一端具有输入口,浸轧箱另一端具有输出口,浸轧箱内转动设置有若干用于面料支撑的支撑辊,且支撑辊呈水平布置,浸轧箱另一端上还固定有安装架,且安装架靠近输出口,安装架上水平设置有上轧辊和下轧辊,且上轧辊与下轧辊之间具有供面料通过的间隙,上轧辊还与一能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移动结构相连,所述浸轧箱还与一能对其补充料液的补料机构相连。浸轧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面料通过输入口输送到浸轧箱内,并依次绕过支撑辊,将液料浸轧到面料上后,从输出口输出,通过移动结构带动上轧辊上下移动,将上轧辊调节到所需位置后,在上轧辊和下轧辊的作用下,使面料达到所需的帯液率,从而实现面料的浸轧作业,浸轧方便。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能使浸轧箱内的料液循环流动的循环机构,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泵、输入管、输出管、呈弹性的辅助板和振动电机一,循环泵固定在工作台上,循环泵的进口和输入管一端相连通,输入管另一端和浸轧箱底部相连通,循环泵的出口和输出管一端相连通,输出管另一端和箱盖上部相连通,辅助板水平固定在箱盖上,辅助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料孔,振动电机一固定在辅助板上。采用以上结构,开启循环泵,通过输入管将浸轧箱内的料液输出,并从输入管输回到箱盖处,从辅助板处向下流动,通过该向下流动的料液可使面料更快被浸透,同时,料液中的杂质被辅助板拦截,循环效果好。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立柱、气缸、导轨、滑块、连接架和锁定螺杆,立柱固定在安装架上,导轨竖直固定在立柱上,滑块设置在导轨上,气缸固定在立柱上,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滑块相连,连接架固定在滑块上,上轧辊设置在连接架上,锁定螺杆螺纹连接在滑块上,锁定螺杆一端能与导轨相抵靠,锁定螺杆另一端和手柄相连。当需要调节上轧辊的位置时,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滑块沿着导轨上下移动,滑块带动连接架上下移动,连接架带动上轧辊上下移动,将上轧辊调节到所需位置后,旋转锁定螺杆,将滑块定位在导轨上,从而可快速调节上轧辊的位置,调节快速。所述导轨上还具有刻度线一。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刻度线一可快速获知滑块所处的位置,指示直观。所述安装架上还倾斜设置有回料板,回料板上端位于下轧辊的下方,回料板下端和输出口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该优点:通过浸轧装置将真丝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可使真丝面料具有教好的抗菌、抗皱的特性,从而能够在多种环境中使用,功能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浸轧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浸轧装置中补料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浸轧箱;3、支撑辊;4、控制器;5、有安装架;6、回料板;7、下轧辊;8、上轧辊;9、连接架;10、滑块;11、导轨;12、气缸;13、立柱;14、箱盖;15、辅助板;15a、过料孔;16、振动电机一;17、输出管;18、循环泵;19、输入管;20、料桶;20a、桶盖;20b、桶体;21、导杆二;22、导套二;23、从动轮;24、皮带;25、主动轮;26、动力电机;27、移动座;28、推杆电机二;29、电磁阀二;30、水泵二;31、补料管;32、转轴;33、搅拌片;34、搅拌筒;34a、过流孔;35、弹簧;36、辅助块;37、连接圈一;38、振动电机二;39、导流环;40、连接套;41、推块;42、电磁阀一;43、添料管;44、水泵一;45、连接条;46、连接圈二;47、导杆一;48、导套一;49、连杆;51、推杆电机一;52、安装环;53、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购买市场上现有的真丝面料;b、按重量份数,称取聚氨酯30-45份、壳聚糖7-15份、柔软剂10-20份、催化剂4-7份、纳米氧化锌1-3份、渗透剂0.2-0.6份和水20-35份放入到浸轧装置的料桶中,制得整理液;在本实施例中,称取聚氨酯40份、壳聚糖9份、柔软剂13份、催化剂5份、纳米氧化锌1份、渗透剂0.3份和水28份放入到浸轧装置的料桶中,制得整理液;c、通过浸轧装置将真丝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d、将浸轧后的真丝面料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140℃,烘干时间为6-9min;在本实施例中,将浸轧后的真丝面料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8℃,烘干时间为7min;e、将烘干后的真丝面料于清水中进行清洗并脱水、晾干,制得抗菌抗皱真丝面料。采用该方法,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购买市场上现有的真丝面料;b、按重量份数,称取聚氨酯30‑45份、壳聚糖7‑15份、柔软剂10‑20份、催化剂4‑7份、纳米氧化锌1‑3份、渗透剂0.2‑0.6份和水20‑35份放入到浸轧装置的料桶中,制得整理液;c、通过浸轧装置将真丝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d、将浸轧后的真丝面料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140℃,烘干时间为6‑9min;e、将烘干后的真丝面料于清水中进行清洗并脱水、晾干,制得抗菌抗皱真丝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购买市场上现有的真丝面料;b、按重量份数,称取聚氨酯30-45份、壳聚糖7-15份、柔软剂10-20份、催化剂4-7份、纳米氧化锌1-3份、渗透剂0.2-0.6份和水20-35份放入到浸轧装置的料桶中,制得整理液;c、通过浸轧装置将真丝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d、将浸轧后的真丝面料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140℃,烘干时间为6-9min;e、将烘干后的真丝面料于清水中进行清洗并脱水、晾干,制得抗菌抗皱真丝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真丝面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塔丝绒格子12-35份、涤塔夫5-25份、桃皮绒10-20份、雪花天鹅绒11-30份和锦纶8-2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聚氨酯为水溶性聚氨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渗透剂为乙醇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催化剂为液体催化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搅拌6-10min,以3℃/min升温至30-36℃,快速搅拌2-4min。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带液率为72-78%,压力为1.5-2.5M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左元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美元达经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