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材料、手机壳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9941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0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材料、手机壳及其制作方法,其中,铝合金材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硅1.2%‑2.3%、镍2%‑4%、铬1.4%‑2.6%、钛1%‑3%、镧稀土0.02%‑0.08%,余量为和铝。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公开的铝合金材料中包含镍、铬、钛以及镧稀土等组分,上述组分的加入能够提高铝合金材料的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此外,上述铝合金材料采用两次孕育制备而成,能够确保铝水浇注后得到的铝锭致密性好,降低了气孔缺陷,极大地提高了铝合金材料的性能。经过试验得到,由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材料制得的手机壳体的抗拉强度明显得到提升。手机壳整体的耐磨以及耐压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材料、手机壳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壳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材料、手机壳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具有良好的手感以及精美的外观,铝合金手机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铝合金手机壳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压铸、挤压加CNC加工(CNCMachining,数控加工)、冲压等。其中压铸铝合金难以获得好的阳极氧化效果,导致获得的手机壳整体的性能较差。挤压加CNC工艺虽然能获得较好的阳极氧化效果,但CNC的加工量大,工艺复杂,成本偏高。相比而言,冲压工艺既具有压铸工艺低成本的优势,同时又能获得较好的阳极氧化效果,从而逐渐成为手机壳体的优选方案。专利号为201510707995.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手机壳体及其制作方法,其制备手机壳的工艺复杂且制得的铝合金手机壳的拉伸强度低于360MPa,手机壳整体的耐磨以及耐压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铝合金材料、手机壳及其制作方法,用以提高手机壳的耐磨以及耐压性能。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铝合金材料,所述铝合金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硅1.2%-2.3%、镍2%-4%、铬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铝合金材料、手机壳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硅1.2%‑2.3%、镍2%‑4%、铬1.4%‑2.6%、钛1%‑3%、镧稀土0.02%‑0.08%,余量为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硅1.2%-2.3%、镍2%-4%、铬1.4%-2.6%、钛1%-3%、镧稀土0.02%-0.08%,余量为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硅1.8%、镍3%、铬2%、钛2%、镧稀土0.05%,余量为铝。3.一种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由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制成。4.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将硅、镍、铬、钛、镧稀土和铝混合后加入熔炼炉中熔炼,以得到铝水;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铝水的一部分加入到孕育设备中,并加入孕育剂进行一次孕育;S3:将步骤S1中得到的铝水的剩余部分加入到所述孕育设备中,并加入孕育剂进行二次孕育;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铝水浇注为铝锭;S5:将所述铝锭快速冷却至室温后,对所述铝锭进行抛光打磨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将硅、镍、铬、钛、镧稀土、和铝混合后加入熔炼炉中熔炼,控制熔炼温度为850℃-930℃,熔炼5min-10min;然后控制熔炼炉温度降至7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