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可调式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9854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压可调式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U,脉宽调制电路,缓冲保护电路,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R管脚和F管脚以及GND管脚相连接的三集管驱动电路,以及与三集管驱动电路相连接的调压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脉宽调制电路能对输出脉冲的占空比进行连续的调节,即充分的对脉宽进行调整,而不会影响振荡频率,使脉冲的占空比达到99.99%,从而确保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输出高脉冲的占空比,很好的解决了脉宽调制器存在输出方波的占空比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压可调式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速系统,具体是指一种电压可调式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技术介绍
直流电动机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因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而在电力拖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直流电动机则是通过脉宽调制器来实现调速的,其脉宽调制器的全称为:PuL1seWidthModuL1ator、简称PWM。脉宽调制器是通过改变输出方波的占空比使负载上的平均电流功率从0-100%变化,从而改变直流电动机的速度。然而,现有的直流电动机所采用的脉宽调制器的输出方波的占空比多在50%左右,也就是说脉宽调制器输出的能量功率也只有50%左右,因此,现有的直流电动机所采用的脉宽调制器不仅存在输出方波的占空比较低,还存在输出电压稳定性差的问题,导致直流电动机的功率过低,致使直流电动机能量功率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现有的脉宽调制器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直流电动机所采用的脉宽调制器不仅存在输出方波的占空比较低,还存在输出电压稳定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压可调式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现实:一种电压可调式直流电动机调速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压可调式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可调式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U,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UCC管脚和DIS管脚以及T管脚相连接的脉宽调制电路,与控制芯片U的UCC管脚相连接的缓冲保护电路,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R管脚和F管脚以及GND管脚相连接的三集管驱动电路,以及与三集管驱动电路相连接的调压电路;所述控制芯片U的GND管脚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可调式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U,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UCC管脚和DIS管脚以及T管脚相连接的脉宽调制电路,与控制芯片U的UCC管脚相连接的缓冲保护电路,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R管脚和F管脚以及GND管脚相连接的三集管驱动电路,以及与三集管驱动电路相连接的调压电路;所述控制芯片U的GND管脚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可调式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保护电路包括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正极顺次电感L2和电阻R11后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后接地的可调电阻R12,P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N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P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N极经电感L3后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6,以及N极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P极与电感L2与电阻R11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8;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与控制芯片UCC管脚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5的正极作为缓冲保护电路的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压可调式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3,三极管Q4,N极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三集管驱动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感L1,正极经电阻R10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正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以及P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8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前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驱科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