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纹波电流峰值的NPC变流器随机开关频率调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纹波电流峰值的NPC变流器随机开关频率调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三相电压源脉冲宽度调制(PWM)变流器是功率转换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电力电子器件之一。空间矢量PWM(SVPWM)和不连续PWM(DPWM)是两种典型的调制方法。长时间以来,对于三相变流器的PWM控制方式,开关周期是固定的。然而,简单的将开关周期处理为恒定值,对系统性能改进来说,会丧失重要的自由度。此外,由于频谱峰值接近开关频率的谐波,所以在这些频率附近,电磁干扰噪声峰值也将更大,从而使纹波电流问题变得更加严重。随机PWM(RPWM)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变化开关频率PWM(VSFPWM)方法。RPWM的原理是随机扩展变流器的开关周期,使频谱分布在比CSFPWM更广的范围内。RPWM在过去20年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在很多应用领域得到了改进,这些改进的目标是有效降低变流器的输出纹波电流。在RPWM控制下,变流器的损耗和纹波电流通常是不可控的。最后,可控性的VSFPWM代替了随机PWM。纹波电流是三相PW ...
【技术保护点】
基于纹波电流峰值的NPC变流器随机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载波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得到三相调制波,随后通过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策略,设定固定开关周期,求解并输出a、b和c三相开关状态及其各自作用时间;步骤2,根据三相中纹波电流斜率的最大值和拐点值,确定有纹波电流最大值,求解满足纹波电流限制值的随机开关周期;步骤3,使用步骤2的随机开关周期替代步骤1中的固定开关周期,并计算随机开关周期下三相开关各自作用时间,形成最终的调制波形。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纹波电流峰值的NPC变流器随机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载波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得到三相调制波,随后通过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策略,设定固定开关周期,求解并输出a、b和c三相开关状态及其各自作用时间;步骤2,根据三相中纹波电流斜率的最大值和拐点值,确定有纹波电流最大值,求解满足纹波电流限制值的随机开关周期;步骤3,使用步骤2的随机开关周期替代步骤1中的固定开关周期,并计算随机开关周期下三相开关各自作用时间,形成最终的调制波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纹波电流峰值的NPC变流器随机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步骤1.1,根据载波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得到三相调制波表达式,如公式(1),其中Um为三相相电压的幅值,Ua、Ub和Uc分别为对应三相a、b和c的相电压,ω为a、b和c各相相电压的角频率;步骤1.2,通过步骤1.1得到的三相调制波合成参考电压矢量vref,具体如公式(2),步骤1.3,构造电压型三电平中点钳位变流器的空间矢量VS:步骤1.3.1,根据三电平NPC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定义拓扑结构的开关函数Sx为:其中Sx中x分别表示a、b、c三相,数字2、1、0分别代表第x相桥臂对应输出的P、O、N三种状态;步骤1.3.2,由步骤1.3.1中可知,a、b、c三相的对应的输出电压UA、UB、UC可表示为:其中Sa、Sb、Sc分别表示为三电平变流器a、b、c各相开关状态,Udc为直流侧总电压;步骤1.3.3,结合步骤1.3.1和步骤1.3.2,得到三电平NPC变流器的空间矢量VS为:由公式(5)可得到27个空间矢量,均采用xyz(x,y,z=P,O,N)表示;步骤1.4,建立两相静止坐标系,即αβ坐标系,将步骤1.2中的参考电压矢量vref在αβ坐标系内进行分解,见公式(6):其中θ为参考电压矢量vref与α轴的夹角,|vref|为参考电压矢量的模,Vα为|vref|在α轴上的电压值,Vβ为|vref|在β轴上的电压值;步骤1.5,根据步骤1.4中夹角θ的大小判断参考电压矢量vref所在的大扇区N:即当夹角0°<夹角θ<60°时,参考电压矢量vref位于第Ⅰ大扇区;当60°<夹角θ<120°时,参考电压矢量vref位于第Ⅱ大扇区;当120°<夹角θ<180°时,参考电压矢量vref位于第Ⅲ大扇区;当180°<夹角θ<240°时,参考电压矢量vref位于第Ⅳ大扇区;当240°<夹角θ<300°时,参考电压矢量vref位于第Ⅴ大扇区;当300°<夹角θ<360°时,参考电压矢量vref位于第Ⅵ大扇区;步骤1.6,通过引入两个等效角变量θ′和θ*,继续判断参考电压矢量vref位于步骤1.5中大扇区中所在的小区,设变量θ′∈(0,2π);变量θ*∈[0,π/3],设定调制比则每个大扇区内分为6个三角形小区S1-S6,每个小区的表达式为:步骤1.7,设定固定开关周期,计算落入步骤1.6小区内的参考电压矢量vref作用的时间:步骤1.7.1,设合成参考电压矢量vref的三个空间矢量V1、V2、V3的作用时间分别对应为T1、T2、T3,Ts为固定开关周期,由伏秒平衡原则可得:步骤1.7.2,由步骤1.7.1可知,在第Ⅰ大扇区内六个小区域S1-S6的矢量作用时间分别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高桐,曹志浩,张辉,周登科,何俊成,范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徐州天之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