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水深大电流穿舱密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809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水深大电流穿舱密封组件,包括:90°角弯的穿舱插座、带双向内螺纹的连接件以及水密插头;所述穿舱插座插入焊接在舱壁上的杯型管接,并采用1道径向O型密封圈和2道轴向O型密封圈实现密封;所述连接件通过双向内螺纹分别与所述穿舱插座和所述水密插头连接,且所述穿舱插座和所述水密插头分别采用2道轴向O型密封圈与所述连接件实现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穿舱密封组件适用于600米水深,可承载12000A的瞬时工作电流,具有固定穿舱插座和可插拔的接头,舱外端直角拐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水深大电流穿舱密封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大水深大电流穿舱密封组件,具体为一种可适用于水下600米深度、瞬时工作电流高达12000A的直角型穿舱插座及快速插拔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工作于水下600米深度的航行器上的有一套直线电机驱动装置,其供电设备位于航行器内部,直线电机位于舱外,供电电缆需从舱内穿过舱壁,连接到舱外的电机上。电缆上瞬时工作电流高达12000A,需选用240mm2的电力电缆。整根电缆可通过杯型管接穿舱,采用填料函进行密封,保证了电缆的连续性,但电缆弯曲半径大,占用空间也大,拆除和安装过程复杂,反复拆装后填料函存在一定的泄漏风险。为便于使用,需采用专用的电缆穿舱组件。电缆穿舱组件首要保证密封性,确保水下航行器的安全性;其次保证电流通过的连贯性,不产生太大的电阻,影响直线电机的正常工作;为便于驱动装置检修,舱外端电缆定期需要拆除,穿舱组件舱外部分需做成可插拔式,避免每次拆装电缆拆卸穿舱件,影响航行器密封性;由于使用环境空间限制,电缆穿舱后需拐弯90°,且尽可能减小弯曲半径。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大水深大电流穿舱密封组件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水深大电流穿舱密封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水深大电流穿舱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90°角弯的穿舱插座、带双向内螺纹的连接件以及水密插头;所述穿舱插座插入焊接在舱壁上的杯型管接(2),并采用1道径向O型密封圈(4)和2道轴向O型密封圈(3)实现密封;所述连接件通过双向内螺纹分别与所述穿舱插座和所述水密插头连接,且所述穿舱插座和所述水密插头分别采用2道轴向O型密封圈(16)与所述连接件实现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水深大电流穿舱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90°角弯的穿舱插座、带双向内螺纹的连接件以及水密插头;所述穿舱插座插入焊接在舱壁上的杯型管接(2),并采用1道径向O型密封圈(4)和2道轴向O型密封圈(3)实现密封;所述连接件通过双向内螺纹分别与所述穿舱插座和所述水密插头连接,且所述穿舱插座和所述水密插头分别采用2道轴向O型密封圈(16)与所述连接件实现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舱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舱插座由插座导体(1)、插座金属套(5)、插座绝缘套(6)浇注成一体而构成;所述插座导体(1)在舱内端部的部分压制成扁平圆环,在所述杯型管接(2)中的部分设有轴向凹槽和周向凹槽,以增强所述插座导体(1)与所述插座绝缘套(6)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插座导体(1)在舱外端的部分弯曲90°,并在舱外端部攻制有逆时针螺纹;所述插座金属套(5)与所述杯型管接(2)配合采用2道轴向O型密封圈和1道径向O型密封圈实现密封,与所述连接件配合采用2道轴向O型密封圈实现密封;所述插座绝缘套(6)将所述插座导体(1)和所述插座金属套(5)浇注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舱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导电双向螺纹套(9)、连接件绝缘套(8)以及密封金属套(7)浇注成一体而构成;所述导电双向螺纹套(9)内孔为双向螺纹,分别与所述插座导体(1)和压接导体(10)配合,实现机械连接和电气连接;所述导电双向螺纹套(9)外壁设有轴向凹槽,所述密封金属套(7)内壁设有轴向凹槽,以增强与所述连接件绝缘套(8)的连接强度;所述密封金属套(7)外壁两端为密封面,中间凸台设有扳手夹持空位;所述连接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平黄垂兵吴振兴许金郑欣良胡恒孙文王钰熊又星秦亮亮侯承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