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箔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975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铝箔及其生产方法。它是用90~100份的铝、0.7~1.5份的铁、0.1~0.4份的硅、0.3~0.8份的锰、0.01~0.15份的镁、0.01~0.15份的锌和0.02~0.20份的铜,经熔炼、铸造、锯切与铣面、加热、热轧、中温轧制、冷粗轧、中间退火、冷精轧、成品退火和分切等步骤而制成。这种铝箔,强度高、伸长率高,能满足高强度、高伸长率的市场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家用空调、汽车空调和火车空调等各种散热器用铝箔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中央空调、家用空调、汽车空调和火车空调等各种散热器用铝箔,都是纯铝制品。由于纯铝铝箔在炼制过程中没有添加铝以外的合金元素,使得其强度受限,无法达到强度高、伸长率也高的要求。如要求其强度高,就必须增加其厚度。厚度增加,必然使空调原材料的成本增加。要提高其伸长率,就得降低材料的硬度。而硬度一降低,其强度就会降低,达不到空调的强度要求。因此,要么强度高、伸长率低,要么伸长率高、强度低,二者无法兼顾。不能满足高强度、高伸长率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箔。这种铝箔,强度高、伸长率高,能满足高强度、高伸长率的市场需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箔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由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铝箔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铝90~100份;铁0.7~1.5份;硅0.1~0.4份;锰0.3~0.8份;镁0.01~0.15份;锌0.01~0.15份;铜0.02~0.20份。上述铝箔的生产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原料放入火焰反射炉中,在740~770℃和720~740℃的温度下分别进行熔炼和精炼,制成铝融体;(2)在670~690℃的温度下,用半连续铸造机将上述铝融体铸造成锭坯;(3)切除锭坯的头尾,并对其两个大面进行铣削,消除表面缺陷;(4)将经锯切、铣面的锭坯放入温度为480~520℃的加热炉内,加热18~20小时;(5)将温度超过480℃的锭坯热轧成7.0mm厚的板材;(6)用轧机,将温度为170~200℃的7.0mm厚板材轧制成3.5mm厚的板材;(7)用轧机,将3.5mm厚板材轧制成1.8mm厚的薄板;(8)将上述1.8mm厚的薄板放入温度为350~410℃的电炉中退火10~14小时后取出,冷却至常温; (9)用冷轧机,将经退火处理过的1.8mm厚的薄板精轧成0.1~0.2mm厚的铝箔;(10)将0.1~0.2mm厚的铝箔放入温度为240~280℃的电炉中,退火14~16小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11)将经过退火处理过的0.1~0.2mm厚铝箔分切成所需规格,制得本专利技术的铝箔。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铝箔中,含有铁、硅、锰、镁、锌和铜等化学成份,使得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大大提高,能满足强度高、伸长率也高的市场需求。又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铝箔的强度高、伸长率高,在制做散热器时,片距可增大,使用材料少,可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选用90份的铝锭、1.0份的铁、0.4份的硅、0.5份的锰、0.01份的镁、0.10份的锌和0.20份的铜,待用;(1)先将上述原料放入火焰反射炉中,在740℃和730℃的温度下分别进行熔炼和精炼,制成铝融体;然后,(2)在670℃的温度下,用半连续铸造机将上述铝融体铸造成锭坯;然后,(3)用锯切、铣面机,切除锭坯的头尾,并对其两个大面进行铣削,消除表面缺陷;之后,(4)将经锯切、铣面的锭坯放入温度为500℃的推进式加热炉内,加热19小时;之后,(5)将温度为490℃的锭坯热轧成7.0mm厚的板材;之后,(6)用二辊式轧机,将温度为200℃的7.0mm厚板材轧制成3.5mm厚的板材;之后,(7)用二辊式轧机,将3.5mm厚板材轧制成1.8mm厚的薄板;之后,(8)将上述1.8mm厚的薄板放入温度为350℃的箱式电炉中退火10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常温;之后,(9)用四辊式冷轧机,将经退火处理过的1.8mm厚的薄板精轧成0.1~0.2mm厚的铝箔;再之后,(10)将0.1~0.2mm厚的铝箔放入温度为250℃的电炉中,退火16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11)用分切机,将经过退火处理过的0.1~0.2mm厚铝箔分切成所需规格,制得本专利技术的铝箔。实施例二选用95份的铝锭、0.7份的铁、0.2份的硅、0.8份的锰、0.10份的镁、0.01份的锌和0.10份的铜,待用;(1)先将上述原料放入火焰反射炉中,在750℃和740℃的温度下分别进行熔炼和精炼,制成铝融体;然后,(2)在680℃的温度下,用半连续铸造机将上述铝融体铸造成锭坯;然后,(3)用锯切、铣面机,切除锭坯的头尾,并对其两个大面进行铣削,消除表面缺陷;之后,(4)将经锯切、铣面的锭坯放入温度为520℃的推进式加热炉内,加热18小时;之后,(5)将温度为480℃的锭坯热轧成7.0mm厚的板材;之后,(6)用二辊式轧机,将温度为190℃的7.0mm厚板材轧制成3.5mm厚的板材;之后,(7)用二辊式轧机,将3.5mm厚板材轧制成1.8mm厚的薄板;之后,(8)将上述1.8mm厚的薄板放入温度为410℃的箱式电炉中退火12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常温;之后,(9)用四辊式冷轧机,将经退火处理过的1.8mm厚的薄板精轧成0.1~0.2mm厚的铝箔;再之后,(10)将0.1~0.2mm厚的铝箔放入温度为265℃的电炉中,退火15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11)用分切机,将经过退火处理过的0.1~0.2mm厚铝箔分切成所需规格,制得本专利技术的铝箔。实施例三选用100份的铝锭、1.5份的铁、0.8份的硅、0.3份的锰、0.15份的镁、0.15份的锌和0.03份的铜,待用;(1)先将上述原料放入火焰反射炉中,在770℃和720℃的温度下分别进行熔炼和精炼,制成铝融体;然后,(2)在690℃的温度下,用半连续铸造机将上述铝融体铸造成锭坯;然后,(3)用锯切、铣面机,切除锭坯的头尾,并对其两个大面进行铣削,消除表面缺陷;之后,(4)将经锯切、铣面的锭坯放入温度为480℃的推进式加热炉内,加热20小时;之后,(5)将温度为500℃的锭坯热轧成7.0mm厚的板材;之后,(6)用二辊式轧机,将温度为175℃的7.0mm厚板材轧制成3.5mm厚的板材;之后,(7)用二辊式轧机,将3.5mm厚板材轧制成1.8mm厚的薄板;之后,(8)将上述1.8mm厚的薄板放入温度为380℃的箱式电炉中退火14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常温;之后,(9)用四辊式冷轧机,将经退火处理过的1.8mm厚的薄板精轧成0.1~0.2mm厚的铝箔;再之后,(10)将0.1~0.2mm厚的铝箔放入温度为280℃的电炉中,退火14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11)用分切机,将经过退火处理过的0.1~0.2mm厚铝箔分切成所需规格,制得本专利技术的铝箔。权利要求1.一种铝箔,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铝90~100份;铁0.7~1.5份;硅0.1~0.4份;锰0.3~0.8份;镁0.01~0.15份;锌0.01~0.15份;铜0.02~0.20份。2.上述铝箔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原料放入火焰反射炉中,在740~770℃和720~740℃的温度下分别进行熔炼和精炼,制成铝融体;(2)在670~690℃的温度下,用半连续铸造机将上述铝融体铸造成锭坯;(3)切除锭坯的头尾,并对其两个大面进行铣削,消除表面缺陷;(4)将经锯切、铣面的锭坯放入温度为480~520℃的加热炉内,加热18~20小时;(5)将温度超过480℃的锭坯热轧成7.0mm厚的板材;(6)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箔,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铝90~100份;铁0.7~1.5份;硅0.1~0.4份;锰0.3~0.8份;镁0.01~0.15份;锌0.01~0.15份;铜0.02~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芳沈健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银邦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