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状结构的储热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9700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状结构的储热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芯体、储热内层和磁性外层,芯体的形状为球状,储热内层包覆在芯体的外层,磁性外层包覆在储热内层的外层;芯体的材质为正十八烷,储热内层的材质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聚合物,磁性外层的材质为四氧化三铁。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正十八烷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聚合物,实现了高效储热,在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聚合物表面合成四氧化三铁,形成储热与磁性效果的整合,合成的储热磁性材料饱和磁性强度为12.5 em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状结构的储热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状结构的储热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其热效应以及电磁辐射严重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影响了安全性,对其推广使用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极大储热功能,以及形成稳定电磁屏蔽的壳状结构的储热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壳状结构的储热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储热内层和磁性外层,芯体的形状为球状,储热内层包覆在芯体的外层,磁性外层包覆在储热内层的外层;芯体的材质为正十八烷,储热内层的材质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聚合物,磁性外层的材质为四氧化三铁。通过正十八烷作为芯体,作为构成储热磁性材料的整体支架,与覆盖在芯体表面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聚合物共同作为储热磁性材料的储热主体。考虑到正十八烷不能够与四氧化三铁直接结合,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聚合物为连接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储热磁性材料的储热能力。同时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聚合物有更好的应力应变特性,可以在正十八烷熔融凝固中更加不易破裂。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状结构的储热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储热内层和磁性外层,芯体的形状为球状,储热内层包覆在芯体的外层,磁性外层包覆在储热内层的外层;芯体的材质为正十八烷,储热内层的材质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聚合物,磁性外层的材质为四氧化三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状结构的储热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储热内层和磁性外层,芯体的形状为球状,储热内层包覆在芯体的外层,磁性外层包覆在储热内层的外层;芯体的材质为正十八烷,储热内层的材质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聚合物,磁性外层的材质为四氧化三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结构的储热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内层与磁性外层之间依靠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连接。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状结构的储热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配置水相混合物: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分散剂溶解至蒸馏水中,形成水相混合物;②配置油相混合物:将正十八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和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形成油相混合物;③将油相混合物和水相混合物加热混合搅拌形成水油相混合物,在氮气环境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和异丁烯酸的单体开始聚合形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聚合物;④向水油相混合物中加入K2S2O8的水溶液然后搅拌,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聚合物发生进一步聚合包覆在正十八烷上生成芯壳结构的相变微胶囊;⑤对相变微胶囊进行洗涤抽滤并干燥,形成芯壳结构的粉末;⑥将芯壳结构的粉末分散至蒸馏水中,同时加入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然后搅拌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跃进庄学恒张英张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